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纳洛酮在急性乙醇中毒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接收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试验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联合使用盐酸纳洛酮,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清醒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7.83%vs84.78%),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的SOD、GSH和iNOS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SOD和GSH增高、iNOS减小,且试验组各指标检测值更优(P<0.05)。结论: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急诊抢救中,使用盐酸纳洛酮能加快清醒、减轻氧化应激损伤,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急诊护理对经过心肺复苏的病人康复有哪些值得应用的方面。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名心肺复苏后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其中对照组的病人只接受一般的病理护理,而观察组的病人则接受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者之间结果有哪些差异。结果:观察组的病人在经过急诊护理后有更好地恢复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频率(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43.2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29%)同样也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83.78%),各组之间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应鼓励使用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完毕后,因为它们对接受心肺复苏后病人的恢复有很大益处,不仅减少不良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苏后的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期间配合应用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计80例。除抢救治疗外,给予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姜玉敏干预,对照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试验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成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优化急诊护理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分诊评估、急救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组间救治成功率比较(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运用优化急诊护理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损伤的临床急诊处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共将48例结直肠损伤患者列入研究中,研究时间:2007年5月--2021年2月。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急诊处理方式和预后关系。结果:48例结直肠损伤患者采取急诊治疗,结果为:一期手术患者37例治愈(94.87%)。二期手术患者5例治愈(55.56%)。一期手术治愈率高于二期手术(P<0.05)。一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69%)低于二期患者(77.78%)(P<0.05)。一期死亡率(2.56%)低于二期患者(22.22%)。结论:结直肠损伤患者并符合一期手术治疗条件应及时采取一期手术。当合并基础性疾病较多或年龄少长、并发症多着则建议二期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和研究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及门球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影响情况。方法 研究共计选择分析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之间于我院采取了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50例患者资料,将所有研究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中患者各项指标情况以及护理总满意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院前急救时间、出诊反应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中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方式显著提升患者急诊效果,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以及门球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急诊危重症患者期间的可预见性护理内容、临床成效。方法:研究时间段: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研究对象62例,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指导原则以随机抽签法为主,且全部患者均来自医院急诊室。救治期间,将常规护理予以对照组,可预见性护理予以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成效。结果:关于抢救时间对比,(26.59±8.47min)VS(16.03±8.04min),观察组居更低水平,P<0.05;关于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3.55%、89.13±4.06分)相比对照组(74.19%、76.54±4.98分),数据呈更高显示,P<0.05。结论:可预见性护理开展,既可缩短其抢救时间,又能促进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满意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可推荐、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来我院接诊的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共96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救治前后GCS评分和救治结局。结果:救治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要高,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效果,分析该护理措施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通过双盲法分为各34例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组间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IHSS评分、护理质量。结果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避免并发症风险,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内收治的100例急性哮喘患儿,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急诊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胸闷、气促)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取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临床疗效,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剂量组(60例)与常规剂量组(60例),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剂量纳洛酮治疗,大剂量组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昏迷清醒时间,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气水平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炎性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常规剂量组的75.00%(45/60),P<0.05;大剂量组昏迷清醒时间短于常规剂量组,GCS、CRS-R评分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PaCO2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PaO2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疗后,大剂量组血清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9/60)与常规剂量组10.00%(6/60)比较,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纳洛酮比较,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可提高疗效,调节炎性因子和血气水平,缩短昏迷清醒时间,改善昏迷程度和意识障碍,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