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分析导乐分娩对产妇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情况,探究其在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将我院接收的 84 例临产产妇纳入本次研究,时间为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5 月,采用随机数表发将其分为两组, 每组 各 42 例, 对照组 采用常规分娩, 观察组 采用导乐分娩,对两组产妇的心理情况和分娩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结果: 观察组 NRS 评分为( 6.9±0.8 )分,显著低于 对照组 ( 8.7±0.7 )的评分,组间差异显著(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的 SAS 评分和 EPDS 评分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 P<0.05 )。与 对照组 相比, 观察组 总产程时间短、产后出血少、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均低,比较差异均显著( P<0.05 )。结论:导乐分娩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 ,有助于产程顺利进行,改善分娩结局,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到本院接受胆管插管治疗患者通过采用双导丝行ERCP插管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4期间,采用计算机随机选号的方式对36例到本院接受胆管插管治疗患者进行分析研究,观察组采用双导丝行ERCP插管护理,共1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共18例,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插管成功率和胰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插管成功率优于对比组,胰腺炎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
简介: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根据妇产科护理课程特点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将教学分为课堂成果形成和课后成果巩固两部分。课堂成果形成分为四步骤:第一步是以典型案例进行导入,指导学生分析病例,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第二步教师精讲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三步学生分组,并在IPAD上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展示与分享;第四步,教师答疑解惑及总结。课后成果延伸巩固是指将课堂过程形成文本并打印,整理并装订成册,以备复习使用。该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表达能力,能够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解决学习中的薄弱问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文阐述了思维导图的发展及应用与优势,并以妇产科护理的常见病为例,探索思维导图在中职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运用导乐陪伴分娩合并分娩镇痛仪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20年3月-2021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80例即将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40例,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合并分娩镇痛仪护理模式)与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对两组产妇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情况、母婴结局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统计,产妇分娩期间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母婴结局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导乐陪伴分娩合并分娩镇痛仪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到产妇临床分娩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程度,消除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大大缩短产妇分娩时间,切实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对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6月-2022年6月,总计98例,均为妇产科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n=49)和参考组(n=49)。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调研与评测。结果: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参考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2例,占4.08%)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考组(10例,占20.41%),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48例,占97.96%)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考组(41例,占83.6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对妇产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极为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服务与专业度,减少护理差错事件,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体检中心收集100例体检者设置为参照组,行常规的护理质量管理;在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体检中心收集100例体检者设置为研究组,行PDCA循环法的护理质量管理。观察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者采用PDCA循环法的护理质量管理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适用于体检者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的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实施全身麻醉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PAcu)的患者120例,将1—6月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7—12月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PACu常规进行复苏护理,观察组在PACu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4个阶段进行躁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出现躁动情况及因躁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躁动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够降低麻醉恢复期患者发生躁动及不良事件情况,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