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77例排尿困难均>1年,伴尿线变细、夜尿增多等下尿路不适症状,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无改善。术前尿动力学或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恶性肿瘤、逼尿肌无力等。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常规组(35例),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者为改良组(42例),两组的年龄[(62.06±2.01)岁与(62.36±2.12)岁]、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均≥22分,勃起功能均正常)、前列腺体积[(72.91±17.57)ml与(68.07±17.28)ml]、最大尿流率(Qmax)[(7.33±2.02)ml/s与(7.79±2.09)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51±5.66与25.17±4.9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采用"三叶法"剜除前列腺。改良组在常规手术方法上进行改良:①距精阜内侧表面1.0~1.5 cm离断精阜前黏膜,避免损伤精阜;②在离断两侧叶腺体时不超过精阜,保留部分前列腺组织和黏膜;③用电切镜鞘钝性剥离增生中叶直至膀胱颈处,离断时保护好膀胱颈横行肌纤维,保留膀胱颈的完整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和术后射精功能的指标。结果常规组与改良组的手术时间[(66.74±9.29)min与(71.29±15.32)min]、导尿管留置时间[(5.31±0.76)d与(5.00±1.06)d]、住院时间[(7.57±0.88)d与(7.17±1.4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均≥6个月,术后6个月常规组和改良组轻度勃起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0.7%(6/29)与13.5%(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Qmax分别为(23.51±4.25)ml/s和(24.05±3.81)ml/s,IPSS分别为6.46±2.72和6.55±2.99,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逆行射精发生率分别为65.7%(23/35)和31.0%(1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改良组术后即时尿控率分别为68.6%(24/35)和85.7%(3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尿控率均为100.0%。结论同时保留膀胱颈和前列腺尖部尿道黏膜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BPH的效果与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相当,但术后逆行射精发生率明显降低,可用于需要保留正常射精功能的患者。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剜除术 射精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成形阴茎头以降低近端型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头裂开和冠状沟部尿道瘘发生、改善阴茎头外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Duckett或背侧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板重建卷管成形术的75例近端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尿道海绵体阴茎头成形的作为研究组(47例),采用常规阴茎头成形的作为对照组(2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手术年龄分别为(32.65±15.75)个月和(32.05±17.26)个月。研究组将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与其近端正常海绵体分离,联合其外侧宽0.3~0.4 cm的Buck's筋膜一起在阴茎海绵体白膜的表面游离至阴茎头,参与形成阴茎头两侧翼,并覆盖于新成形尿道表面共同成形阴茎头。对照组不分离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组织及Buck's筋膜,冠状沟段尿道仅有皮下浅筋膜及皮肤覆盖。比较两组阴茎头外形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重建尿道长度为(3.95±1.04)cm,尿道海绵体分叉点到冠状沟距离为(2.39±0.85)cm,尿道板两侧发育不良海绵体宽度为(0.37±0.18)cm;两侧海绵体及Buck's筋膜合拢后的长度为(1.74±0.36)cm,宽度为(0.87±0.29)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79±0.12)cm,术后为(0.83±0.07)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对照组重建尿道长度为(4.11±1.26)cm;术前冠状沟前后径为(0.82±0.07)cm,术后为(0.84±0.23)c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研究组和对照组冠状沟前后径的术后增加差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所有75例患儿术后均予一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20.36±6.29)个月。研究组出现尿瘘10例(21.28%),其中冠状沟瘘2例(4.26%)、阴茎体部瘘4例(8.51%)、阴茎根部瘘4例(8.51%),未出现阴茎头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2例(4.26%),均位于阴茎根部;出现尿道憩室4例(8.51%)。对照组出现尿瘘15例(53.57%),其中冠状沟瘘8例(28.57%)、阴茎体部瘘3例(10.71%)、阴茎根部瘘4例(14.29%),有2例(7.14%)出现阴茎头裂开现象;出现尿道狭窄4例(14.29%),2例位于阴茎根部,2例位于冠状沟水平;出现尿道憩室1例(3.57%);阴茎弯曲复发1例(3.57%)。研究组冠状沟瘘、阴茎头裂开及尿道狭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3和P=0.008);而研究组尿道憩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采用发育不良的尿道海绵体成形阴茎头增加了阴茎头的组织量,有效地减少了冠状沟尿道瘘和阴茎头裂开的发生,改善了阴茎头外形,但有尿道憩室发生率上升的情况。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瘘 阴茎头
  • 作者: 王小莉 魏洪鑫 贾蕾 霍达 王华庆 王全意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10001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 1000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北京 100050
  • 简介:摘要自2010年,手足病报告病例数一直处于我国法定传染病首位。手足病给众多家庭及社会带来了经济损失。本文主要聚焦近年来我国关于手足病经济负担相关的研究,系统地阐述我国手足病经济负担的研究方法、主要结果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准确估算手足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诸多研究显示手足病,尤其是手足病重症及死亡病例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应着重减低手足病重症及死亡的风险,同时减低轻症病例的发病水平,以降低手足病对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手足口病 经济负担 疾病负担
  • 简介:摘要口-面-指综合征是指一组涉及口腔、颌面、肢端发育异常的罕见疾病;常伴大脑、肾脏及其他器官症状,分类繁多复杂。本文报道1例Ⅰ型-面-指综合征病例,系母亲遗传,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Carney复合症是内分泌科罕见病,伴有骨软骨黏液瘤仅占其中的1%。本文报道1例反复骨折、满月脸、周斑点样色素沉着的青年女性患者的诊治经过,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病理确诊为伴有骨软骨黏液瘤的Carney复合症。该病例骨骼多发畸形需与McCune-Albright综合征和异位ACTH分泌瘤及伴多发骨转移进行详细鉴别。该病例的报道有益于增进内分泌科、放射科、骨科等多学科对骨软骨黏液瘤的认识,以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Carney复合症 骨软骨黏液瘤 库欣综合征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老年女性咽部双侧颈内动脉异位。患者女,71岁,因“咽部异物感伴打鼾1年”就诊。既往高血压病史。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咽后壁稍隆起,右侧咽后壁见局限性规律搏动性肿物。增强CT及CT血管造影提示双侧颈内动脉畸形,右侧向咽正中移位,左侧向颈外侧移位,考虑双侧颈内动脉异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暂未予以特殊治疗,进行充分健康宣教,并嘱患者定期门诊随诊。半年后门诊复查喉镜异位血管未见明显变化,一般情况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口内镜、经机器人等经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临床医生的咽部解剖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于以往的由外至内的手术术式,经手术要求的是临床医生熟悉掌握咽部由内至外的解剖学。而咽侧壁和舌根作为咽部重要的亚解剖部位,其神经、肌肉、血管走行的精准解剖定位对开展经微创手术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咽侧壁和舌根的肌肉、神经及血管走行的经解剖研究进展及经手术中应当注意的解剖标志。经解剖学的深入认识是咽部经微创手术开展的前提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灼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之一,尽管国内外报道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目前仍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其诊疗依然是现阶段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学专业委员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牵头,在WHO指南制定手册的指导下,以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订及评价(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为工具制定了国内外首部BMS临床实践循证指南,指南就BMS的治疗前检查、去除局部刺激、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共6个方面形成27条推荐意见,其中治疗前检查和去除刺激因素方面形成强推荐意见3条,弱推荐意见12条,在治疗方面形成12条弱推荐意见,为现阶段BMS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循证医学 口腔黏膜 灼口综合征 指南
  • 简介:摘要手足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全球性儿童常见传染性疾病,其病原学感染以柯萨奇病毒A16(coxsackievirus A16,CA16)和肠道病毒71(enterovirus 71,EV71)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柯萨奇病毒A6(coxsackievirus A6,CA6)等引起的手足病逐渐增多,其皮疹表现相较于典型HFMD更具特异性而呈现出不典型改变,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不典型HFMD,同时研究发现不典型HFMD与典型HFMD在好发年龄、临床特征、重症率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该文综述了儿童不典型HFMD相较于典型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并阐述了不典型HFMD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手足口病 不典型 疾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决策树构建儿童手足病(HFMD)早期预警评分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危重症HFM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2 488例重症及危重症HFMD患儿的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决策树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构建儿童HFMD早期预警评分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该模型的应用效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3岁、血糖≥8.0 mmol/L、体温≥39.0 ℃、肢体抖动和震颤、手足部疱疹5个危重症HFM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决策树将血糖和体温2项危险因素纳入树形图,并根据树形图设立评分标准,结合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最终构建的预警模型由5个维度组成,包含意识、肤色、心率、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呼吸频率、呼吸肌参与情况、氧疗、血糖和体温9项评估指标,每个维度0~3分,总分为0~15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约登指数最大为0.684时,敏感性为0.910,特异性为0.774,截断值为6.5分。结论儿童HFMD早期预警评分模型识别危重症HFMD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

  • 标签: 危重症 手足口病 早期识别 预警
  • 简介:摘要口腔癌及咽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规范化的口腔癌及咽癌病理诊断报告不仅应提供给临床准确的病理诊断,还应包括与患者预后评估、治疗策略选择相关的信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成立专家组,对口腔癌及咽癌病理标本固定、取材及报告内容等进行研讨与规范,形成《口腔癌及咽癌病理诊断规范》。此规范涵盖了近年来在口腔癌和咽癌临床病理方面的一些重要变化,如口腔癌肿瘤T分期应考虑肿瘤侵袭深度、肿瘤N分期应考虑有无淋巴结外扩展、咽癌中新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鳞状细胞癌等。希望通过本规范的制定,提高我国口腔癌及咽癌病理报告质量,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肿瘤 口咽肿瘤 癌,鳞状细胞 病理诊断 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74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NMIBC患者8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ERBT组(45例)和TURBT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85例患者均成功行手术治疗,无膀胱穿孔、术中中转开放及输血病例。ERBT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钬激光ERBT治疗NMIBC安全有效,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且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膀胱肿瘤腔内治疗的良好术式。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囊肿的内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膀胱内型输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输尿管囊肿,术中保留上方囊壁作为抗反流的活瓣,预防反流。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症状缓解,手术平均时间33 min,平均住院日为5 d,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1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减轻或消失,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膀胱反流,二期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乳头再植术后治愈。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是一种治疗输尿管囊肿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利用等离子电切镜经尿道途径是值得尝试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输尿管 囊肿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我国开展远端型尿道下裂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行日间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55例与同期住院手术的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306例临床资料,收集患儿的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尿道口开口均位于阴茎体远端,两组手术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住院手术组相比,日间手术组住院时间缩短87%(P<0.05),住院费降低50.9%(P<0.05)。结论对远端型尿道下裂患儿行日间手术安全、有效,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院床位的使用率和周转率,节约医疗成本,使国家、医院和患儿三方均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日间手术 尿道下裂 预后
  • 简介:摘要因其罕见性和复杂性,尿道直肠瘘的治疗仍是泌尿外科医师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多项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各类带蒂组织瓣间置于直肠和尿道的可行性,为尿道直肠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单纯瘘修补术,带蒂组织瓣有足够的组织厚度及明确的血供,弥补了传统手术中尿道吻合口及直肠瘘组织较薄、血供差的不足,使尿道直肠瘘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另一方面,因瘘的病因、位置,瘘的大小,医师的偏好不同,手术入路存在差异。各类自体带蒂组织瓣的解剖学、血供特点也影响着其临床应用。作为泌尿外科和结直肠外科共有的疾病,多学科协作诊治为尿道直肠瘘的处理带来了更多方案。期待有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为尿道直肠瘘治疗的优化提供参考。

  • 标签: 尿瘘 直肠瘘 肌瓣 修复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02年4月至2022年4月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4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5例,女1例;年龄19~80岁,平均45.6岁;患者病程8个月至33年。其中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24例,神经源性尿失禁9例,前列腺术后尿失禁13例。术前每日尿垫使用量(3.5±1.0)片,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视觉模拟症状(VAS)评分(7.1±1.2)分。46例均行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其中20例植入术前行药物治疗或尿路相关手术(口服抗胆碱能药物5例,尿道狭窄切开术2例,括约肌切开术3例,尿道扩张术5例,尿道结石碎石术1例,肠道膀胱扩大术4例)。45例男性中25例经会阴入路,20例经阴囊入路;1例女性采用经腹入路。根据术中测量球部尿道周径选择袖套,其中男性16例袖套周径为4.5 cm,29例为4.0 cm;1例女性患者袖套周径为8 cm。随访手术长期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控尿情况(社交控尿定义为每日使用尿垫≤1片,完全干燥定义为无需使用尿垫),装置使用状态及并发症。对比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手术效果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9年,平均7.1年。截至末次随访,32例(69.6%)仍正常使用初次安装的括约肌装置,3例(6.5%)行1次修复手术植入新装置后可维持控尿,11例(23.9%)因术后并发症取出装置。术后35例(76.1%)达到社交控尿,其中16例(34.8%)达到完全干燥。术后患者尿垫使用量为(1.2±0.6)片/日,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01);尿失禁对生活质量影响的VAS评分为(2.6±1.9)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15/46),其中感染4例,局部侵蚀5例,机械故障3例,排尿困难2例,尿道萎缩1例。尿道外伤术后尿失禁、神经源性尿失禁、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术后社交控尿率[75.0%(18/24)与66.7%(6/9)与84.6%(11/13)]、并发症发生率[37.5%(9/24)与33.3%(3/9)与23.1%(3/13)]及装置修复手术率[37.5%(9/24)与33.3%(3/9)与15.4%(2/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入路患者与经阴囊入路患者,术后完全干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8/25)与40%(8/20), P=0.76],术后装置使用无故障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15/25)与80%(16/20),P=0.20]。袖套周径为4.5cm与4.0cm患者的术后社交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12/16)与65.5%(19/29),P=0.74]。结论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为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治疗方式。不同病因、手术入路及袖套周径患者术后控尿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人工尿道括约肌 控尿率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从泌尿道微生物群被发现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群可能在泌尿系统疾病中发挥作用。一些对女性泌尿道微生态的研究可能会加深对泌尿道健康和疾病的理解。本文主要阐述了女性泌尿道微生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下尿路疾病产生的影响。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女性 微生物群 尿路感染 膀胱,过度活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326例因良性前列腺增生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术后拔除尿管后1周是否存在压力性尿失禁将患者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n=78)和非压力性尿失禁组(n=248)。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前列腺体积、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术前留置尿管状态、手术方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比例、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来筛选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压力性尿失禁组患者的年龄[(73.9±7.3)岁比(69.5±7.8)岁,P<0.001]、体重指数[(25.6±3.0) kg/m2比(24.6±2.9) kg/m2,P=0.004]、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5.42±5.65)年比(5.05±5.19)年,P=0.008]、合并高血压[57.7%比43.6%,P=0.037)]、前列腺体积[(77.1±33.2) mL比(62.5±30.2) mL,P<0.001]、手术时间[(115.0±45.7) min比(99.8±41.4)min,P=0.006]均高于非压力性尿失禁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年龄(OR=1.05,95%CI:1.02~1.07,P<0.001)、体重指数(OR=1.08,95%CI:1.03~1.14,P=0.003)、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OR=1.21,95%CI:1.14~1.29,P=0.015)、前列腺体积(OR=1.11,95%CI:1.10~1.11,P=0.011)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 kg/m2、下尿路症状持续时间≥5年、前列腺体积≥75 mL是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压力性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后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流动力学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