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entall术后冠状动脉吻合口漏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析其诊断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经超声诊断为Bentall术后冠状动脉吻合口漏且经CT血管造影(CTA)证实的患者38例,对其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冠状动脉吻合口漏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冠状动脉吻合口漏的超声心动图结果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冠状动脉吻合口处可见回声中断,缺口直径大小平均为(3.2±1.5)mm;吻合口处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并可测得高速连续湍流频谱,峰值速度平均为(349±108)cm/s;人工血管与自体血管间可见分离暗区,分离宽度平均为(11.9±10.1)mm;部分患者(4/38,10.5%)可见异常血流信号经主动脉分流至右心房。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对Bentall术后冠状动脉吻合口漏病变做出明确诊断,并可准确反映吻合口漏的大小、数目、血流等信息,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目的比较术前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心脏舒张功能及心电图(ECG)改变。方法101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血压正常组50例,高血压组51例,采用CDFI监测左室舒张功能各参数[二尖瓣A峰值血流速度(PFVA)、二尖瓣E峰快速充盈加速时间(AT)、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A/E值]及ECG的改变。结果左室舒张功能、ECG改变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速度A和A/E在血压正常组中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高血压组则以A/E升高、峰值速度A增加最为敏感。ECG改变在血压正常组有7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缓和室早;高血压组有38例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劳损或左房室增大等。高血压组中,CDFI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房室增大者46例;而ECG显示左房室增大仅为4例。结论CDFI对左室舒张功能监测更为敏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集该院2013年6月要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属于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的病例资料,120例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取得左室EF值(LVEF),将此值正常的58例患者作为LVEF正常组,将LVEF降低者共62例,作为LVEF异常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做对比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LVDd(52.4±11.6)mm接近正常值的上限(35.0--55.0)mm,LADd(47.6±9.9)mm显著高于正常值(<30.0mm),LVEF(37.9±11.3)%显著低于正常值(55.0%--80.0%)。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患者LVEF正常,平均(64.1±13.6)%,62例患者LVEF异常,平均(33.5±10.3)%。治疗前后,LVEF正常组患者LVEF变化不明显,而LVEF异常的患者治疗后LVEF显著提高,提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指标,尤其是对LVEF异常的患者。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左心室诊断多病因心力衰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等优点,是判断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依据,在医学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小儿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和观察介入治疗对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进行介入治疗的107例ASD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5.03 ± 2.86)岁,术前均经TTE检查,确诊为继发孔型ASD,不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并且满足以下条件:ASD边缘距上、下腔静脉入口和冠状静脉窦至少5 mm,二尖瓣距离≥ 7 mm(所用封堵器≥ 12 mm)或≥ 6 mm(所用封堵器≤ 10 mm),房间隔总长不小于缺损最大直径+14 mm。术中TTE对ASD多切面观测,测量ASD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据此选择相应封堵器。术前及术后3 d、1、3、6及12个月行TTE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缩短分数(FS)。结果所有患儿均成功进行封堵治疗,首选封堵器不合适并进行调换4例,无封堵器脱落、移位等并发症发生。ASD最大直径(8.60 ± 4.72)mm,最小直径(7.00 ± 3.69)mm,封堵器直径(10.56 ± 5.01)mm。术前LVDD和LVDS分别为(33.01 ± 4.63)mm和(20.72 ± 3.50)mm,术后均有所增加,LVDD在术后3、6和12个月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95 ± 4.02)、(34.63 ± 4.17)、(35.47 ± 4.50)mm比(33.01 ± 4.63)mm](P<0.05或0.01),LVDS在术后1、3、6和12个月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1.59 ± 2.74)、(22.16 ± 2.91)、(21.77 ± 2.87)、(22.60 ± 3.51)mm比(20.72 ± 3.50)mm](P<0.05或<0.01);LVEF和FS术前分别为(68.12 ± 5.78)%和(37.47 ± 6.28)%,术后各时间点改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E可以较准确地指导小儿ASD的介入治疗;治疗后左心室内径有所增加,收缩功能保持正常。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的价值。方法对165例早产儿分别于出生后24h、72h及7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7天内动脉导管未自然关闭者归为动脉导管未闭(PDA)组(n=37),7天内自然关闭者为对照组(n=128)。对出生后24h首次超声检查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A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主动脉根部内径、分流束最细处动脉导管宽度、肺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分流速度、降主动脉与肺动脉压差(ΔPs)、卵圆孔分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首次超声心动图参数中,仅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P=0.02)。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预测早产儿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具有重要意义,ΔPs与动脉导管早期自然关闭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尖瓣的瓣叶和瓣环闭合高度的测量工作进行规范,将正常参考值明确下来,对影响继发性三尖瓣反流的多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方式对40例健康人员和80例左心瓣膜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对瓣径和闭合高度在不同超声切面下的测值进行对比,在手术之前对瓣叶进行超声检查。其中共计有65例患者实施了左心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结果心房横径具有1.35的比值,有利于测量中对超声切面的选择。正常的临界值如下瓣环具有≥21mm/m2的直径指数,达到>4.11mm的闭合高度。对继发性三尖瓣反流产生影响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瓣径和闭合高度。结论与心房横径比值相结合,能够对瓣叶闭合高度和瓣环直径进行准确的测量,而且三维超声能够对瓣叶结构进行直观地观察。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本院诊断治疗的163例隐源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头颅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分组进行TEE检查和经胸壁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检出率。结果66例患者行TEE检查,共检出心源性脑栓塞15例(22.7%),97例患者行常规TTE检查,共检出7例心源性脑栓塞(7.2%),两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9)。结论TEE在诊断隐源性脑梗死病因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应常规应用于隐源性脑梗死的病因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及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论。结果与应用心电图诊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94.44%>80.56)相对更高(P<0.05)。根据超声心动图的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房纤颤患者右心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在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图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右心功能,为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简介:1病例资料例1孕妇37岁,孕25周,G3P1,既往体健,无孕期感染史及服药史,无家族遗传史。胎儿超声心动图:心率149·min^-1,胎儿心脏位置正常,心尖指向胸骨,心房正位,心室右襻,右心室位于上方,左心室位于下方,室间隔成水平位,左心室内径小,右心室内径增大,左右心房内径正常;标准心尖及心底四腔心切面不能同时显示完整的四个心腔和左右排列的两组房室瓣膜,两组房室瓣膜呈十字交叉关系,房室连接一致,主动脉与肺动脉均发自右心室,大动脉关系正常,肺动脉位于左前,主动脉位于右后,主动脉内径细,肺动脉内径增宽;卵圆瓣可见,开放正常;室间隔膜周部回声缺失5.0m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室水平可见双向分流信号;各瓣膜形态结构及启闭正常,CDFI:各瓣膜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肺静脉及体静脉连接正常,CDFI:肺静脉及体静脉血流未及异常.
简介: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心率失常之一,欧美研究资料显示房颤的患病率为0.4%~1.0%[1-2],我国房颤总患病率约为0.77%,标准化率约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且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3-4]。房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为血栓,目前预防房颤血栓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但部分患者出血风险高,药物依从性差,因而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5]。非瓣膜疾病房颤患者脑卒中&gt;90%心源性栓子来源于左心耳(leftatrailappendage,LAA)[6],左心耳封堵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主要介绍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echocardiography,TEE)在LAA封堵术前、术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