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1989年"民工潮"后,以农民工群体原创、或以音乐专业人士代言创作、演唱,在民工群体中自发流传、或以各类媒介制作传播,反映农民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题材的"民工歌曲",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民工歌曲的制作传播主要有"唱片公司制作发行、相关影视插曲、民工自创、以政府代言创作"等方式,呈现出官方与民间并行,多途径的态势。音乐形态特征具有朴素乡土性、民间性。体现民工群体特殊诉求,表现为"老乡、流浪、回家、讨工钱、城乡隔离、二元对立、自强"等社会主题。在民工歌曲的创作中,应该树立正确的导向,通过健康、优秀、积极向上的"民工歌曲",倡导社会公正与平等,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农民工的舆论环境。
简介:在世界声乐艺术的百花园里,多少年来,无数的艺术家们在辛勤地耕耘着这片音乐艺术的沃土。在我们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省昆明市,有一位从事声乐艺术教学的老专家,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方于教授。现年96岁的方于教授,1903年出生于江苏武进,1921年赴法国里昂大学攻读文学和声乐专业,先后师从罗马奖金获得者玛戴依斯和著名的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汤姆斯卡娅学习声乐。1927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和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方于教授1936年来到了云南省昆明市,先后执教于中法大学和云南艺术学院。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云南省就居住着25个少数民族,给我们研究民族声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方于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着方于教授的教学方法。方于教授曾系统地向我讲授过关于声乐教学的民族化问题,并希望我能将她老人家所研究的歌唱方法对学习声乐艺术的人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