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会稽山地区的香榧树群是第三纪古生物孑遗,围绕着香榧树的果实香榧子,形成了种种传说、故事、歌谣、谚语、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承载、体现、延续了农耕文明条件下会稽山周边地区世居农民、手工业者等人群的宇宙观、生命观、伦理观、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穿越时空,传承了上千年之久而不衰,时至今日,成为当今现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这笔文化遗产的发掘,为碎片化了的古“越系文化”展露出了一片新的景观。调查发现,香榧传说在其传承传播中形成了一个以会稽山周边地区(如诸暨、绍兴、嵊州、东阳等)为中心,包括范围更大一些的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贵州等一些地区在内的传说圈。香榧传说是继人参传说、葫芦传说之后,被发掘现世的第三个“中华人文瓜果”传说。在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对香榧传说在科学理念指导之下的普查和忠实记录,是“活态保护”re#l-的另一种必要手段。
简介:今存于上海图书馆的《宋本两种合印淮海长短句》,是叶恭绰将故宫藏无锡秦氏宋本《淮海集》中的长短句三卷和吴湖帆所藏(滂喜斋旧藏)残宋本《淮海居士长短句》,合刊影印而成的秦观词集。从词集的形态来看,该书依次采用吴本宋版页、故宫本宋版页、吴本抄补页进行刊印,而以故宫本抄补页作为参校对象,于页眉处作出校勘。叶氏本尽可能复原了《淮海居士长短句》的宋本原貌,为秦词整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是晚清民国词集校勘的一项范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简介:用探针型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技术测定元-明年代的香港青釉瓷、元-明年代的广东青釉瓷、宋-元年代的福建青釉瓷样品的化学组成,用胎式、釉式和主成分分区的方法,研究了香港样品主要来源于广东青瓷窑场的制品,部分来源于福建青釉瓷产品。它们同属于南方青釉瓷系列,但是其胎质成分与浙江龙泉的正宗青釉瓷不同。然而,釉式的组成分布显示,香港、广东青瓷釉与龙泉青瓷釉的化学成分有部分的重叠,表明前两处的仿龙泉青瓷釉在外观上与正宗的产品有相似的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