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与行业实践相整合的《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让学生在一条至多条知识链中得到全面的职业技能锻炼。【方法】在药品生产及制药工艺方面教材图书的基础上,结合工业药剂学的药物制剂类型划分,探讨符合药品GMP管理规范要求背景下,整合形成《药品生产技术》知识体系,即:介绍具体类别药物制剂的关键设备及其管理与维护、关键工艺的工艺风险管理、各种制剂类型的生产管理要点及典型的GMP规范要素,在实训实验设计方面,需关注关键设备的行业标准、技术指南。确保课程知识、技能的讲授与现行版《中国药典》《药品GMP指南》相衔接,并形成药品GMP管理理念。【结果】构建的《药品生产技术》课程知识体系,既照顾了传统的药品生产技术的知识主要线索,又照顾了行业管理、药政法规的要求,确保学习过程中得到药品生产主要的生产工序及管理工具的职业技能锻炼。【结论】课程内容的设计构建是良好教学的一个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才能发挥更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制药行业所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生产工艺落后、质量监管缺失等问题,导致了部分药品的质量不能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的质量事故。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和信誉,也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因此,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管措施,并不断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监督检查。但这些外部监管手段并不能完全解决制药企业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还是需要制药企业自身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质量风险。因此,制药企业应该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将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将风险管理作为提高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药品生产中QA(质量保证)体系的应用与优化策略。首先,强调了QA体系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作为确保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于药品生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接着,本文详细分析了QA体系在药品生产各环节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以及仓储管理等方面,并指出了当前QA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是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其质量与效果直接相关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有效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并进行有效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医学检验工作为背景,主要探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及管理实践。通过引入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内外质控、质量指标监测、质量控制圈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大大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效率。此外,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实行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激励措施,实现了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实践证明,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机制,能够确保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这将为医学检验及相关领域的质量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简介: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6μg/kg(15min内),随后以0.2μg?kg-1?h-1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6h(T2)、12h(T3)、24h(T4)、48h(T5)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以及血清TNF-?和IL-6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后自动复跳率、CPB时间、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T1~4时C、D两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升高(P〈0.05);与C组比较,T1~4时D组血浆cTnI和CK-MB浓度及血清TNF-?和IL-6浓度降低(P〈0.05);与C组比较,D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能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简介:本文在先前的虚拟筛选发现的命中化合物B51(IC50=37.4μM)的结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甲基异噁唑/异噻唑衍生物类BACE1抑制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将B51结构中的氰基嘧啶酮片段转化为甲基异恶唑/异噻唑,同时缩短连接氰基嘧啶酮环和酰胺键另一侧咪唑环之间的连接链长度,可以使分子与BACE1的S1'和S2'口袋的契合程度更好,从而提高活性。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20个甲基异噁唑/异噻唑类衍生物并对其抑制BACE1酶活性进行了初步构效关系研究。在这些化合物中,5t显示出比B51提高了近10倍的效力。SPR实验结果显示,其与BACE1结合动力学呈现"快结合,慢解离"的特征。所获得的活性甲基异噻唑类化合物分子量小,对正常细胞安全无毒,经PAMPA实验测试具有透过BBB的可能,可作为BACE1抑制剂类抗AD药物设计的新结构骨架。
简介:目的筛选肺结核预警指标,初步构建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应用文献研究及专家小组拟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到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指数分别为87.50%和93.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0.05和0.79±0.03;第一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6.759±1.757)分,变异系数为0.248±0.070,第二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7.348±1.362)分,变异系数为0.180±0.048。最终确定的指标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59、0.4863、0.0503、0.2676;经过两轮咨询,最终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部队肺结核预警体系。结论初步构建了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为部队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简介: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向科学化与多样化发展,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下,通过两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成功构建药剂学进展研究性教学体系。该体系以培养及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采用了seminar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国外常用的教学方法。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考核方法,更注重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和课题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通过追踪学科前沿极大扩展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了研究生做学术报告的水平。通过学生参与评分、开放性讨论、提出重要科学问题及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方式对培养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特别是对创新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