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实习是护理实习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必经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而随着实习生的个人性格特点日益突出,对临床护理带教提出来更加严峻的挑战。[1]如何让实习生更好、更快适应临床,如何更好的因才施教成了临床实习生带教的重要问题,我科自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随机抽取共计27名护理实习生,他们进行不记名入科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进行分析总结,将评估表中发现的心理情况针对性的更改教学方案。统计27名实习生出科成绩、出科教学满意对及出科SAS焦虑量表评估。结果:2021年1月至8月共计27名实习生教学满意度为100%,出科考核成绩良好,出科SAS焦虑评估平均分较前下降。现将带教方法汇报如下。

  • 标签: 急诊科 实习生 教学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 考察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与急救成功率。方法 采取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5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间在我院收治的45例急诊创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检查等待、急诊室停留、医护人员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 标签: 急诊创伤护理 无缝隙急救护理 临床效果 急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开始从我院的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选取研究对象,至2021年10月,共筛选出82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无缝隙护理。然后将转运时间、抢救结果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转运时间、抢救成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均更优,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减少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转运期间的护理安全性。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诊 严重多发性创伤 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盲选方式将我院起始于2020年9月~2021年12月接纳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参照组分别纳入33例和32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护理流程,予以试验组急诊护理流程,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时效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诊、确诊、静脉采血及治疗时间相比较于参照组均更短,且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相比较于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急诊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应用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急诊科护理管理措施。方法:该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从患者就疑似病例管理、环境消毒管理及防护物资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了患者入口通道、患者出口通道、医护人员专用通道的三通道管理,增加了发热诊断室、发热抢救室,设置了专职岗位,设立了护理人员应急库,对护理人员、工勤人员、护理学员均进行专业培训,设置了多个功能制小组,按防疫级别来分配防疫物资,对病区环境、医疗垃圾进行严密管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成立了护理科研团队。结果:该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分配,防护物资得到了有效利用,就诊患者得到了科学诊治,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诊的18 例患者均得到妥善治疗,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未出现交叉感染病例。结论:科学、全面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就诊速度、降低交叉感染率、提升疫情救护能力。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诊科管理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急救护理服务在急诊医学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急诊心肌梗死患者)40例,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并予以不同护理方案:优质急救护理(观察组,n=20),常规护理(对照组,n=20),对不同护理方案其临床价值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心电监护时间、静脉采血时间、用药执行时间、等待手术时间记录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指标5.00%(1/20)低于对照组30.00%(6/30),(p<0.05)。结论:优质急救护理服务在急诊医学科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优质急救护理服务 急诊医学科 心肌梗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针对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分析临床改善成效。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其均诊断为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 60 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无创正压通气干预,分析治疗改善成效。 结果: 从 临床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治疗有效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3.3% ,( 28/30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7% ( 26/30 ),以观察组治疗更优。 结论: 采用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病情,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良好,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诊治疗 重症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对急诊 PCI手术患者给予冠脉内尿激酶原注射给药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收治的开展急诊 PCI手术治疗的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顺序及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 39例)及对照组( 39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急诊 PCI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冠脉内尿激酶原注射给药,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靶血管及心肌灌注水平及诊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 PCI术后两组患者 cTFC、 TMPG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05),研究组患者 cTFC、 TM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本病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急诊 PCI手术患者给予冠脉内尿激酶原注射给药能够有效改善靶血管及心肌的灌注水平,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急诊 PCI手术 尿激酶原 心肌灌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9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其中36例接受常规医疗处理流程的设为对照组,其余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命名为观察组,并对不同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转入专科治疗率、48小时死亡率以及病情稳定出院率上对比,结果(p0.05),从护理后的NIHSS评分上看,差异明显(p

  • 标签: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 医疗处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针对性急救护理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调我院在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的患者(88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分析两种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分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疾病症状,防止不良情况出现,在临床上显示卓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急救护理 主动脉夹层 急诊救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走动式管理在小儿急诊分诊护理质量管理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期间83例急诊分诊患儿用作实验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划分对照组(n=41,常规急诊护理管理)和观察组(n=42,走动式管理),比较两组急诊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分诊准确率、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急诊分诊时间、等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分诊准确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急诊分诊中应用走动式管理,患儿的急诊分诊及等待时间均缩短,还利于提高分诊准确率,降低投诉率。

  • 标签: 走动式管理 急诊分诊 护理质量管理 等待时间 投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行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 2017年 8月 -2018年 7月本院急诊接收的 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按照患者入院先后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各 34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则接受盐酸纳美芬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未引发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期间,采取盐酸纳美芬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意识、语言,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安全性 盐酸纳美芬 急性酒精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深静脉置管在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3月所收治的 120例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每组例数均为 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措施。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率为 11.67%,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率的 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8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深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可以为治疗提供方便,但也容易发生感染,应做好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深静脉置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应用风险管理对护理管理质量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配合风险管理,各60例。比较2组急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急诊患者感染、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9月收治的 98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作参照组及观察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需接受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远好于参照组,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更少,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选择而言,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的应用情况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急危重症 呼吸机 急诊 阶段性治疗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急诊急救措施及疗效。方法:将 2017年 02月 ~2018年 0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分析对象,对患者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急救成功有效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时间。结果:该 71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经过我院及时有效的急救、治疗及护理,急救成功并治愈 52例,急救成功率为 73.24%,死亡 19例,死亡率为 26.74%。死亡原因及时间:急救无效的 9例患者中有 4例患者出现呼吸暂停,均于入院后 0.5~1h内死亡,其他患者出现抽泣样呼吸、叹气样呼吸、呼吸减慢、张口样呼吸等,均于入院后 2~12h内死亡。结论: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早期给予患者足量的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是抢救的基础,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 标签: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临床急诊急救措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以本院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选取 122例,随机数字划分方式,将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均 61例,甲组进行美托洛尔急诊治疗,乙组进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 急诊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有效率 80.3%,乙组患者有效率 9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甲组最小 QT比乙组短, 24h室性期前收缩数、心动过速发作次数较高于乙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中,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 急诊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心动过速发作次数等,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急诊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发病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护理方式将我院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n=45)与优化组(n=45),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干预,优化组实施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结果:护理前组间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显著改善,两组相比优化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优化组院前延迟<2h和>5h患者占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化院前急诊护理及医疗处理流程,不仅利于缩短院前延迟时间,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恢复。

  • 标签: 优化院前急诊护理 医疗处理流程 急性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联合使用倍他乐克、胺碘酮药物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选出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奇偶法分为2组。其对照组单独使用倍他乐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者胺碘酮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联合使用倍他乐克、胺碘酮药物效果显著,既能提升治疗有效率,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 胺碘酮 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