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空压机 是动车组的重要部件,主要功能是对动车组整车进行供风 ,保证动车组制动、受电弓、空调、塞拉门、集便系统等用风设备的正常运行 。
简介:为深入了解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及其向中尺度对流涡旋(MCV)转化过程中的动热力结构特征演变和发展机理,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FY-2E及TRMM卫星资料,对2013年7月22—23日青藏高原上的一次MCC转化MCV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发生的环境背景,以及过程中的涡度、温度和能量收支演变等进行诊断。结果表明:低层水平涡度向垂直涡度的转换,以及垂直方向上正涡度的输送,形成了垂直方向上有利于对流涡旋发展的正反气旋性环流配置。转化过程中大气中上部温度正异常主要来自于可分辨的凝结,温度升高使得高层等压面抬升;下方冷却异常主要来自于蒸发作用和垂直运动,低层温度降低引起等压面收缩下降,这样的配置有利于涡旋发展、对流上升运动加强以及降水发生。对流活动释放的潜热能是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能量来源,高空急流入口区直接热力环流引发的有效位能向动能转化,也为MCC向MCV转化提供了能量。
简介:砂卵(砾)石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是河谷地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的重要参数,对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商洛市地震小区划项目砂卵石的动三轴试验结果,结合其他砂卵(砾)石动三轴试验结果,分组统计得到了稍密、中密、密实砂卵(砾)动三轴试验的推荐结果。建立了典型场地模型,研究了其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不确定性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动剪切模量比、阻尼比平均值±1倍标准差的不确定性对砂卵石场地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较小,说明了分组及统计结果的合理性;不同概率水平下,动剪模量比、阻尼比的变化导致高频部分反应谱有明显差异,0.04-0.1s的反应谱变化范围在20%左右,但对大于1.0s的长周期反应谱影响很小。针对砂卵(砾)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研究对提高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 CRH380BL型动车组的旅客信息 系统的构成和功能,阐述了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为完善转向架检修精益制造体系,根据转向架检修项目物料种类、检修周期、管理模式、使用场地等多种不同因素影响,从流转、存储、工装、投资和成本等方面研究物料储运一体化方案。
简介:摘要:CRH1型动车组供电主要依靠接触网送电,车组通过受电弓碳滑板与接触网接触取流,经车顶高压设备将25KV高压电传输至主变压器,最终转换输出供全列各系统使用。统计分析近年来动车组高压设备故障,CRH1型动车组网侧过电流故障率常年居高不下,已极大影响动车组运行秩序,本文主要从故障原理、现场检修、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现场典型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为后期故障应急处置提供借鉴。
简介: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冬季北大西洋及欧洲地区的天气流型分为4种不同的流型。研究了不同阶段8种不同位相的热带季节内振荡(MJO)与这4种流型的年际变化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对比试验发现,K均值聚类法划分得到的不同位相的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天数能很好地反映NAO指数;无论是在1978~1990年(简称为P1阶段)还是在1991~2010年(简称为P2阶段),MJO第3(6)位相影响NAO正(负)位相;但在P1阶段存在NAO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弱的负位相转换为正位相,当MJO处于第6位相时,NAO由正位相转换为负位相;而在P2阶段NAO并没有明显的位相转换,当MJO处于第1位相时,NAO由偶极子结构转换为波列结构。
简介:摘 要:动车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现有的轮径尺、车辆车轮第四种检查器等设备测量轮对和踏面数据时,精度一般,测量过程繁琐,同时不便于数据记录;利用丹麦格林伍德公司的 MiniProf踏面测量设备,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轮对参数的测量和车轮轮廓的绘制;在动车组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测量所得的数据指导检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