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6例子宫肌瘤黏膜下,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肌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月经恢复正常,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生育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并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别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的治疗,观察组则主要以宫腔镜下电切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有效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别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刮宫术对异常子宫出血病症治疗康复效果相比较,经本次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宫腔镜下电切术的采用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实际的治疗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选为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研究资料选为我院接诊的下鼻甲肥大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并发症少,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髂前下棘棘下撞击(SSI)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治疗的症状性SSI髋关节术后翻修病例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22~35(28.1±3.9)岁,左髋19例、右髋23例。所有患者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并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国际髋关节评分33(iHOT-33)评估患者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变化。通过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通过翻修手术后,末次随访的iHOT-33评分由术前的(48.7±8.7)分增至术后的(7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01);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漏诊或误诊(64.29%,27/42)、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21.43%,9/42)、股骨前倾角异常(9.52%,4/42)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棘(4.76%,2/42)。结论漏诊或误诊、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棘是SSI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
简介:目的:探究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黏膜下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2例黏膜下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疼痛及负面情绪改善.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36.46±20.48)min,住院时间(6.47±0.51)d,切除率为100%,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疼痛评分(2.86±0.61)分,SAS评分(34.18±3.52)分,SDS评分(34.01±3.94)分.结论:经STER治疗黏膜下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牙周内窥镜下超声以及普通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患者感受。方法对照研究,从2014年9月开始筛选患者,截止2016年2月,入选对象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n=20例,28颗患牙)、观察组(n=20例,28颗患牙),对照组肉眼下超声龈下刮治,观察组内窥镜下超声龈下刮治。结果3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对照组PD、BI、AL、GCF低于术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高于观察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内窥镜下超声龈下刮治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更好,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先行超声内镜明确病变的性质及层次,再采用ESD方法治疗的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结果本组有3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食管病变10例,胃内病变20例,26例位于粘膜肌层及粘膜下层,平均直径11mm,平均手术时间35min,ESD完整切除率100%;起源于固有肌层4例,平均直径13mm,平均手术时间50min。术中穿孔2例,都位于胃底部,术中予钛夹夹闭,术后出血2例,内科治疗后好转。结论ESD在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中安全、有效,可完整切除病变,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应由有经验的内镜医生开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镜检查中麻醉和非麻醉状态的临床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的使用胃镜检查的病患的100例,根据病患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均为50人。对参照组的病患予以常规的检查之后直接进行胃镜检查;对实验组的胃镜检查病患予以常规的检查并采取麻醉措施,至病患完全失去知觉之后再进行胃镜检查,并比较两组胃镜检查病患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实验组和参照组的对比,实验组病患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对病患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采取麻醉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患的疼痛,并能够优化病患的各项临床指标,减少病患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共50例,随机平均分成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组(A组观察组)和传统全麻组(B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七氟烷呼气末的浓度变化情况,记录手术中因镇痛不足而增加吸入七氟烷浓度的例数、麻醉用药总量及手术用时、患儿清醒时间。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h及4h进行疼痛评分,评分>3分者为镇痛无效并予以曲马多静脉给药对症处理,记录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及镇痛无效的例数。结果A组患儿在切皮、缝皮时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中需提高七氟烷浓度的例数(2例)明显少于B组(15例,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在术后苏醒时、术后2h及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镇痛无效例数(3例)明显少于B组(10例,P<0.05),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儿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可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龈下刮治和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口腔科收治入院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临床资料,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的方法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在牙周治疗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等牙周指数较基线均显著下降(P<0.05),各项牙周指数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龈下洁治和手工龈下刮治一样能够有效地治疗慢性牙周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策略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6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保守治疗7-10天后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加重病情,脑疝形成,立即手术治疗,术后第3~6天头部CT扫描,15例显示血肿无复发、血肿与积液大部清除,骨瓣无移位。1例出现迟发性脑干出血并再次行脑室外引流术。出院时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保守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在7-10天左右可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只要手术及时,手术效果一般都良好。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肿性质、患者年龄等多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