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排列术预防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4年11月份期间收治的120例行肠排列术患者进行本次医学探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的肠排列原因,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小肠梗阻复发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接受肠排列术治疗,术后发生与排列管相关并发疾病的几率为0.6%。术后对患者平均随访(78.5±22.4)个月,结果显示患者中梗死的复发率为4.8%;结论应用肠排列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ASBO术后复发情况,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逆行肠内排列 粘连性小肠梗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异物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理路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异物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8位患者颅脑外伤及颅异物情况,所有患者后均实施了开颅手术治疗,于全身麻醉条件下,借助头颅CT、X线定位,进行了颅异物及颅坏死组织的有效处理清除。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48例患者,总计实施开颅手术48次,共取出颅异物48块。经手术治疗处理后,44例患者预后情况较好,均告良好康复,仅4例患者存在预后康复不佳情况,临床死亡2例(4.17%)、致残2例(4.17%)。结论针对开放性颅脑外伤合并颅异物患者,积极借助影像学定位颅异物、观察颅内情况,进而针对性实施开颅手术治疗,便于患者颅异物的有效取出,强化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 标签: 开放性颅脑损伤 颅内异物 开颅手术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粉碎性骨折固定手术中联合记忆合金弓齿钉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176例车祸伤导致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102例,女74例,年龄18~72岁,平均41.6岁,均使用不同固定材料结合记忆合金弓齿钉手术治疗。结果167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随诊6~18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弓齿钉松动、脱落,未发生骨不连、深静脉血栓、骨髓炎等并发症。结论常规固定结合弓齿钉对于常规方法难以复位、固定的游离骨碎块能有效固定,是有效的、合理的治疗粉碎性骨折的方法。

  • 标签: 粉碎性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记忆合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重患者肠营养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危重肠营养患者102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51例,采纳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51例,采纳针对性护理),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92%)显著较对照组(23.53%)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危重肠营养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病症患者肠道护理实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重症患者128例,对于这些患者需要给予长期的营养支持,运用常规护理方式以及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治疗检查了解所有患者清蛋白、前蛋白等部分免疫功能出现下降,只有1例死亡,代谢性并发症是5例,感染性并发症是15例和肠胃并发患者2例。结论在处理神经内科病重者的过程中,需要先对肠道的各个营养物质进行处理,发现护理效果明显,并且减低并发症以及死亡概率,最终有助于提升蛋白含量以及免疫能力,这项护理治疗临床推广有着重大和深远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临床护理 不安全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固定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均采用DHS动力髋螺钉固定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均予以PFNA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闭合手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水平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7例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且手术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也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闭合复位PFNA固定手术方案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机体损伤,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微创内固定 手术方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n=36)。两组都实行常规治疗,甲组加用早期肠营养支持疗法。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比乙组的41.67%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血液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症恢复时间比乙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采取早期肠营养支持疗法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机体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早期肠内营养 血液淀粉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口胶囊镜在小肠疾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于2011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行进口胶囊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检查结果。结果不明原因出血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明原因腹痛及不明原因腹泻患者(P<0.05),一代进口胶囊镜检查完成率为84.71%,二代进口胶囊镜检查完成率为98.02%,二代进口胶囊镜检查完成率明显高于一代进口胶囊镜(P<0.05)。结论进口胶囊镜检查安全、可靠,最适用于检查不明原因出血患者,与一代胶囊镜相比,二代胶囊镜较能更好地完成全小肠检查。

  • 标签: 进口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不明原因出血
  • 简介:(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山西大同037004)摘要目的应用色素镜检查以提高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方法行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粘液消泡剂,经活检孔插入喷雾导管,肉眼直视下喷洒0.2%靛胭脂染色液(IC)30-50ml,然后在染色异常部位钳取活检组织4-6块,与常规镜检查组50例对照。结果染色组中检出早期胃癌3例,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35例,慢性胃炎15例,总染色阳性率73.08%,其中早期癌阳性率5.76%。对照组分别为0、13、38。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镜下靛胭脂染色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0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的诊治经过,探讨心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对于硬膜下积液的诊治进展和新认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总计32份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1.2±2.5岁);纳入标准有头痛头晕、偏瘫或意识障碍等等神经功能影响症状,并且CT示有颅硬膜下积液,量>20ml,可伴有或不伴有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除外标准原发性脑萎缩硬膜下腔隙扩大者、生理性脑叶缺失、蛛网膜囊肿、单侧无症状性硬膜下积液。回顾性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有加压包扎、体位和药物治疗、腰穿及腰大池引流、颅骨修补并硬膜下-腹腔分流术、钻孔外引流等措施。结果17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15例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术后迟发硬膜下积液,二次手术后行脑室外引流并外侧裂积液处穿刺外引流术,预后欠佳。结论不典型硬膜下积液成因复杂,发展及转归情况不规律,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个体差异性亦很大,诊断后需尽量明确发生原因,研究其形成机制,评估后根据个体性差异具体制定治疗措施,而不拘泥于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积液 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 硬膜下-腹腔分流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Frankel分级及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结果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以及椎管占位率显著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脊椎融合率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及椎管容积,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切开复位 椎弓根 胸腰椎爆裂型骨折 神经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102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经皮锁定固定组(51例)与传统钢板固定组(51例),传统钢板固定组患者采用传统钢板固定术治疗,经皮锁定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固定治疗,观察患者的效果优良率及治疗前后膝功能、踝功能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经皮锁定固定组患者的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钢板固定组(P<0.05),且经皮锁定固定组治疗前后膝功能、踝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传统钢板固定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内固定 下肢复杂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广西钦州535000)摘要目的探讨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经治的43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采用镜下双径路手术(上颌窦前壁开窗及上颌窦自然口开放至直径达1.0cm以上),彻底清除病灶,术中、术后用真菌液(氟康唑溶液)反复冲洗。结果随访6个月至2年,全部病例均治愈,无一例复发。术前症状如鼻塞、血涕、鼻腔有异味及头痛等症状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上颌窦口通畅。结论镜下双径路手术是全方位彻底治疗上颌窦非侵袭性真菌性病变的主要途径,术后辅佐抗真菌液冲洗术腔,更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 标签: 上颌窦 真菌病 鼻&mdash 鼻窦炎 内镜术中图分类号R76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05-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术后PN、E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胃癌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PN支持,观察组32例患者给予EN支持。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蛋白、并发症情况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胃癌术后患者早期EN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康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压监护的护理心得。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行高血压脑出血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监测颅压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行常规高血压脑出血术护理,并给予血压持续监测,根据血压值对引流和脱水量进行调节;监测颅压组行颅压监护。就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肿量和治疗效果、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监测颅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χ2统计处理呈P<0.05。监测颅压组患者护理后血肿量少于常规组,t统计处理呈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压监护的护理可有效减少血肿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术 颅内压监护 护理心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中介入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6例行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介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各自护理后的临床不良情绪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得知,采取介入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在不良情绪比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急性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介入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价值,可降低术中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增进护患关系,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干预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动脉瘤的复发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颅动脉瘤患者428例,其中A组132例患者发病3天即给予介入栓塞治疗,B组126例4~14天接受治疗,而C组72例患者发病14~30天后接受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同时,根据患者动脉瘤瘤颈、大小和栓塞程度探讨其与动脉瘤复发的相关性。结果A、C组患者治疗后颅动脉瘤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宽颈复发率高于非宽颈患者,大型动脉瘤复发率高于中小动脉瘤患者,治疗次全栓塞复发率明显低于完全栓塞患者,分别经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动脉瘤的复发率与患者治疗时机、动脉瘤颈、动脉瘤大小和栓塞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鼻镜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鼻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80例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加以回顾分析。结果通过术后半年~1年的随访,精心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1.25%,无效率为8.75%。结论在鼻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过程中,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环节。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皮瓣移植术后并发伤口感染致颅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该例皮瓣移植术后伤口感染致颅感染患者行腰大池引流置管、植皮及抗感染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生化检查及饮食等方面了解患者颅感染控制情况。结果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通过全程护理要点,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效地控制感染,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伤口感染 颅内感染 腰大池引流 皮瓣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镜治疗肠息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实施消化镜治疗的肠息肉患者66例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患者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肠道准备质量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观察组在肠道准备质量评分方面较对照组表现更优,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对于胃肠息肉患者实施消化镜治疗后,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以及降低治疗费用,还可提高患者肠道准备治疗,临床上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消化内镜 肠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