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究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应用于宫颈上皮瘤变(CIN)的诊断与筛查效能。方法  对184例入院行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组织病理学活检结果分为宫颈癌组(n=9)、CINⅢ组(n=17)、CINⅡ组(n=34)、CINⅠ组(n=50)及阴性组(n=74),比较五组妇女p16、Ki67单染及p16/Ki67双染结果差异,分析细胞学单染与双染法试验筛查CIN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  宫颈癌组、CINⅢ组、CINⅡ组p16、Ki67细胞学单染阴性率均明显低于CINⅠ组、阴性组(P均<0.05),p16/Ki67细胞学双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INⅠ组、阴性组(P均<0.05)。p16/Ki67细胞学双染诊断特异度、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纯p16或Ki67细胞学单染(P均<0.05)。结论  p16/Ki67细胞学双染技术能有效提高宫颈上皮细胞学染色检查效率与诊断效能,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16/Ki67 细胞学双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上皮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宫颈上皮瘤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组(CINⅠ组)、中度组(CINⅡ组)与重度组(CINⅢ组),再对其进行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病情程度宫颈上皮瘤病变患者p16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情程度宫颈上皮瘤病变患者Ki-67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16和Ki-67免疫组化检测在宫颈疾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意义,且指标越高,患者的患病率越高,病情越程度越严重,免疫组化检测对于宫颈上皮病变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 标签: P16 Ki-6 7免疫组化检测 宫颈上皮内病变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上皮瘤变患者在采取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时的影响。方法: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期间,选择我院200例宫颈上皮瘤变患者,选择液基细胞学检测患者,并应用宫颈活检组织病理检测进一步确诊,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测检出CIN I及HPV感染伴CIN I 85例,CIN II及HPV感染伴CIN II 49例,CIN III及HPV感染伴CIN III 39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出CIN I及HPV感染伴CIN I 91例,CIN II及HPV感染伴CIN II 64例,CIN III及HPV感染伴CIN III 46例。结论: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与液基细胞学检测能准确发现宫颈上皮瘤变,提高 CIN诊断率,两者结合减少了假阴性的发生,是提高 CIN 及宫颈上皮瘤变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且为更早期防治宫颈癌变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 液基细胞学检测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分析瘘早期术后护理干预对降低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促进瘘早期成熟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 70 名,于研究期内(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5 月)从我院收治的 动静脉瘘术 患者中筛取,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对 70 名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常规组,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为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8.57% ,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40.00% ,两组对比( x 2 =9.4007 , p=0.0021 ) 。 结论:通过早期术后护理干预, 瘘早期术患者能够明显降低 动静脉瘘并发症的 发生率,帮助患者 瘘早期成熟, 值得推广 。

  • 标签: 内瘘早期术 护理 干预 静脉内瘘并发症 内瘘早期成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ICU室2016年1月—12月未进行管道标识(对照组)的90例患者与进行管道标识(实验组)的95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脱出率、连接错误率和差错率均高于标识组实验组(P<0.05),而管道受压扭曲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ICU患者中,可有效提高管道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而管道标识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将管道标识管理制度化、提高风险意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等建议。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管道标识 管道相关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在神经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中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培训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不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培训组护理人员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观察两组患者管道风险发生几率。结果培训组43例患者中,1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2.33%。对照组43例患者中,5例发生管道风险,管道风险发生几率11.6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培训组管道风险发生几率更低。结论参与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管道固定及护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管道脱出等管道风险的发生几率,对于神经外科管道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规范化管道固定培训 神经外科 管道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探究创新型双警示管道标识应用于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8月于医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且留置管道的4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道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创新型双警示管道标识进行护理。调查两组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管道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胆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新型管道双警示标识可以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有效降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标签: 创新型管道标识 管道护理 肝胆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对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胸外科患者80例,均进行置管,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计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道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问题导向管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术后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下床活动及出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能显著减少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基于问题导向实施管道管理 管道不良事件 常规管道管理 术后康复指标
  • 简介:我省2002年对全省各医院内镜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进行严格管理.经检查,我院所用的9种类型12条镜全部合格,现将镜的消毒与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 消毒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引起颅压增高的各种原因导致颅腔内容积代偿失调所致。成人颅压超过200mmH2O,即为颅压增高。头痛、喷射状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压增高的三项典型表现。本文对110例颅压增高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胃异物以误吞金属、非金属性异物为常见,其次为植物性异物,如食物块、药物结块、柿石及术手胃缝线残留等。误吞异物若能通过食物管的狭窄部则常常滞留在胃,急诊镜检查多在胃体上部粘液湖内发现。本文将就胃异物的真确处理做详细论述。

  • 标签:
  • 简介:镜检查作为一项侵入性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由于许多镜构造精细、材料特殊,存在许多管腔,不适宜高温消毒,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些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加上其价格昂贵,容易出现因镜子少而使用频率高,冲洗不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可引起交叉感染的发生.故加强对内镜的消毒与管理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内镜消毒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消毒液
  • 简介:摘要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如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急性颅压增高患者35例,通过密切观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采取游侠的护理方法。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颅内压增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方法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临床一般资料及治疗方法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经过术后随访,本组60例患者均未出现骨不愈合、固定松动及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经Majeed功能评价60例患者中评价为优33例,良22例,优良率91.67%。结论针对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患者的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骨折愈合率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

  • 标签: 不稳定骨盆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 临床价值
  • 简介: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作为消化道肿瘤镜治疗技术的重要发展,由于方法简便、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疗效可靠,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治疗早期黏膜癌的首选方法。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已不能手术的食管、贲门癌患者来说,局部微波烧灼是一项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内镜治疗技术 肠肿瘤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消化道肿瘤 治疗早期 发达国家
  • 简介:摘要中国的消化镜发展走过了70余年的历程。我国消化镜事业逐步在国际消化病学领域占据重要席位,《中华消化杂志》聚焦我国消化镜发展,关注热点,促进交流,是我国消化镜飞速发展进入新时代的见证者。随着多学科关键技术的突破和进步,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不断加深,我国消化镜在智能化、舒适化和微创化领域都取得诸多成绩,学术成就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消化镜发展踏上新时代的潮头。

  • 标签: 胃肠内窥镜 人工智能 无痛内镜 胶囊内窥镜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痔疮是肛门最常见疾病之一,患病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内镜下内痔套扎、硬化治疗为代表的镜微创治疗逐渐兴起,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深受广大医师和患者的欢迎。本文对这一类技术的现状和展望进行综述。

  • 标签: 内窥镜 硬化疗法 套扎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以反复肺出血为表现的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男,22岁,因“间断咯血、胸痛18个月”入院。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及空洞,周围伴晕征。血清炎症指标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白介素-6均在正常范围,经多次支气管镜、肺活检病原及病理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曾给予经验性抗细菌、抗真菌、抗结核、抗寄生虫治疗,肺病变仍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胸腔镜肺活检病理见肺出血、血肿、骨化及纤维性结节,提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的可能性。最终经基因检测发现COL3A1突变,诊断为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该患者无皮肤松弛、关节过伸等肺外表现。随诊3年,患者除间断有少量咯血外,尚未出现其他血管或脏器受累证据。对于以反复咯血为表现,肺表现为此消彼长的结节、空洞或囊腔而无明显炎症反应、对抗感染治疗无效的年轻患者,应考虑到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的可能性,尽早进行基因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对患者的伤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胶囊镜是21世纪镜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具有安全、无创、无痛苦、操作简便、无交叉感染等优点,已在全球广泛应用。OMOM 胶囊镜是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自主开发并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消化道舒适检查工具。本规范将介绍 胶囊镜的基本原理及产品组成,并指导医生如何正确地操作与使用 胶囊镜。

  • 标签: 胶囊内镜 操作技巧
  • 简介:摘要风湿成因复杂,症状相对比较明显。本文主要从风湿的现代认识性出发,分别阐述了风湿的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疗法。得出结论,无论是西医治疗还是中医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能够更快更安全的帮助风湿病的恢复及治愈。

  • 标签: 内风湿 临床治疗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