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井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疗法,对照组应用安理申口服,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井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井穴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 简介:药物不良反应(ADR)特指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药源性心血管疾病是药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 文献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用药安全管理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在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和进行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两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率进行统计,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分析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用药安全管理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采用常规用药管理的对照组,且用药差错率和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血管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用药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古代医家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多从肾论治、从痰瘀论治,现代兴起的“毒损脑络”理论是在古人认识其病因病机基础上,认为肾虚、痰浊、瘀血互相转化,交互为患,一起构成浊毒犯脑的病理基础,形成虚痰瘀毒恶性循环的有害网络。因“毒损脑络”与络病病理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提出“化浊解毒通络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大法,以期为临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一定思路。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治疗 毒损脑络 络病
  • 简介:周围血管病是指发生于心、脑等脏器血管之外的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陈淑长教授擅长诊治周围血管病,在辨证方面,她认为应首重肢体局部的症状和体征,强调辨清病位,才能把握病机关键;在治疗方面,重视整体调治,而非局部治疗;同时注重对舌象、脉象的辨析。其辨证思想对提高中医药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周围血管病 辨证 陈淑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0层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患者,于发病1w内行640层CT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例CT灌注检查发现与责任病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延迟;灌注正常28例,18例临床证实为TIA,10例为小体积脑梗死。119例CI患者CTA显示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同时从血管形态和功能上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干预性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640层CT 灌注及血管成像 脑缺血早期 风险评估
  • 简介:文章旨在探讨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失衡的中医药干预思路。通过对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NVU)稳态变化的发病机制分析,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相结合,提出气血并治,神经与血管兼顾;培元开郁,靶向神经血管单元的总体思路。重点论述了抑郁症神经血管单元稳态变化的关键环节,从而提出益气化痰解郁,调血脑屏障,维护NVU微环境;培元活血治郁,建神经血管耦联,复NVU基本结构;固本解毒开郁,抗神经炎症反应,保护NVU组成元件。总之,靶向神经血管单元,应充分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原则。

  • 标签: 抑郁症 神经血管单元 中医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