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脑积水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纳入我院收治的60例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8月,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取侧脑室枕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积水患者采取侧脑室额角穿刺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值得应用。

  • 标签: 侧脑室枕角 侧脑室额角 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入路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侧脑室脑膜瘤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5例,其中同向偏盲1例,治疗后有明显改善;新发癫痫2例,经抗癫痫治疗控制良好;轻度偏瘫3例,治疗3~6个月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术后12例随访1~4年,经头颅CT或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侧脑室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侧脑室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出生前后不同类型侧脑室周围假性囊肿(PVPC)的MRI特点及其变化、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7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67例产前MRI诊断为PVPC的胎儿临床及影像资料,并进行出生后随访,其中24例失访,2例出生后死亡,将存活的41例胎儿进行预后分析,并进行Gesell量表评分。根据囊肿位置及是否伴有其他颅内外异常分为孤立性先天性囊肿、先天性囊肿伴其他异常、孤立性室管膜下囊肿及室管膜下囊肿伴其他异常4组。所有MRI图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分别进行评价,包括囊肿位置、囊腔数量、囊肿大小、是否伴有其他异常及出生前后变化。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两名医师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先天性囊肿组、室管膜下囊肿组囊肿位置(单/双侧)、囊腔数量(单/多腔)及是否伴其他异常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先天性囊肿组、室管膜下囊肿组囊肿平均前后径、平均高度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种不同类型侧脑室周围假性囊肿Gesell量表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发育商(DQ)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2名医师对41例出生前后PVPC的位置、囊腔数量、囊肿大小、是否伴有其他异常及出生前后大小变化情况的一致性均为好,ICC值分别为0.865、0.931、0.798、0.904、0.879。先天性囊肿组(18例)的囊肿均于出生后变小或消失,DQ均正常。孤立性室管膜下囊肿组(14例)中,出生后囊肿变小或消失12例,大小未见明显变化2例,仅1例DQ轻度迟缓;室管膜下囊肿伴其他异常组(9例)中,出生后囊肿变小或消失6例,大小未见明显变化3例,7例DQ表现为不同程度迟缓。孤立性室管膜下囊肿与室管膜下囊肿伴其他异常组间D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孤立性室管膜下囊肿组与孤立性先天性囊肿组间的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天性囊肿伴有其他异常组与室管膜下囊肿伴有其他异常组间D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孤立性PVPC多于生后减小或自行消失,预后较好;室管膜下囊肿伴有其他脑或形态学异常时,生后患儿发育可出现不同程度迟缓,预后较差。先天性囊肿预后较好。

  • 标签: 胎儿 脑室 囊肿 磁共振成像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不同侧脑室穿刺位置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副三角区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52例脑积水患者(副三角区穿刺组),另取侧脑室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4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与术前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结果副三角区穿刺组脑室端堵管、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感染、出血和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年时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结论与侧脑室三角区穿刺比较,副三角区穿刺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降低脑室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积水 侧脑室副三角区 侧脑室三角区 脑室-腹腔分流
  • 简介:目的研究经胼胝体侧脑室锁孔入路相关解剖因素在手术暴露中的作用,并探索该入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方法尸头模拟经胼胝体侧脑室锁孔入路手术,观测相关解剖因素,以矢状位术野角和冠状位术野角为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据此设计标准经胼胝体侧脑室锁孔入路.结果回归分析:矢状位术野角=184.41+0.63×骨窗长度+7.44×同侧/对侧骨窗-0.62×胼胝体切口位置角-1.76×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1.13×胼胝体切口;冠状位术野角=-78.46+1.79×骨窗-胼胝体切口间距+0.99×胼胝体切口长度+0.14×骨窗长度.由此建立了额角、体部、房部和枕角的标准经胼胝体侧脑室锁孔入路.结论矢状位术野角和冠状位术野角可客观评价经胼胝体侧脑室锁孔入路的暴露水平;矢状位术野角和冠状位术野角回归方程有助于理解、把握影响手术暴露的众多解剖因素;标准锁孔入路能够完成侧脑室额角、体部、房部和枕角的手术暴露.

  • 标签: 神经解剖学 胼胝体 锁孔神经外科 侧脑室 神经导航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扩张在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的价值,为临床咨询提供指导。方法对入选的130例超声诊断为侧脑室扩张且行产前介入性诊断的胎儿,回顾其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CGH结果。结果130例胎儿的染色体核型中,121例(93.1%)核型正常,9例(6.9%)核型异常;aCGH结果中,有11例(8.5%)结果异常。分组:Ⅰ孤立性侧脑室扩张组(72例);Ⅱ合并超声软指标组(27例);Ⅲ合并神经系统畸形组(15例);Ⅳ合并其他异常组(16例)。4组染色体异常率分别为2/72(2.8%)、6/27(22.2%)、0/15(0%)、1/16(6.25%)。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aCGH异常的比例分别为2/72(2.8%)、7/27(25.9%)、0/15(0%)、2/16(12.5%),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在侧脑室双侧对称扩张组,双侧不对称组和单侧扩张组中,各组染色体异常率无差异(P=0.866),各组aCGH异常率无差异(P=0.488)。侧脑室轻度扩张组和重度扩张组,染色体异常率(P=0.487)及aCGH异常率(P=0.561)无差异。男性胎儿组和女性胎儿组,染色体异常率(P=1.00)及aCGH异常率(P=0.838)无差异。结论当产前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无论其单双侧、是否对称、胎儿性别、侧脑室扩张程度,尤其是合并其他超声软指标时,应建议其产前诊断,行核型分析及aCGH检查。

  • 标签: 侧脑室扩张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分析 ACGH
  • 简介:本院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辅以侧脑室液化引流术、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危重型脑室出血(均为昏迷患者)53例,6.  2黄玉莹.第三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44例.山东医药,结论应用第三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危重型自发性脑室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脑室出血

  • 标签: 危重型 型自发性 引流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引流在中老年脑室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4例中老年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采取双侧脑室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联合颅内压监测。评估术后一周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脑室出血率、意识状态及脑室引流管拔除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室出血率、颅内感染发生率、意识状态及脑室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脑室引流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中老年脑室出血效果较好,可以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及脑室出血率,缩短拔管时间,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出血 脑室外引流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经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采用经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治疗,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2.5%,死亡2例,占5%。血肿平均(7±2.5)d完全消失,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出血采用经孔钻颅脑室置入引流管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脑室出血 经孔钻颅脑室置管引流术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脑室内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经验,探讨其疗效。方法24例经头颅CT证实的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入院后行双侧脑室穿刺,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每次注入尿激酶1万~2万U,每日1-2次,根据CT复查结果决定尿激酶注射次数和冲洗引流时间。结果出院时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进行评定,痊愈12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4例。结论脑室内持续冲洗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虽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可明显缩短引流时间,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室 出血 引流术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闹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室出血患者,对其采用颅内压监测下的闹室外引流治疗方法。结果颅内压监测3~14d,无手术致再出血病例;感染2例(5%),经抗感染治疗均得到控制;出血后6个月GOS评估,恢复良好16例(40%),中度残疾9例(22.5%),严重残疾7例(17.5%),植物生存状态3例(7.5%),死亡5例(12.5%)。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在ICP监测下实施侧脑室引流,结果显示可更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再出血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颅内肿瘤在切除手术的配合工作,并总结我们在平常工作中的注意点。方法: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一例脑室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展开分析讨论。结果:显微镜下的颅内肿瘤切除切除面更清晰,手术更为精细,对医生、护士的要求更高,我们只有做好一些列的手术配合和护理工作,才可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脑室肿瘤切除 脑室外引流 显微镜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路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接受内镜辅助下经侧脑室额角入路手术治疗的重型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共40例,观察40例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情况。结果 血肿清除率为85%,无颅内感染病例,1例患者为交通性脑积水,对40例患者随访3-6个月,3例患者死亡。结论 对脑室型丘脑出血患者,行内镜辅助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保证血肿清除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室型丘脑出血 神经内镜 经侧脑室额角入路 围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术后实施引流管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将2022年4月至2024年8月期间参与诊治的64例脑室引流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1组/32例,均采取相同的脑室引流术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引流管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差异效果。结果:试验组GCS评分、住院期间、引流时间、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计算分析差异。结论:在神经外科脑室引流术后应用引流管护理,利于减少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室引流术 引流管护理 GC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某医院神经外科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42例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的患者,恢复良好14例,好转率33.33%。结论通过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加强患者营养、尤其是加强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脑室穿刺 外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并评估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行侧脑室引流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入选的60例行侧脑室引流患者治疗护理顺利,无1例出现引流管脱出等事件,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引流管不通畅43次,经及时处理,均未造成临床不利后果。脑室内冲洗造成颅内少量积气5例,均在3d内消失。60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2例,经积极治疗在7~10d内感染得到控制。本组拔管时间为术后1~18d,平均5.4d,4例拔管后再次行外引流术,8例因脑积水不能缓解,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针对脑室引流护理措施的实施于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室引流易出现的并发症,缩短脑室引流持续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护理
  • 简介:脑室引流管一般应用于脑室钻孔引流手术。目前,我院所采用的脑室引流管为国产硅胶长管和全进口美国FVPC2型引流管2种,但它们都没有配备调节器,难以控制引流速度,因此容易引起引流量过多、过急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3年8月~2004年8月采用美国FVPC2型引流管配上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对49例脑室引流术置管患者实施控制引流,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自制 可调节 脑室引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的体外引流装置。方法随机将60例需要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组,14号或16号硅胶管连接引流袋,改进组为14号或16号硅胶管,连接一次性无菌输血器,一次性空输液瓶,挂上网袋,空输液瓶放在网袋里。结果改进组更无菌、密闭,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便医生操作及护士护理。结论改进组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值得在基层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脑室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采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脑出血病人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对其采取脑室引流手术,以及康复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临床治疗以及护理以后,其中治愈的有30例,占总体的66.7%,好转的有14例,占总体的31.1%,死亡1例,占总体的2.2%。结论在脑室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期间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使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 标签: 脑室引流手术 康复护理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