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方案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1.1-2023.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6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结合患者置管情况和不良事件引发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存留时间为(5.51±1.13)天,明显比对照组存留时间短,出血量为(1.02±0.13)毫升,明显比对照组出血量少,置入操作耗时(11.14±1.21)min,明显比对照组耗时短。观察组患者引发不良事件比例为3.33%,明显低于照组的26.67%(p<0.05)。结论:肿瘤患者临床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改善患者治疗状态,降低不良事件的引发概率,增加认可度,可以借鉴。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肿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导管引导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观察组基于常规治疗联合导管引导介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患者实施导管引导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成效,从而使病情的已快速康复,有效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中高危肺动脉栓塞 常规治疗 导管引导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静脉治疗患者PICC导管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作用。方法: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将120例实施静脉治疗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奇偶数分组,对照组做基础护理,观察组运用全程护理,护理作用分析。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度评分以护理后观察组略高(P<0.05)。结论:静脉治疗老年患者实施PICC导管置管,应用全程护理实施干预,有助于维护患者PICC导管置管安全性,提高其就诊期间舒适度。

  • 标签: PICC导管 老年患者 静脉治疗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在显著增加。而心衰是心血管疾病防控的最后战场,病死率和再住院率高,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公共卫生经济负担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我国年龄≥35岁的居民中约有1370万心衰患者,心衰患病率在过去15年间增加了44%,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似,疾病形势愈发严峻。成人的心肌细胞内源性再生能力不足,新颖的治疗性再生策略受到广泛重视 。

  • 标签: 无创 水凝胶植入 心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CVC)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堵塞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本文旨在探讨CVC堵塞的风险因素,并构建一套有效的预控方案,以降低堵塞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 风险预控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护理分析。方法:在我院2023年3月-2024年3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中,选择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都接受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在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碎石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碎石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碎石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导管治疗输尿管结石护理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碎石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 留置双J导管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措施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的影响,并提出实施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了80例需要使用导尿管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92.1±5.8)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5.4±6.2)(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实施额外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强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护理措施的实施,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措施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 影响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心脏介入导管治疗临床护理中的优势。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近两年收治的120例心脏介入导管治疗患者,全部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结果 患者干预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01)。结论 强化对心脏介入导管治疗患者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遵医行为,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介入导管治疗 系统化健康教育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2023年4月-2024年5月,选择100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经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积液采用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胸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CE-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间接收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0例,分别用钼靶X线、DCE-MRI进行检查。结果:利用DCE-MRI对80例确诊病例进行检查,共检出75例,根据肿块形状划分,并按占比高低排序,依次为不规则形、类圆形以及圆形;按形态学分型划分,并按占比高低进行排列,依次为团块型、结节型;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分析,可以分为Ⅰ型~Ⅲ型,其中Ⅲ型患者占比最高,Ⅱ型次之,Ⅰ型占比最低;平扫T1WI呈现的信号分为等信号、低信号两种,且后者的占比远高于前者;T2WI呈现的信号分为以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低信号,且前者的占比远高于后者。增强后的强化效果分为三种情况,按占比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环形强化、不均匀强化、均匀强化。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DCE-MRI更高(P<0.05)。结论:利用DCE-MRI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诊断,通过综合分析该病的影像特征,进而可以得出比较准确的检查结果。

  • 标签: DCE-MRI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应用价值
  • 作者: 江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4-09-1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4年第14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代谢与炎症性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14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快速发展,中心静脉输液技术被广泛用于重症、肿瘤、外科等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上可缩减医护人员工作量。通过对危重症患者加以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升,是危重症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当其发生后往往需要溶栓、拔管等治疗,加大了患者感染风险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认为有效的冲管和封管方法是预防导管堵塞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针对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阐明可选择的有效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 标签: ICU 中心静脉导管 堵塞原因 护理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常见的静脉通路[1],通常是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到人体的大血管中,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2],通过中心静脉导管的建立,能保证治疗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在手术、重症监护、血液透析、长期静脉输液等情况下被广泛使用,用于输注药物、液体、营养物质,及时了解患者体液平衡,心功能状态等,作为长期静脉治疗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解决了药物外渗、建立输液通道、肠外营养等问题[3-4],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该种操作极易诱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一旦发生感染,轻则影响治疗效果,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重则威胁生命安全,影响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死亡[5]。因此,降低血管内CRBSI发生率也是2021年国家卫健委设定的医疗质量安全目标,也是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不可缺少的指标之一[6]。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总结,现已对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而本文旨在系统回顾和总结目前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概念、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感染方式、血培养采集原则和方法、预防策略等方面对CRBSI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预防策略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介入导管室治疗患者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进行住院期指导,为患者健康生活提供建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介入导管室治疗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从科室内部考评结果看,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介入导管室治疗患者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得到了患者认可,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分层护理管理模式 介入导管室治疗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护理对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烧伤患者。随机将患者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开展重症护理,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深静脉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对重症护理服务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重症护理对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能够起到重要的预防作用,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也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从而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 标签: 烧伤 重症护理 深静脉导管 并发症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重要手段,然而,患者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常面临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I)的威胁。这类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负担和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管理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成为临床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护理和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策略和治疗方法不断得到优化和更新。从定期评估导管通路的有效性到严格实施无菌技术和个性化的抗感染措施,医疗团队在降低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新兴的护理模式和技术工具,如导管护理包和远程监测系统,为提高患者的导管安全性和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系统综述当前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防治策略及其护理进展,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 相关性血流感染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益管理在提升静脉导管输液安全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5月于本院进行静脉导管输液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200人,按照数字盲选法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精益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在静脉导管输液治疗期间应用精益管理,可提高输液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静脉导管输液 精益管理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导管护理安全性和社区护理管理优化方法。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某社区高血压患者82例,按入选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导管护理联合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表现,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而其血压指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患者接受导管看护与社区照料,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血压指数,并提高日常生活品质,值得在更广泛范围内实施。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导管护理 安全性 社区护理 护理管理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留置针与改良中长导管在危重脑卒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84例危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留置针,观察组则采用改良中长导管。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留置天数、总穿刺次数、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P<0.05),总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危重脑卒中患者使用改良中长导管,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穿刺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留置针 改良中长导管 危重脑卒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