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药流不全的可行性。方法把我院门诊早孕行药物流产后经B超确诊药物流产不全而拒绝清宫者分为两组,分别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及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均为服用米非司酮后10-13dB超确诊者药物流产不全后开始用药。用药均为3天后B超确定疗效。结果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P<0.01),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消化道副作用明显低于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P<0.01)。结论使用药物抗旱孕在服药10-13d间B超确诊流产不全者采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治疗完全流产率高,消化道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具有较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对引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09年-2011年来我院妇产科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100例,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对两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小时和产后24小时的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及产后2小时和24小时的出血量均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导致中期妊娠引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占总例数的63%;其次为患者的胎盘因素,占22%;剩余15%的出血原因为患者软产道损伤等其它原因。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的出血量及其带来的一些不良现象,保证了产妇的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人工流产的孕妇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在术前给予口服400μg米索前列醇同时阴道后穹窿放置200μg米索前列醇,对照组术前不给予药物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宫颈评分、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孕妇的宫颈评分、完全流产率、清官率、疼痛率及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术宫颈预处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软化宫颈,减轻疼痛,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有助于人工流产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向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注射引产,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引产,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2.5%,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取药物治疗后至宫缩的时间,产生宫缩与娩出胎儿及胎盘的时间、采取药物治疗后娩出胎儿及胎盘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危妊娠采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治疗,可显著缩短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配合甘油果糖在治疗脑转移瘤中的脱水效果,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0例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125ml静脉滴注,观察组则采用20%的甘露醇125ml配合250ml甘油果糖注射液交替静脉滴注,比较两种药物及给药方法脱水效果。结果经两种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经CT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脑水肿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转移瘤的脱水治疗中,甘露醇配合甘油果糖的脱水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颅内肿瘤引起的脑水肿程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现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①局部肿瘤体积治疗后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以外,所有患者阴道充血显著减轻,宫旁组织逐步变软,间隙增宽。②通过疗效评价,127例局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完全缓解13例(10.24%)、部分缓解90例(70.87%)、无变化24例(18.89%)、进展0例(0.00%),治疗总有效率为81.11%。③化疗后,121例患者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手术率达到95.28%。④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脱发、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等,经WHO药物不良反应分级,上述不良反应程度分级均未超过Ⅰ度。结论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确切,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及计划生育手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中心接收的11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术前未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宫颈扩张情况,并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45.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有助于宫颈扩张,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防止宫腔粘连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宫腔粘连患者22例及子宫纵隔患者16例,分别给予宫腔镜操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与子宫不全纵隔切除术。观察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肝功复查为正常,亦无胃肠道等明显副反应发生。经治疗患者分娩、自然流产次数均优于手术前(P<0.05)。有淋漓持续出血者1例(2.63%),通过肌注黄体酮患者停止出血,经宫腔镜复查30例(78.95%)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均未再见。结论宫腔镜术后应用戊酸雌二醇防止宫腔粘连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肝功正常,且大大降低自然流产次数,增加成功分娩的机率,降低术后用药带来的不良症状发生机率,效果良好,宫腔平整,粘连带与纵隔发生机率减少。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舌下含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自愿在我院进行无痛终止妊娠的患者128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68例患者在进行手术的两个小时前舌下含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的60例患者在手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在手术中宫颈的软化度以及手术之后子宫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中子宫的软化度比对照组好,术后子宫的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痛人流术患者,在手术前舌下含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的改善子宫在术中的软化度,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且含用米索前列醇的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过期流产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12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过期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乙烯雌酚,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药后两组均常规行清宫术。比较两组的宫颈软化程度、清宫1次成功率、清宫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宫颈充分软化率高于对照组,清宫1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清宫时间、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能够提高过期流产患者一次清宫成功率,减少出血量和人工流产综合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2年11月在我站妇产科门诊中做人工流产的妇女80例做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的样本来源,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对象人工流产术前1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2mg,对照组对象人工流产术前不服任何药物。观察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宫颈松弛软化率高,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的出血量,避免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的发生。结论人工流产术前舍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软化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14-22周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孕周14-22周,采用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与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两种不同的引产方法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9%、98.75%(P<0.01),无明显差异。疼痛程度观察组轻度的70%,中度的52%,无重度的;对照组轻度的21%,中度的75%,重度的2.5%(P<0.05),差异明显。结果无论是从疼痛程度还是产程长短来看,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组均优于利凡诺引产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用于宫颈癌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手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60例,根据化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对两组患者1年、2年和3年生存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术后1年、2年和3年,观察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而不会增加顺铂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可将联合应用方案作为常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