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康德道德建构主义与罗尔斯道德建构主义都运用了普遍同意标准、有效性标准来证明各自道德原则和正义原则,它们都属于义务论派别,绝对命令和正义原则也具有相似性。但是,康德建构主体是形而上学,而罗尔斯建构主体则不具有这种形而上学特征;康德建构主义属于构成性自律,而罗尔斯属于学说自律;他们各自建构出来原则也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罗尔斯转变削弱了正义原则证明力,在后形而上学条件下,哈贝马斯对道德客观性认识可以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 标签: 康德 罗尔斯 建构主义 哈贝马斯
  • 简介: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在自然观演进中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哲学根基,借助马克思人化自然观视角正确看待我国绿色发展目的、途径、原则及境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制度诠释及实践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马克思 人化自然观 绿色发展
  • 简介:现有的书院研究注重于其教学、藏书功能方面,而对于祭祀活动及其社会意义,缺乏必要关照。书院并非单纯教学组织,应该是具有多重功能社会组织。书院祭祀仪式中符号崇拜和符号消费,展现了书院在传播社会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书院祭祀所体现文化载体功能,表明了它作为社会组织在文化传播活动中独特地位。

  • 标签: 书院祭祀 仪式 文化 传播
  • 简介:晚明天主教在华传播有一个不断“本地化”过程。《天主降生出像经解》是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一部木刻版画作品。内容取材于四福书耶稣生平事迹,形式为晚明流行版画连环画。在这部作品中,艾儒略不仅继承了利玛窦“学术传教”传统,而且开始寻求与福建本地士人文化契合,以中国人喜闻乐见图像、语言和传播媒介,向来自各个阶层教徒和教外人士直接传教。这种“当时当地”求同,体现了耶稣会对“本地化”原则进一步理解和深化,同时也体现了天主教传播走向通俗化、大众化全新尝试。

  • 标签: 晚明天主教 《出像经解》 本地化 木刻版画 传播媒介
  • 简介:在存在论意义上,精神生活是人在精神层面上创造、表征、确证并享受自身存在本质与价值生命活动。精神家园乃是人精神生活栖息之地和人存在精神容器。物化,成为现时代人类精神生活所遭遇现代性处境。当代中国精神家园建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思想内核,实现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及其物化困境扬弃,超越传统有神论与现代虚无主义之间二元对立,推动中华文化传统现代性转化,凝练与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相融共通核心价值理念。

  • 标签: 精神生活 精神家园 物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本文针对国内一些学者常把道德感情理论与情感主义统称为情感主义现状,通过分析道德感情理论与情感主义名称、内容和旨趣,指出这两种理论差异及其现代性意义。道德感情理论试图把道德普遍性建立在人类共同感情上,代表着启蒙时期人们重建普遍性道德努力;情感主义把道德等同于个人情感表达,实际上是放弃了道德普遍性。从道德感情理论到情感主义,反映了道德哲学在现代性过程中演化与困境。

  • 标签: 道德感情理论 情感主义 现代性
  • 简介:那个会腾云驾雾会腾云驾雾吗?对于这个问题,从常识出发的人们会很自信地回答:当然能。也就是说,命题“那个会腾云驾雾会腾云驾雾”是真的。而罗素回答却恰恰相反,在他看来这个命题是假。在回答之先,罗素首先分析指出这个命题面临

  • 标签: 罗素 摹状词理论 真命题 语义学 自然语言命题 逻辑分析公式
  • 简介:主持人语:这个专栏意图在于,通过几位作者、译者努力,提醒人们对马克思与浪漫主义关系重思,对古典反讽、浪漫反讽和马克思反讽异同关系重思。这个问题在国内学界很不受重视,或者被当作马克思不成熟表现,把浪漫主义视为负面的、招致马克思思想不成熟东西。维塞尔在《马克思、浪漫派反讽、无产阶级》一书中力图纠正这种不符合历史事实传统看法,陈开华特意节译了该书第五章,以凸现“反讽”在马克思思想中重要地位。我也提供了小文一篇,力图阐明马克思试图扼制虚无主义时从浪漫主义处寻求思想资源,并在告别了意识内在性之后仍保留和改造了另一种内在性:价值内在性;而它与浪漫派反讽存在密切关系。罗晓颖论文则针对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了理解哲学与现实关系而对苏格拉底反讽广泛涉猎事实,以《游叙弗伦》篇为例对苏格拉底反讽作出自己分析,这对理解马克思反讽,理解古典反讽与现代反讽关系与区别,会提供一个很好基础,很值得阅读。

  • 标签: 马克思思想 无产阶级 反讽 浪漫主义 专题 苏格拉底
  • 简介:回顾新世纪以来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论自觉与范式创新成为其突出特征,随之而来是学术品位提升、话语个性化以及国际对话加强。文本学研究、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本体论、“历史唯物主义”等热点研讨,使马克思哲学意义与性质得到重新审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资本批判理论得到富有时代感发掘。从研究动向看,基于原文语境思想考古将再度启程,同时跨学科视角和国际化视野下对中国问题进一步聚焦,将推动学界实现中国特色马克思哲学建构。

  • 标签: 马克思哲学 范式创新 文本学 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考古
  • 简介:<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定与划分,取决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以及与它相适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若干基本特征,这个阶段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不成熟、不发达、不完善,具有过渡性、多层次、新旧交替、优劣交织性质。确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规定,是探索和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体质规定性根本出发点,它直接决定着人们观念性质、内容及其表现形式:①影响主体观念活动

  •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改革 表现形式 相适应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基本特征
  • 简介:●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必然导致价值观结构变化●市场经济和价值观结构关系是互动关系●价值观结构变化应遵循市场化、功能性、多样化、协调性、兼顾性等原则●价值观结构变化主要有结构基础、结构内容、结构属性、结构功能、结构方式等变化

  • 标签: 价值观 市场经济体制 价值主体 结构属性 结构内容 结构变化
  • 简介:<正>经济效益是制约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攻坚课题。如何走出一条质量好、效益高工业发展道路,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而经济效益不高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广东石化行业,同样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广东石

  • 标签: 提高经济效益 发展道路 效益高 产业结构调整 生产力诸因素 发达国家
  • 简介:<正>当你走进商店,步入菜场,漫游在超级市场时候,可曾想到这五光十色商业活动,顾客和商业人员种种关系是由什么来加以协调?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猛发展情况下,迫切需要以什么来协调日益发展商业活动?在这里,商业道德将起重要作用,而研究商业道德则是商业伦理学任务。

  • 标签: 新成果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迫切需要 迅猛发展 商业伦理学 商业道德
  • 简介:哈耶克经济自由主义代表了当代实践哲学发展一个重要趋向,即将认识论批判思想引入实践哲学。认识论批判使哈耶克在实践领域走向了形式主义方法,反对全面的、实质性理性建构,但是,哈耶克方法论原则却使他陷入价值虚无主义深渊无法自拔,而不得不向神秘主义求援。

  • 标签: 认识论批判 方法论 虚无主义
  • 简介: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共理论创新典范之一,而这一理论创立,跟当时国共双方理论斗争息息相关。本文以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对三民主义解释策略演变为线索,回顾了国共双方这一时期理论斗争历程。在这一理论斗争中,人们常常只关注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而忽略了毛泽东提出新三民主义理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三民主义。本文在历史考察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新三民主义理论为其新民主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政治基础。

  • 标签: 理论斗争 理论创新 新民主主义 三民主义
  • 简介: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列斐伏尔核心贡献在于他首次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这个概念,但前后期有明显区别.本文概括了这种前后观点转变.总体来说,他早期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与乐观化立场:认为被异化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因素,也包括着解放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策源地.而他后期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即社会学化),也相对悲观了一些: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被全面地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总体环节中去.现代社会成了一个"消费被引导官僚社会",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 标签: 列斐伏尔 日常生活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
  • 简介:1949年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全力擘画以领袖肖像为中心政治实践,旨在推动新中国国家权力生产、意识形态传播和政治合法性获取。溯及既往,该项政治实践既肇始于党政治文化传统,亦催生于新中国领袖肖像正规化治理难题。而在经由系列肖像适用规范制定,多维纪念策略和纪念机制的确立,以及重大纪念活动仪式操演后,领袖肖像得以有效介入新中国政治叙事,并发挥着形象塑造、政治象征、关系协调、社会动员等多项重要功能,深刻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新传统创新与赓续。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纪念活动 领袖肖像 肖像政治
  • 简介:在康德美学与实践哲学中,“崇高”概念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本文将指出,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加以考察,“崇高”概念却因其自身多重性与复杂性而导致诸多理解上困难,主要是,崇高感是愉悦还是不愉悦?而与这一问题直接相关是:作为道德情感“敬重”究竟是一种怎样心理感受?或者说,道德行为者应该是快乐还是痛苦?本文首先通过考察美与崇高关系,指出二者对于道德情感具有同等促进作用;其次,针对崇高感与道德情感复杂关系,指出必须认识到二者本质性区别;第三,就其道德动机与情感体验而言,综合康德不同时期观点,本文认为,“道德平静”才是康德伦理学中道德主体最应该具有的健康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愉悦”,而且,这种复杂心理状态也为崇高感所蕴涵。

  • 标签: 敬重 崇高 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