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内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儿心肺骤停后实施心肺复苏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我国11家医院PICU收治的281例心肺骤停且接受标准心肺复苏的患儿资料,根据是否患有先心病分为先心病组和非先心病组,比较一般情况、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使用次数、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出院存活率、出院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等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以恶性心律失常为心肺骤停直接原因分为心律失常和非心律失常2个亚组,比较患儿ROSC和出院存活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²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先心病心肺骤停患儿ROSC和出院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部分PICU内心肺骤停发生率为3.2%(372/11 588),心肺复苏实施率为75.5%(281/372)。281例发生心肺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的患儿中男144例,女137例,年龄32.8(5.6,42.7)月龄。先心病组患儿56例(19.9%),非先心病组患儿225例(80.1%)。先心病组女性患儿占比高于非先心病组[60.7%(34/56)比45.8%(103/225),χ²=4.00,P=0.045]。先心病组和非先心病组ROSC率和出院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先心病组心律失常组患儿的ROSC率高于非心律失常组[70.0%(28/40)比6/16,χ²=5.06,P=0.024]。出院时先心病组和非先心病组儿童脑功能分类量表评分达到良好(1~3分)的比例分别为50.9%(26/51)和44.9%(92/2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先心病患儿ROSC和出院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比值比(OR)=0.95、0.97;95%CI:0.92~0.97,0.95~0.99;均P<0.05]和肾上腺素使用次数[OR=0.87、0.79,95%CI:0.76~1.00、0.69~0.89,均P<0.05]。结论先心病心肺骤停患儿复苏成功率与非先心病患儿相似。肾上腺素使用次数、心肺复苏持续时间是先心病患儿ROSC率和出院存活率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国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精神心理和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2家医院2 478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是否首次就诊,疾病活动度、病程,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便血、肠外表现),并发症,治疗药物(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以及是否手术等,通过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分别评估影响IBD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和睡眠、生活质量,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 478例IBD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96岁;其中男性占62.43%(1 547/2 478);61.82%(1 532/2 478)的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多为轻或中度(分别为588和734例);60.61%(1 502/2 478)的IB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58.35%(1 446/2 47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48.87%(1 211/2 478)的患者睡眠质量存在问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疾病活动度较高和病程较长是影响IBD患者焦虑、抑郁和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1.08(0.65~1.50)、0.45(0.23~0.68)、0.19(0.02~0.36)、0.83(0.33~1.32)、0.62(0.36~0.88)、0.28(0.08~0.47)、0.47(0.16~0.77)、0.39(0.23~0.55)、0.14(0.02~0.26);P<0.001、<0.001,=0.025、0.001,<0.001,=0.005、0.003,<0.001,=0.027];使用生物制剂是影响患者焦虑的独立保护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0.67(-1.17~-0.17),P=0.008];年龄较大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 0.35(0.09~0.61),P=0.008];疾病活动度较高、有腹泻症状、有腹痛症状、有肠外表现、使用5-氨基水杨酸、使用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11.00(-12.24~-9.76)、-2.90(-5.26~-0.55)、-3.93(-6.25~-1.61)、-5.79(-9.87~-1.71)、-4.78(-7.79~-1.76)、-7.71(-11.07~-4.35)、-4.37(-8.00~-0.73),P<0.001,=0.016、0.001、0.005、0.002,<0.001,=0.019],使用生物制剂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非标准化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 4.72(1.97~7.48),P=0.001]。结论IBD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睡眠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性别、疾病活动度和病程是IBD患者精神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骨科采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皮瓣治疗的23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伴有广泛胫前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8~59岁(平均38.4岁);病程6~312个月(平均23.6个月);术前软组织缺损13例,窦道形成7例,贴骨瘢痕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两阶段手术:①清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抗生素骨水泥诱导成膜以及小腿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②感染控制后6~8周,去除骨水泥和固定物,清洗后再次固定断端,膜内植入松质骨颗粒。清创后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4.0 cm×3.5 cm~18.0 cm×6.0 cm,骨缺损长度6~12 cm(平均8.4 cm)。应用局部带蒂筋膜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9例(顺行4例,逆行5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顺行2例,逆行5例),逆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例,游离皮瓣2例。术后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46个月(平均15.6个月)随访。其中18例皮瓣一期愈合;5例未愈合的患者经再次清创后,3例植皮后创面愈合,2例再次行皮瓣修复。骨感染控制21例,复发2例(分别发生于二期术后9个月和14个月)。患者骨缺损愈合时间为4~11个月(平均6.2个月)。根据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例,差1例。结论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小腿多种皮瓣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合并广泛软组织缺损,在兼顾皮肤软组织修复的同时,有利于控制感染、形成完整的诱导膜和骨重建进程,疗效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在对脑血管病病患的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门诊部收治的脑血管病病患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而实验组病患则采用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治疗的效果(P<0.05),而两组病患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并没有太大的区别(P>0.05)。结论自拟扶正醒脑通络汤对脑血管病病患的治疗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兰索拉唑和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组名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病例均纳入5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和果胶铋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兰索拉唑与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占比更高P<0.05;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更好P<0.05;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兰索拉唑和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治疗,更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以更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兰索拉唑和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为治疗方案的差异性,组名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组内病例均纳入5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和果胶铋联合治疗,观察组实施兰索拉唑与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总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占比更高P<0.05;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观察组更好P<0.05;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幽门螺杆菌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予以兰索拉唑和硫糖铝混悬凝胶联合治疗,更加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患者生活质量能够得以更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手术与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2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消化道息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研究组行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对两组患者手术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一次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研究组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治疗中,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较常规手术而言,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36例,按照奇偶法的要求将其平均分成试验组(骨水泥型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对照组(次生物型的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分析两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并发症和疼痛度。结果试验组髋关节功能、出血量、并发症和疼痛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实际治疗期间,合理使用骨水泥型的股骨假体全关节置换术,有助于促使髋关节功能的合理改善,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