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抽象而言,书法是无声的音乐。具体而言,书法与音乐在入境方式、艺术语言、节奏感、流动美等方面存在同质性。
简介:《艺术与物性》对剧场性的批判[此文为弗雷德《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的导论"我的艺术批评家生涯"的一个节选部分,是作者在1990年代编辑此书时对1967年《艺术与物性》一文的回顾性评述,呈现了其中要点。《艺术与物性》全文,请参见弗雷德:《艺术与物性:论文与评论集》,张晓剑、沈语冰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年。]关于我的《艺术与物性》对极简主义剧场性的批判,现在来看还真不知道说些什么。没有必要在这里重复这一批判的细节。不过有些要点值得一说。1.该文主要是通过对三位主要的极简
简介:本文拟从“电影目的性”的基本范畴、内容以及影响因素入手,论述电影目的的动态性及交互性发展特征,强调“动态地理解和认识电影目的性”对繁荣我国电影创作、深化电影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并结合电影目的性对我国电影理论研究和电影创作中的若干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简介:迪斯尼动画电影在故事的内涵和深层的构成上偏向高雅喜剧,而表现形式比较偏向于低俗喜剧。迪斯尼动画电影在内涵上对主角、配角和反角的喜剧性策略是有所侧重的。它在表征上把高度夸张或极其滑稽的各类人物形象故意安排在意外与荒唐的情节里,并且大量采用插科打诨的手法和打闹动作以求得喜剧效果。
简介:体验经济背景下,可供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在交互设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为互动广告的设计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结合诺曼和哈特森等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物理可供性、感官可供性、认知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在交互的各个阶段的分析,希冀有助于衡量互动广告的交互有效性和提升用户(受众)的体验-品质,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向。
简介:
简介:长期以来,戏曲研究界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不是把古典戏曲剧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起来考察,而是仅仅钻研剧本,结果把戏曲剧本当作诗词小说等一样的案头纯文学来看待,不能揭示出戏曲剧本区别于其它文学形式的特点。
简介:戏剧叙述学研究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在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尤其是后经典叙述学将“文本”概念推而广之,将可叙述范围无限扩大之后,戏剧的叙述被看作成一个定理。后经典叙述学的出现也为戏剧的叙述性研究进行了合法合理的理论解释。
简介:战争题材影片是新中国电影艺术创作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领域.近些年来的战争题材影片创作存在着真实性缺失和审美效果缺憾的问题.如何将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完美地统一起来,创作出符合情理、合乎逻辑、令人信服的艺术作品是电影艺术家亟须认识的问题.
简介:不少事实证明,设计在帮助解决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使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产生不少隐患.
简介:173年的发展历程,动画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已经成为突破国家和民族界限走向世界的艺术形式。从1906年J·史都华·布莱克顿的第一部电影胶片动画《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的诞生开始。各国的动画人为动画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同的探索和努力。使动画这种最初只是根据物理现象和人类生理现象结合的事物走进艺术行列,以一种全新的视觉形式展现给观众。
简介:通过对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标准造型设计和动作设计等多种要素综合体现角色的性格魅力, 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具有夸张、幽默与戏剧性的特点,角色的性格动作是针对角色的特有个性而设计的动作
简介:<正>铜鼓是一种乐器,又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它花纹满面,集雕刻、绘画、装饰、舞蹈、音乐于一身,而它的立体塑像点缀在鼓面或鼓身,把这雅丽多姿的铜鼓衬托得更为生动,更为美妙。
简介:中国民族声乐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规律和特征,对演唱形式、教学模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着眼民族声乐教学的特殊性质,对民族声乐的特殊性的由来和发展进行详细阐述。引出对教学中的特殊性要求,提出方法对策,以期对民族声乐教学工作者以启迪作用。
简介:<正>(三)和弦结构形式的风格性在和声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作曲家们对和弦结构的改造给予很大的注意。于是和弦结构形式的发展也成为和声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主调音乐形成的初期,和弦的结构形式十分简洁。在一般情况下(突出半音风格的特殊情况例外),以自然音的七个三和弦(包括减三和弦)为基本材料。几乎只在主调和副调(离调吋)的属功能上采用属七和
简介:西安鼓乐与宗教活动育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的本质却是真正的民俗音乐,属于世俗性的民间音乐范畴。本文从西安鼓乐的内容、形式、体裁、历史渊源及社会功能诸方面入手对此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简介:“音乐散文”是勋伯格提出的概念,指19世纪后期盛行的新的音乐表达方式,它摒弃周期性音乐范式,更为直率地表达作曲家主旨。本文关注点集中在三方面:散文式写法如何保证结构松散却不混乱:如何避免“空洞重复”又不沦于无序;所谓接近“自然语韵”究竞如何达到。
简介:“苦音”调式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各省和其它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民间音乐七声调式结构,这种调式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其三级音和七级音在音高上具有游移性。有人称之为微升fa和微降si.亦有人认为其性质属中立音或四分之三音,这两个特性音级的存在造成了整个“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长期以来,许多音乐工作者对其调式结构属性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其中,一些同志也对其音乐本身进行了严格的实际测音,以取得音律上精确的数据。如姜虁先生对秦腔《游西湖》一剧“幽会”一场的“苦音”插曲进行过测音(1)结果如下:
简介:孩童的美术创作缺乏个人感受,程式化、套路化的问题已非常明显。他们的习作雷同,没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在创作中,教师应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兴趣,努力将孩子的感情激发出来,使之动情。
简介:叙述了灯光设计师创造性用光理念的几个方面,如营造舞台氛围的布光手法,处理好灯光设计与舞台空间的关系,选择和使用合适的灯具等。
论书法与音乐的同质性
《艺术与物性》对剧场性的批判
论电影的目的及其动态性特征
论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喜剧性
可供性:互动广告的交互过程研究
浅谈淮海戏艺术的民间性
《西厢记》语言的动作性
管窥戏剧的天然可叙述性
浅谈战争题材影片的真实性
提出设计伦理概念的必要性
浅析中国动画的民族性倾向
解读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
古代铜鼓立体塑像的艺术性
试析民族声乐教学的特殊性
和声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西安鼓乐的民俗性与宗教因素
论音乐的散文性表现方式
论“苦音”调式结构的模糊性
创作中艺术感觉的重要性
戏剧演出中的创造性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