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获得性血友病A(acquiredhemophiliaA,AHA)是由于循环血液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Ⅷ)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AHA临床上较少见,发病较突然,出血较重,如未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现将在我院就诊的1例2型糖尿病伴获得性血友病A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牙龈出血、全身皮肤散在瘀斑3d于2016年11月入住我院。既往4年前明确诊断2型糖尿病,一直规律使用诺和灵30R控制血糖,3月前因肉眼血尿伴腰痛于我院诊断右肾结石,保守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反复出血及家族出血病史,未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对于对照组实验类型,探究时间起始时间: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实验样本具体构成为:罹患2型糖尿病患者,之后分组处理,指导原则为:随机抽签法,分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2型糖尿病患者病例数为60例,各组内收纳样本研究数量为30例,对照组实施盐酸二甲双胍片和诺和灵30R基础降糖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指标评分,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优化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行目标导向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24/1~2024/7间本所8例老年T2DM患者为例,按照目标导向护理干预前后划分为对照组(干预前)与观察组(干预后),然后对比两组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餐后2h血糖值与空腹血糖值分别为(7.07±0.87)mmol/L和(5.58±0.59)mmol/L,显著低于的对照组的(8.86±0.99)mmol/L和(6.79±0.62)mmol/L(P<0.05);观察组的SF-36量表评分与SDSCA量表评分分别为(34.51±4.53)分和(86.66±5.57)分,显著高于的对照组的(27.78±3.49)分和(78.57±4.73)分(P<0.05)。结论:采取以目标为导向的护理策略,能够显著提升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并优化其整体生活质量,同时确保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8例EH患者和3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水平,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EH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031,P<0.05),6-K-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2.536,P<0.01),PGE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者之间及三者与平均动脉压(MAP)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Ⅲ期组TXB2显著高于Ⅰ期组(t=2.137,P<0.05),但Ⅰ、Ⅱ、Ⅲ期组间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变化无特殊规律(方差检验示:FTXB2=1.973,P>0.05;F6-K-PGF1α=0.271,P>0.05;FPGE2=0.838,P>0.05).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间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差异无显著性(t=1.778,t=1.006,t=0.301;P均>0.05).结论EH组血清TXB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6-K-PGF1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Ⅲ期组TXB2显著高于Ⅰ期组;通过对EH患者血清TXB2、6-K-PGF1α和PGE2变化的观察,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一组数据,有助于其病理机理的研究.
简介:Tb作为镧系元素中少数几个有荧光性质的稀士离子,在荧光方面有很多重要的应用。如Tb被广泛用于与蛋白质钙位点结合的荧光探针,同时也可根据Tb的荧光特性,用荧光方法定量分析Tb-有机配体配合物。本研究发现HEPES(常用的pH缓冲剂)可显著增强Tb在585nm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同时微弱的增强Tb在490nm和549nm的特征荧光发射峰。一直以来,经常使用Tb在549nm处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定量研究Tb化合物的浓度;然而,本研究却发现在进行此类实验时需要慎重选择实验条件,因为Tb荧光的定量分析结果会随缓冲试剂浓度或者含量的变化而改变。另一方面,Tb585nm处的特征荧光发射峰的荧光强度与HEPES和Tb离子的浓度都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因此Tb585nm特征荧光发射峰也有被用于荧光定量分析研究的潜能。
简介: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PF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PF处理后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PF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增技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染色可见PF处理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PF处理后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PF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诱导HepG2细胞凋亡有关.
简介: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动态血糖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参照患者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法+常规八点法对指尖血糖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11例,低血糖检出率为35.48%;对照组患者低血糖3例,低血糖检出率为9.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8,P=0.0151<0.05)。两组患者24h平均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值标准差、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差以及日内血糖平均漂移幅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以动态血糖监测法检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可以提高患者的低血糖检出率,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简介:目的:调查氟伐他汀对合并高脂血症的2型糖尿病人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58.9±9.0)a,均在日本弘前大学附属医院收集。所有对象的低密度脂蛋白均大于100mg·dl^-1,和/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30mg·dl^-1。每晚服用20mg氟伐他汀,于用药前及用药后4,8,12周分剐测定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黏附因子(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的动态变化。结果:血浆VCAM—1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剐是(2.0±0.3),(2.3±0.3)ng·mL^-1,与0周(2.8±0.4)ng·mL^-1比较,均P〈0.05;hs—CRP在用药的第8,12周分别为(11.3±6.4),(13.8±9.9)ng·mL^-1,与0周(17.1±6.1)ng·mL^-1比较,均P〈0.05。ICAM-1,PAI-1和HDL在不同观察时间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下调炎性因子VCAM-1,hs—CRP,尤其是在第8周,且8周后下降幅度不因用药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降低。HDL在观察期间无统计学上差异,说明氟伐他汀抗炎作用独立于其降血脂机制,建议对于无高血脂的糖尿病人也可以考虑及早运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简介: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病程小于1年的新诊断T2DM患者合并恶性肿瘤40例(肿瘤均在诊断糖尿病后检出)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及居住环境匹配的T2DM无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均未应用降糖调脂药物治疗。问卷调查糖尿病家族史、饮酒、吸烟、饮茶等生活习惯,并测定血糖、血脂水平,分析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病例组中,男性以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构成比最高,为47.5%(19/40);女性则以雌激素依赖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构成比最高,为40.0%(16/40)。(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与饮茶、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0.24,均P<0.05),与HbA1C、糖尿病家族史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4,均P<0.05)。(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家族史、HbA1C为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52,3.85,均P<0.05),饮茶、高胆固醇则是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0.79,0.86,均P<0.05)。结论高血糖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新诊断T2DM特别是伴有糖尿病家族史患者,应加强消化道肿瘤(男性)、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女性)的筛查。
简介: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非传染性疾病。埃格列净(Ertugliflozin,Steglatro^■)是钠一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由美国辉瑞公司和德国默克公司合作研发,于2018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可单药治疗或与其他降血糖药物联合使用。对埃格列净的基本信息、药理学、用药注意事项和临床试验等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