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薄型子宫内膜厚度(endometrial thickness,EMT)对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单胎子代低出生体质量(low birth weight,LBW)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或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患者资料,纳入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且分娩单胎子代周期,共2247个周期。根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的EMT进行分组,A组:≤7.5 mm;B组:7.6~12.0 mm;C组:>12.0 mm,分别计算各组单胎子代出生体质量和LBW的发生率,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结果A组单胎子代出生体质量[3000(2525,3350)g]显著低于B组和C组[3350(3050,3650)g,3400(3100,3690)g;均P<0.001)]。A组LBW的发生率[24.7%(20/81)]显著高于B组和C组[4.0%(57/1414),5.3%(40/752);均P<0.001],而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逻辑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P=0.029)、hCG注射日雌激素水平(P=0.027)、EMT(P<0.001)、分娩孕周(P<0.001)及新生儿性别(P<0.001)是LBW的独立影响因素,即体质量指数较小、分娩孕周越小、hCG注射日雌激素水平≥4000 ng/L以及新生儿为女性时,LBW的发生率增加。以B组为对照组,A组LBW发生率显著增加,为LBW的独立危险因素(aOR=4.39,95% CI=1.85~10.46,P<0.001),而C组LBW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OR=0.90,95% CI=0.51~1.59,P=0.723)。结论在新鲜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EMT单胎子代出生体质量下降,为LBW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发生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冷冻移植2枚胚胎后妊娠,孕40 d,B超示宫内早孕合并右侧宫角肌层内妊娠,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妊娠清除术,术后宫内妊娠给予加强保胎治疗,现患者孕20周,宫内单胎妊娠。结论IVF-ET患者行多胚胎移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治疗方式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自身意愿。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19年2月至1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科选取156例进入周期的IVF-ET女性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Chinese version of the Emotional Regulation Self-efficacy Scale,RES-C)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调查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睡眠质量,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56例IVF-ET患者的低睡眠质量检出率为44.9%(70/156),显著高于正常人(13.20%~33.92%);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不孕年限、是否重复周期等与低睡眠质量相关(P=0.004,P=0.013,P=0.014,P=0.007,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得分(38.51±8.74)低于常模(45.08±6.96)(t=-9.360,P<0.001);PSQI总分(7.56±1.81)显著高于常模(2.52±1.60)(t=16.076,P<0.001),除催眠药物该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与PSQI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564,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孕年限和年龄对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有预测作用。结论行IVF-ET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偏低,临床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对情绪调控的能力,切实改善其睡眠质量,以期达到更好的助孕治疗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技术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状况及相互适应情况。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8—11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选择接受IVF-ET辅助生殖技术的13例女性患者及13名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个体化访谈,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IVF-ET患者及其配偶心理压力普遍存在,并相互影响,可分别提取为4个主题,患者方面:(1)对IVF-ET和婚姻状况的担心;(2)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压力;(3)生活方式与夫妻关系的改变;(4)应对压力与调节方式单一。配偶方面:(1)对IVF-ET及妻子身体状况的担心;(2)承担来自家庭、社会、工作、经济的压力;(3)生活方式与夫妻关系的改变;(4)应对压力与调节方式的缺乏。结论临床中应重视IVF-ET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压力和相互作用,配偶支持与应对方式对IVF-ET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并采取专业措施对夫妻双方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改善妊娠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IU/L的患者(14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添加r-hLH组;B组不添加r-hLH组),A组(85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的同时添加r-hLH,B组(55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不添加r-hLH;另选择同期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LH≥0.5I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患者为C组(C组165例)。比较3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及LH水平、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等。结果Gn总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n天数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05);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E2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稍低于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LH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略低于C组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C组>A组>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A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的比较A组与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组间各种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改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化护理模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殖中心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的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102例和对照组99例,干预组患者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2组干预时间为患者建档确定治疗方案至胚胎移植术后14 d验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生育生命质量量表(FertiQoL)、心理韧性量表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水平、生命质量、心理韧性的差异,观察2组患者移植结局。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评定量表(SAS)、抑郁评定量表(SDS)评分分别为(26.03 ± 6.43)、(28.79 ± 5.26)分,低于对照组的(40.76 ± 6.81)、(36.13 ± 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5.77、-9.00,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FertiQoL中的精神和躯体、社会关系、治疗过程的耐受性维度评分分别为(68.21 ± 18.34)、(75.56 ± 19.58)、(69.14 ± 18.91)分,高于对照组的(58.11 ± 17.42)、(67.24 ± 19.27)、(58.77 ± 19.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0、3.04、3.79,均P<0.01);干预后干预组心理韧性量表中的坚韧、乐观维度评分分别为(37.03 ± 10.51)、(14.02 ± 3.25)分,高于对照组的(26.73 ± 9.81)、(10.13 ± 3.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7.17、8.28,均P<0.01);干预组患者平均优质胚胎数1.79(0.59,4.51)个、临床妊娠率49.02%(50/102),高于对照组的1.22(0.36,2.86)个、33.33%(3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7,χ2值为5.10,均P<0.05)。结论网络化护理模式对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女性患者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患者改善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生命质量、增强心理韧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影响体外受精(IVF)-胚胎移植治疗中高反应人群卵母细胞利用率(OUR)的临床因素。方法OUR的定义为可移植和(或)可冻存的卵裂期胚胎和(或)囊胚的数量与当个周期获卵数的比值。选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获卵数≥15个的周期,将OUR位于最高与最低10%的周期分为高OUR组和低OU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治疗的相关参数和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反应人群OUR的临床因素。结果高OUR组纳入了43例患者,低OUR组纳入了47例患者,两组的OUR分别为77.4%(601/776)和11.9%(104/874)。既往IVF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史(OR=0.10,95%CI为0.01~0.81)、不孕因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OR=0.16,95%CI为0.03~0.84)以及卵巢刺激期间雌二醇水平下降(OR=0.16,95%CI为0.04~0.64)是OUR的不利因素(P<0.05);在促排卵方面,双重降调节方案(OR=3.74,95%CI为1.06~26.86)和相对长的促排卵时间(OR=3.24,95%CI为1.25~8.42)是获得较高OUR的保护性因素(P<0.05)。虽然两组患者的获卵数及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MⅡ)数相似,但高OUR组的累积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分别为95.3%(41/43)、90.7%(39/43)]均显著高于低OUR组[分别为40.4%%(19/47)、31.9%(15/47)],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在高反应人群中,既往IVF/ICSI治疗史不利于OUR,促排卵时,可尽量选择双重降调节方案和适当延长促排卵时间并避免雌激素水平的下降,以保证更佳的OUR。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观测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7年3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治疗的154例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妊娠组(81例)和未妊娠组(73例)。分析经阴道超声下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对IVF-ET妊娠成功率的影响。结果154例行IVF-ET的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为52.60%(81/154)。妊娠组和未妊娠组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与内膜形态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7~12 mm、子宫内膜类型A型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成功的影响因子(OR=0.484、0.420,P<0.05)。结论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影响行IVF-ET患者的妊娠结局,子宫内膜类型A型、子宫内膜厚度7~12 mm时妊娠成功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中应用生长激素是否能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行FET的1042个降调节后激素替代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生长激素将患者分为生长激素组(A组)和未应用生长激素组(B组),分别比较高龄(≥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反复种植失败患者中A、B两组间的临床结局。结果A组女方年龄[(31.1±4.5)岁]、临床妊娠率[67.1%(114/170)]均高于B组[(30.1±4.4)岁、57.5%(501/872)](P=0.010,P=0.020)。高龄患者A组与B组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OS患者A组的活产率[65.8%(25/38)]明显高于B组[42.3%(96/227)](P=0.007)。反复种植失败患者A组的种植率[37.3%(57/153)]、临床妊娠率[50.5%(46/91)]、活产率[37.4%(34/91)]明显高于B组[23.0%(115/501)、29.1%(92/316)、21.8%(69/316)](P<0.001、P<0.001、P=0.003)。结论高龄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并不能改善FET的妊娠结局。PCOS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可有效提高活产率。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明显提高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年龄<35岁首次行IVF-ET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982例,其中PCOS患者(PCOS组)999例,单纯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非PCOS组)198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合并症。PCOS患者再根据BMI分为超重PCOS组(24.0 kg/m2≤BMI<28.0 kg/m2)和正常体质量PCOS组(18.5 kg/m2≤BMI<24.0 kg/m2)。计算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胚胎发育指标,分析BMI对妊娠结局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母体BMI的相关性。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优质胚胎率[67.41%(1906/2826)]、囊胚形成率[56.39%(578/1025)]、优质囊胚形成率[29.75%(305/1025)]及可利用胚胎率[62.14%(1756/2826)]均高于超重PCOS组[62.65%(1753/2798),P<0.001;47.30%(457/966),P<0.001;16.35%(158/966),P<0.001;59.04%(1652/2798),P=0.018]。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总受精率[82.38%(1711/2077)]、双原核受精率[68.03%(1413/2077)]、囊胚形成率[68.90%(554/804)]、优质囊胚形成率[62.56%(503/804)]及可利用胚胎率[57.16%(802/1403)]均较超重PCOS组高[80.21%(2954/3683),P=0.044;64.76%(2385/3683),P=0.012;63.95%(871/1362),P<0.001;30.32%(413/1362),P<0.001;53.03%(1250/2357),P=0.014],种植率[66.67%(72/108)]、临床妊娠率[66.97%(73/109)]及流产率[9.59%(7/73)]均较超重PCOS组低[80.57%(141/175),P=0.008;80.46%(140/174),P=0.011;20.71%(29/140),P=0.0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aOR=1.92,95% CI=1.049~3.515,P=0.034)及流产率(aOR=3.09,95% CI=1.209~7.915,P=0.019)分别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1.92及3.09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3、D5移植的PCOS患者及D3移植的非PCOS患者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r=0.144,P=0.013;r=0.212,P=0.004;r=0.137,P<0.001)。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的概率(aOR=5.33,95% CI=1.525~18.597,P=0.009)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5.33倍。结论高BMI可能是影响PCOS患者胚胎质量及流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超重或肥胖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PCOS患者在行IVF助孕治疗前减重将有助于改善胚胎质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出生婴儿体质量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并有单胎活产的50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根据不孕原因分为PCOS组(n=1095)和非PCOS组(记为对照组,n=3992),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及出生婴儿体质量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婴儿出生体质量的因素。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PCOS组临床妊娠率[69.0%(1248/1808)]、种植率[49.0%(1742/3555)]均高于对照组[59.1%(5661/9572)、42.0%(7577/18 040),均P<0.001],而活产率[37.0%(670/1810)]低于对照组[49.0%(4697/9585),P<0.001]。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PCOS组种植率[63.1%(500/793)]、活产率[54.0%(425/787)]高于对照组[59.0%(1066/1806),P=0.042;48.0%(876/1825),P=0.013]。D5囊胚移植PCOS组婴儿出生体质量[(3 459.76±527.11)g]、超重儿比例[14.35%(61/425)]高于对照组[(3 391.61±521.38)g,P=0.028;8.22%(72/876),P<0.001]和D3胚胎移植PCOS组[(3 389.24±555.06)g,P=0.018;9.25%(62/670),P=0.009],但低体质量儿比例[2.35%(10/425)]低于D5囊胚移植对照组[4.91%(43/876),P=0.029]和D3胚胎移植PCOS组[4.78%(32/670),P=0.04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方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影响D5囊胚移植的出生婴儿体质量(OR=1.12,95% CI=0.052~0.175,P<0.001);移植胚胎的发育时间影响PCOS患者的出生婴儿体质量(OR=1.52,95% CI=0.019~0.819,P=0.040)。结论PCOS患者D5囊胚移植可获得更高的活产率和更低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对PCOS患者建议新鲜周期进行囊胚移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拮抗剂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 4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接受本院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IVF-ET)治疗的病例共 286例,其中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激动剂长方案促排卵治疗的1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GnRH拮抗剂促排卵治疗的 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 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 Gn使用时间、 Gn使用量、促排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2.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的种植率、优质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3.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 Apgar评分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4.两组的 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提高妊娠率,具有良好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腹腔镜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时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腹腔镜治疗后行IVF-ET治疗的110例EM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腹腔镜术后IVF-ET的治疗时间将其分为1年组(40例)、2年组(35例)与3年组(35例)。观察对比三组术后妊娠率,以及1年内影响患者妊娠率的相关因素、1年内影响患者妊娠的Logistic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结果。结果1年组妊娠率显著高于2年组与3年组(P<0.05);2年组与3年组妊娠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因分析结果发现,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在年龄、采取避孕措施、使用过GnRH-a、r-AFS分期对比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龄育龄、术后使用GnRH-a、采取避孕措施及EMT分期与术后1年内妊娠有关(P<0.05)。结论EMT患者经腹腔镜治疗后1年内行IVF-ET的妊娠率最高,且高龄、术后未使用GnRH-a情况、应用避孕措施及EMT分期高均能够影响妊娠,临床应对此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案,继而及时抓住妊娠时机,提高妊娠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移植前子宫体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新鲜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年龄≤40岁因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超长方案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 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子宫体积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56~90 cm3,子宫体积如妊娠6周之内)、B组(90~130 cm3,子宫体积如妊娠6~8周)和C组(≥130 cm3,子宫体积如妊娠8周以上),比较不同子宫体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移植前子宫体积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32名患者,其中A组153例、B组52例、C组27例。三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水平、窦卵泡数、不孕类型、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方式、可移植胚胎数与移植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流产率为24.59%(15/61),B组流产率为64.71%(11/17),C组流产率为55.56% (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B组的活产率[11.54%(6/52)]低于A组[30.07% (4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子宫体积与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OR=0.762, 95% CI=0.481~1.208, P=0.248),与流产率呈显著正相关(OR=2.822, 95% CI=1.165~6.835,P=0.022),与活产率呈显著负相关(OR=0.458, 95% CI=0.238~0.881,P=0.019)。结论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患者胚胎移植前子宫体积增大(尤其是>90 cm3)时流产率增加,活产率降低。提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控制子宫体积仍是提高IVF-ET临床结局的关键。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时,比较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与其他内膜准备方案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月经不规律的患者行FET治疗的361个周期,依据内膜准备方案不同分为三组,其中使用激素替代方案者为A组,共229个周期,来曲唑联合尿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方案者为B组,共84个周期,使用来曲唑联合激素替代方案为C组,共48个周期。比较三种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对月经不规律患者行FET的临床结局。结果:三组间年龄、不孕年限及基础内分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的转化日内膜、激素水平、胚胎复苏率以及优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周期组(C组)在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66.67%、51.85%)均高于其他两组(56.89%及42.10%,56.79%及44.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移植胚胎个数、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月经不规律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时,来曲唑促排卵联合激素替代内膜准备方案与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及促排卵方案一样获得良好的临床妊娠率,可作为促排卵准备内膜时的一种补充方案,为临床上的用药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本院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病例共286例,其中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长方案促排卵治疗的1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GnRH拮抗剂促排卵治疗的1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1.观察组的Gn使用时间、Gn使用量、促排卵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获卵数及成熟卵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种植率、优质胚胎率及流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鲜胚胎移植患者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能减少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提高妊娠率,具有良好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对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效果和妊娠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04月至2017年11月本医院治疗的39例年轻女性予以研究,按照体重指数(BMI)不同分成四组,分析四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状况及妊娠状况。结果试验3组、试验4组促性腺激素应用总量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卵泡数目、获卵数目低于试验1组、试验2组(P<0.05);试验4组空卵泡率高于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P<0.05);试验1组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周期取消率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试验1组周期临床妊娠率低于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P<0.05)。结论年轻女性体重指数(BMI)太高则提升空卵泡率,体重指数(BMI)太低则降低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