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短期应用静脉滴注丁咯地尔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蛋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81例,年龄40~81岁;男45例,女36例。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不同再分别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肾功能正常组和临床期肾功能不全3个亚组。治疗组静脉滴注丁咯地尔0.1,每日1次,连续14d,对照组不给上述治疗。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其他治疗方法各组相同。结果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其中糖尿病肾病早期组尿总蛋白质由治疗前的下降到(0.21±0.07)g/24h(P〈0.01),尿白蛋白由(191±76)mg/24h下降到(99±53)mg/24h(P〈0.01);在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尿总蛋白由(3.74±1.99)g/24h下降到(2.38±1.47)g/24h(P〈0.01);在临床肾功能不全组尿总蛋白由治疗前的(2855±1790)mg/24h下降到(1634±1093)mg/24h(p〈0.01);在临床期肾功能不全组尿总蛋白质由治疗前的(1.89±0.93)g/24h下降到(1.84±1.08)mg/24h(P〉0.05),尿白蛋白由(1407±835)mg/24h下降到(1116±557)mg/24h(P〈0.05)。治疗后6个月随防结果显示,治疗组3组患者尿蛋白质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短期静脉应用丁咯地尔对不同时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减少尿蛋白的作用,用药后6个月随访尿蛋白无明显回升。
简介:艾滋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HIV蛋白酶抑制剂是此类病人最常选用的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很可能患其它疾病,艾滋病自身也常伴随众多并发症,使得临床上不可避免的需要联用其它药物。由于HIV蛋白酶抑制剂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有广泛的作用,因此探索HIV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问题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重点从药代相互作用机制的角度综述了HIV蛋白酶抑制剂在临床上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文献,包括HIV蛋白酶抑制剂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蛋白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等,期望对于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简介:目的:探讨体外丙泊酚对红细胞血红蛋白氧亲和力(OHA)的影响。方法:取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抗凝全血样本,随机分为5组:丙泊酚4μg·mL^-1组、丙泊酚16μg·mL^-1组、脂肪乳0.4μL·mL^-1组、脂肪乳1.6μL·mL^-1组、空白对照组,在相应药物应用后采用混合法测定各组标本SatO2和PO2,利用Logistic方程拟合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OHDC),计算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相应的氧分压(P50)和Hill系数,比较各组P50、pH值、Hill系数等参数的差异。结果:与脂肪乳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相比较,丙泊酚各组的P50、pH值和Hill系数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对离体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携氧释氧能力无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与营养不良、贫血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透析3个月以上,并抽取其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及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有显著差异性(P<0.05),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且血液透析患者CRP与其ALB、Hb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贫血中起重要作用.且CRP升高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营养不良、贫血等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肺尘埃沉着病(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评估方面的价值。方法100例尘肺未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50例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s-CRP浓度为(20.398±26.817)mg/L,对照组为(4.597±10.611)mg/L,观察组治疗前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s-CRP浓度治疗前为(20.398±26.817)mg/L,治疗后为(3.051±4.649)mg/L,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hs-CRP可作为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评估的敏感指标。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总剂量相同,但单次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选取80例符合儿童2期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组,小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0.5g/kg.d,总量2g/kg),大剂量组40例(丙种球蛋白1g/kg.d,总量2g/kg),其他常规治疗两组相同,以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经济效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大剂量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小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剂量的并发症较小剂量组少,经济效益较小剂量组高,p<0.05.结论儿童2期手足口病采取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较小剂量更有效且经济效益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16 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8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对比患儿临床疗效、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治疗满意度。 结果 :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 P < 0.05 ),且实验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简介:目的:观察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大鼠脊髓挫伤急性期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连有PinPointTM精密接触传感器的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脊髓挫伤大鼠模型。伤后30min,治疗组皮下注射MTX(0.5mg/kg,按体质量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3、6、12、24、48、72h进行动物采血和组织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的含量以及损伤组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onproteinproducts,AOPP)和蛋白羰基(proteincarbonyl)的含量。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血浆中3-NT的含量以及组织中AOPP和蛋白羰基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2~72h,治疗组血浆中3-N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h,治疗组组织中AOPP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术后各时间点损伤组织中蛋白羰基的含量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X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可能与减少氧化损伤相关蛋白的形成有关。
简介: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系统对原发性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PC)观察44例HCC、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及20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的12种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原125(CAl25),糖原153(CAl53),糖原242(CA242),糖原199(CAl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铁蛋白(Ferritin),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人生长激素(HGH)。结果HCC患者血清中AFP、CA199、CEA、CA125、CA242、Ferri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肝炎和肝硬化有(P<0.01,P<0.05),44例HCC患者血清有41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93.18%),85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22例血清肿瘤标志物为阳性(阳性率为25.88%),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有5例血清中出现肿瘤标志物。试验还发现CPC检测HCC的阳性率高于单项AFP检测的阳性率。结论CPC检验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率。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胰蛋白酶原-2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1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大肠癌39例、大肠腺瘤35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对照组)的血清胰蛋白酶原-2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血清胰蛋白酶原-2水平大肠癌组和大肠腺瘤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绘制出胰蛋白酶原-2含量ROC曲线,以1.25μg/L为最佳截断值,敏感性和特异度分别为54.00%和83.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2。结论血清胰蛋白酶原-2在大肠癌及大肠腺瘤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有一定的提示意义,可作为大肠肿瘤性病变早期筛查的潜在标志物。
简介:目的:分析我国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1985年--1995年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的有关PNH临床报告共计670例,与北京协和医院1997年总结的232例相对照,再与国外发表的相关资料比较。结果:进一步明确我国PNH的临床特点;男性多于女性,首发症状以贫血居首位,合并严重血管栓塞者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脑栓塞及肢体静脉栓塞比腹部血管栓塞多见,死亡原因以感染居首位。PNH患者生存期可很长,可以临床自然缓解,转为恶性血液病的机率很低。结论:从临床看,本病基本属于慢性良性疾病,合并症和死亡原因与欧美国家病例有所不同。
简介:目的:本文介绍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荆的进展与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及结论:作为抗血小板药中的一支奇葩,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荆进展十分迅速,对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选择性高。在治疗血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者方面展现了良好的治疗前景。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I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4月-2012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68例,分别于确诊及确诊后24h内取静脉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分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组(13例)及阴性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及24h血清cTnI水平,同时采用Gensini积分和SYNTAX评分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别记录、比较两组于确诊7d及随访180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评价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远期的心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确诊时cTnI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24hcTnI阳性组水平[(13.57±7.38)μg/L]明显高于阴性组[(7.37±9.24)μg/L](P〈0.01);两组中多支病变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组Gesini积分(85.54)、SYNTAX积分(15.73)明显高于阴性组(Gesini积分52.73,SYNTAX积分9.99)(P〈0.01),PCI术后7d与180d两组患者的左室重构指数、LVEF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可能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cT-nI的浓度,并导致cTnI峰值的延迟;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阳性往往提示患者血管病变较重,心肌梗死时累及范围较广,梗死面积较大。远期随访结果提示,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的存在可能影响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功能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就神经纤毛蛋白1、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定性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NRP-1、2的表达情况,计数PCR值。结果NRP-1、NRP-2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28.3%、0以及83.3%、16.7%、0,各组之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计数分别为(35.67±5.27)、(14.28±3.35)、(6.85±1.6),各种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P-1、2在大肠癌的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在治疗大肠癌患者时可以结合这点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