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了解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是否存在差异,为高校职业规划课程的开展和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对某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75名预防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利用spss18.0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情况做了卡方检验。结果应届毕业生期望工资与实际工资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对预防专业的满意度一般,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对当前工作满意程度一般。对2018-2019届应届毕业生就业期望做差异性分析,实际月收入与期望月收入差异显著(P<0.05),实际工作单位与期望工作单位差异显著(P<0.05),实际就业地与期望就业地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存在差异,可以明显看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偏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奉城镇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分析引起超重和肥胖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该地区学生肥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15年学校健康体检数据,对奉城镇7所中小学校共计4422名学生利用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并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生超重检出率为10.96%,肥胖的检出率为5.81%;女生超重检出率为8.03%,肥胖的检出率为4.09%。肥胖家族史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肥胖的可能影响因素。结论上海市奉城镇中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相对较低,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相比女生高;进食速度快及喜吃肉类、油炸食品、碳酸饮料、夜间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是超重、肥胖的可能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相关干预方法。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区中小学生名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其中3641名学生的检查结果,了解学生基础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近视率影响因素。结果:我区中小学生3641名中总近视率为50.67%(1845/3641),其中小学生占比为17.13%(316/1845),中学生占比为28.13%(519/1845),高中生占比为54.74%(1010/1845)。另外,1845名近视学生中,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的有751名(38.75%),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5h的613名(33.22%),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的有912名(49.43%),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与近视发生率呈正比,P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数据,探讨相关干预方法。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我区中小学生名纳入研究范围,对所有学生进行视力检查,收集其中3641名学生的检查结果,了解学生基础情况,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近视率影响因素。结果:我区中小学生3641名中总近视率为50.67%(1845/3641),其中小学生占比为17.13%(316/1845),中学生占比为28.13%(519/1845),高中生占比为54.74%(1010/1845)。另外,1845名近视学生中,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的有751名(38.75%),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5h的613名(33.22%),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的有912名(49.43%),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后,父母至少一方存在近视、每周电子设备使用时间、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5h与近视发生率呈正比,P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娄底城区中小学生在既往1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结合该患者一年的屈光度变化资料,研究中小学生近视眼患者的戴镜习惯与其近视眼进展的相关性,为青少年近视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已有一年前屈光度资料的单纯性低度近视眼青少年。通过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在既往一年内的近距离工作、戴镜习惯资料,并作散瞳后主观验光检查。将调查对象的戴镜习惯根据其远点(Far Point,FP)及各项活动的用眼距离(D)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DRFP时戴眼镜;4)D>FP时不戴眼镜,分别计算每个调查对象在这四种戴镜情况下的工作时间,并结合其他影响因素做与近视进展的多重回归(线性模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253人,平均年龄为13.04--+1.79岁,初始屈光度为一1.97-+0.56D(等效球镜度,SER),平均屈光度进展为一O.68±0.41D (SER)。调查对象发病越早,屈光度进展越大,各发病年龄组间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8.868,P=O.000);调查对象接受调查时的年龄越大,屈光度进展越小,各年龄组之间的屈光度进展有统计学差异(F=17.929,P=O.000)。总体调查对象的屈光度进展与近距离工作的时长、用眼距离和户外活动时间无明显相关。≤12岁组调查对象的近距离活动时长与屈光度进展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r=O.216,P=O.05)。校正年龄、性别、发病年龄、近视眼家族史、成绩等因素后,以上四种戴镜情况的时长与屈光度进展的回归系数分别为一0.004 (P=O.11)、0.001(P=O.49)、0.004(P=O.05)和一0.002(P=O.42)。
简介:医学是高度复杂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科。正确的认识论对于提高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矛盾论》是我党经典的认识论著作,深入研读该文章,对于培养临床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具有指导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