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对药源性“双硫醒样反应”的重视。方法:对我科2018-2021年救治的40例“双硫醒样反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双硫醒样反应”可发生不同性别、年龄、原发病的患者。②反应的出现与饮酒量多少和饮酒种类无关,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及饮酒量成正比。③ 引起“双硫醒样反应”的主要药物是含有甲硫四氮唑活性基的头孢类、硝咪唑、呋喃类、氯霉素、酮康唑、灰黄霉素、降糖药等。④使用上述药物后7d内饮酒,可在5~60min内出现症状。⑤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胸闷、心悸、头昏、头痛、视物模糊、呕心、呕吐、濒死感等症状。⑥经过积极的对症处理,通常在15min~2h缓解。结论:使用上述药物前后饮酒能导致“双硫醒样反应”,故应在用药前1d及后7d内禁酒;医护人员应对“双硫醒样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掌握并告知患者用药期间避免饮酒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我院上报的2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ADR主要集中在18-40岁患者193例,占70.69%,其次6岁以下患者45例,占12.82%;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32.97%;新的占14.29%,严重的占1.47%;ADR涉及药物16类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85例,占31.14%;ADR累及的系统/器官304例次,主要累及皮肤137例,占45.07%。结论:面对特殊人群需要加强ADR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狂犬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诊的狂犬疫苗接种患者842例,对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在接种首剂2针到第3剂次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同时统计患者发生不同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从首剂2针到第3剂次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63.79%(37/58)、24.14%(14/58)、12.07%(7/58);发生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全身肌肉酸痛,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瘙痒,全身皮肤红斑、荨麻疹的几率分别为53.44%、22.41%、20.68%、3.44%。结论:狂犬疫苗接种后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
简介:摘 要 目的:探索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2021年我院上报的27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ADR主要集中在18-40岁患者193例,占70.69%,其次6岁以下患者45例,占12.82%;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32.97%;新的占14.29%,严重的占1.47%;ADR涉及药物16类87个品种,主要为抗菌药物85例,占31.14%;ADR累及的系统/器官304例次,主要累及皮肤137例,占45.07%。结论:面对特殊人群需要加强ADR监测工作,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