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邹元江在《艺术百家》2008年第2期发表《解释的错位:梅兰芳表演美学的困惑》一文指出,对梅兰芳表演美学的解释主要有两个路向,一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梅兰芳访日、访美、访苏前后,欧美、日本学界、演艺界对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美学的解释,这种解释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一是50年代初梅兰芳自己开始以口述的方式对自己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加以回忆,这其中包含对自己的表演美学精神的解释,这种解释(包括他所写的一些文章)一直持续到60年代初他去世之前。
简介:1957年美学大讨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政治氛围比较宽松、思想相对解放的背景下进行的一次学术意味比较浓厚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大讨论。这次美学大讨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药眠于1956年春,为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而写的《论食利者的美学》所引起,并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激励下,迅速扩展,且逐渐于1957年6月“反右”前夕达到高潮,后一直绵延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论文达千余篇。
简介:中国传统的水墨绘画在历史的长河中凸显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刻的哲学内涵。近现代以来,在复杂多元的艺术思潮之中,艺术家们对于有关传统国画改良与发展问题的探讨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歇。因此在这种探讨与争辩的过程中,像“水墨画”“实验水墨”“新水墨”等相关词语就跳进了人们的视界之中。
简介:音乐美学的研究要引入文化的视角,是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的需要。
简介:<正>关于戏曲声腔的分类问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不少佳作问世,尤其是刘正维先生的《戏曲声腔分类新论》和《戏曲新题》等著作的发表和出版,曾引起戏曲理论界的关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先生评价说:"我们这里一篇关于戏曲的论文(指《戏曲声腔分类新论》)我觉得也很重要,他论述了我们的长江流域,戏
简介:费穆作品《生死恨》,创造性建构了基于电影本体的中国“虚”“实”叙述经典范式,生产出“屏风式蒙太奇”、“回形针式蒙太奇”、“遮掩交迭”式视听叙述等一系列美学形式,同时将“游(舞)”的运动形式和意境营造融为一体,由此走出“注重了内容,忽略了形式”(费穆语)的中国早期电影巢臼。
简介:现代主义艺术.从时间上大约自19世纪中叶始。至20世纪70年代止;从成分上看,大致以印象派为始,以极少主义为终.中间主要包括野静派、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岂术、欧普艺术等艺术流派。
简介:从王阳明以心体排斥人欲到王艮以天性为本体,天然自有之理为良知天性内在所固有,认为良知即天理
简介:在“审美饱和”与“创作饱和”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滥觞,于题材、音乐语言乃至审美意境上均显示出与西方现代音乐的不同特性,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审美层次上的延续和拓展。
简介:绘画艺术是借用形象表现审美的产物。在回族人物画创作中,只有在尊重和坚守本民族文化及美学追求的前提下,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发挥中国画写象澄怀、借物比兴的表现形式,抒发回族人的精神气韵,才能在中华民族文艺之苑得到客观呈现。
简介:本文列举分析了“凸现音乐神韵的体悟精神”、“崇尚‘天人合气’的包容精神”、‘‘张扬‘真善美’的化育精神”这样三种中国声乐艺术特有的美学精神及其历史渊源、想对中国声乐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底蕴作深入一步的探讨。
简介: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问题,一般都是从哲学的高度提出根本的问题。而从哲学的高度探讨音乐的本质,就形成了音乐美学,或曰音乐哲学。由于音乐有着非语义性的特殊性,音乐美学面临着三大难题:1.音乐艺术的本质是什么?2.音乐审美感受的性质是什么?3.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十九世纪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舒曼为之感叹
简介:现代社会几乎没有人会对莫扎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这位一生历经坎坷的作曲家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音乐在他逝世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会得到全世界人民如此热烈的欢迎。甚至产生了一连串的“莫扎特效应”。如今,莫扎特音乐似乎成为了明朗、热情、欢快、乐观风格的代名词,提起他的音乐,总会与无忧无虑,轻松自在的宫廷贵族生活相联系,而这恰与他现实中贫困潦倒,磨难重重的生活完全背道而驰。
简介:<正>方法论的成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虽然我国的音乐美学学科已经从初创开始走向发展阶段,但较之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种种原因之外,方法论不成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且它对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将构成严重障碍,所以应把方法论的建设纳入到音乐美学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范围之中。以“三论”盛行为标志的新方法论热至今已近十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学、语义学、释义学、现象学等等,已陆续介绍进来并运用于音乐
简介:
简介:浪漫主义艺术歌曲是艺术歌曲的鼎盛时期,笔者将归纳和总结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及美学追求.
简介: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历史性的嬗变过程。在北宋时期出现的书家群体,对于中国书法史(尤其是明清阶段)有着深远的影响。
简介:中国诗电影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诗电影体现出来浓郁的传统美学内蕴,如追求意境之美、中庸和谐的美感呈现、朴素而简洁的审美理想与形式、象征与“留白”手法的运用、影像的精致唯美等等。这也是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简介:现代柴烧是土、火、木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艺术。它颠覆了传统的柴烧工艺和审美标准,改变了陶瓷细腻光洁的形象,注重作品的韵味和内涵。其实用的器型、丰富的肌理、古朴的色泽透出超然脱俗的气质和古拙静谧的美感。现代柴烧以原始和直接的方式来激发泥土的各种可能,创造全新的视觉体验,力图展现泥土最自然、最真实的材质美,并努力探索陶瓷材料原始的艺术语言。
梅兰芳表演美学的解释错位
黄药眠1957年的美学观——纪念1957年美学大讨论五十周年
“东方美学”与“水墨”的邂逅——探寻“东方美学”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发展“新工笔与新水墨”
音乐美学的研究要引入文化视角:从美学的角度看世纪之交的中西音乐问题
再论戏曲声腔分类——有感于《戏曲声腔分类新论》而作
费穆之《生死恨》的“影戏”美学: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的美学形式解读
康德美学与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
宋明思想大潮中的泰州学派美学
关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美学思考
回族人物画的美学源流
论中国声乐的几种美学精神及其渊源
中国音乐美学史举要(上)
浅论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的美学思想
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
从豫剧《乡试》看当代戏曲的美学追求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米芾书法艺术及其美学思想浅议
漂泊之后的回归——大地艺术的美学阐释
诗电影中的中国传统美学内蕴
大巧若拙——现代柴烧陶艺的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