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9 个结果
  • 简介:带锁髓内针内固定术是近10年来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取得重大进展之一.骨干骨折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或普通髓内钉.但其结构不合理,并发症较多.我科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骨干骨折患者,全部恢复正常行走,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内固定 手术治疗 骨干骨折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 简介:叉头框蛋白P1(FOXP1)基因是新近发现一种转录因子,其蛋白产物在生物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且在不同人类肿瘤中发挥抑制或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作用。本文就FOXP1基因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演进关系作一综述。

  • 标签: FOXP1 肿瘤抑制基因 雌激素受体
  • 简介:传统胚胎学研究分子胚胎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直至个体死亡是一个连续动态过程.这是一个由单细胞(合子)转变成多细胞人体生长和分化过程.

  • 标签: 胚胎分化 胚胎发育 相关基因 时空表达
  • 简介:目的对照甲状腺肿块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结果,寻找超声诊断一般规律,以便对其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高频彩色超声对甲状腺大小、形态、回声及血流进行观查。结果彩超对各型甲状腺肿瘤均有较特征声像图表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良性肿瘤周边有环状低速血流信号,恶性肿瘤内部较丰富高速血流信号分布。对照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75%。结论彩超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肿块 超声鉴别诊断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成功培育,以及成体干细胞不断被成功培育成机体其它细胞类型报导,引起了当今世界各界强烈关注.我们将有可能利用干细胞所具有的潜力去治疗遗传性或目前无法治疗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和心脏病等.但在使用这些方法作治疗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和掌握调节干细胞保持干细胞或引导其特殊分化途径调控机制及体外培养一些影响因素.

  • 标签: 干细胞 调控机制 体外培养 影响因素 研究
  • 简介:膝关节后外侧结构(posterolateralstucture,PLS)具有复杂解剖关系以及重要膝关节静态和动态稳定作用.该结构损伤导致严重膝关节功能障碍,包括胫骨外旋不稳和关节软骨退变[1~4],单纯膝关节后外侧损伤并不常见,而是常常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5~7],且由于对PLS认识不足,因而在诊断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同时常常漏诊PLS损伤,以致于交叉韧带重建归于失败[8~10].正是由于PLS复杂解剖学特性和重要临床联系,大量研究工作投入到对PLS研究当中.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障碍 后外侧结构 应用解剖学 膝关节后外侧损伤 后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软骨退变
  • 简介:目的研究内耳道及穿行结构显微影像学表现,临床神经外科及耳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例(60侧)成人颅底骨性标本、15例(30侧)成人颅底湿标本内耳道及穿行结构进行观测;选用15名健康志愿者,在Picker5000螺旋CT机和GE—signal1.5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上,对两侧耳部同时进行扫描。CT原始扫描图像在VoxelQ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重建(SSD);MRI原始扫描图像行内耳道最大密度投影(MIP),多角度旋转重建图像对内耳道及穿行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所得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内耳门位于岩骨内侧面,83.3%呈椭圆形,内耳门与颈静脉孔平均距离分别为7.45mm,双侧数据间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②小脑下前动脉袢出现率93.3%,共28侧,18侧与内耳门关系密切(60.0%),其中8侧突入内耳道内(26.7%),10侧位于内耳门处(33.7%);另10侧动脉袢远离内耳门,与内耳门无关(30.0%)。③螺旋CTMPR重建能在不同切面显示内耳道及面神经管垂直段等结构,显示率i00%;SSD重建能清晰显示岩斜区重要骨性结构,如内耳门、前庭导水管外口等。④MIP三维重建能满意显示内耳道及穿行结构。结论显微解剖与影像重建相结合,可增加耳颞部疾病诊断信息,提高了疾病诊断率,对手术方案设计、医学教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内耳道 螺旋CT MPR SSD MIP 解剖学
  • 简介: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4(AQP4)在雄性大鼠睾丸和附睾表达及分布特点,探讨水通道蛋白在睾丸和附睾中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4在睾丸和附睾表达分布。结果AQP4在睾丸中表达于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以及间质细胞中;在附睾管内表达于柱状上皮细胞,且腔面表达更明显。结论AQP4可能参与了精子生成及成熟过程,在激素分泌调节中发挥作用。

  • 标签: 水通道蛋白-4 睾丸 附睾
  • 简介:下丘脑弓状核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刘广益,方一心,曾志源泸州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泸州646000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都610041弓状核(arcuatenucleus,ARC)是下丘脑重要核团之一,结构复杂,联系广泛。近年来,众多...

  • 标签: 下丘脑 弓状核 形态结构 生理学
  • 简介:Sweet’s综合征(Sweet’sSyndrome,SS),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一种与免疫因素相关伴有全身症状少见皮肤病。临床分为经典型(特发型)、肿瘤相关型及药物诱导型三种类型,其中肿瘤相关型与急性白血病最常见,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SS国内已有10例报道,但均尚未见报道同时合并肝脾肺多系统受累且有过敏性紫癜样皮损病例,现报道1例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 标签: 文献复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MDS 少见皮肤病 急性白血病
  • 简介:目的探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表达和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105只Sprague-Dawley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实验组。采用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BP1在脊髓中定位变达,采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EBP1mRNA和蛋白在脊髓中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EBP1在正常脊髓后角神经胶质细胞胞浆和胞核中表达,在脊髓损伤后与sham组相比PEBP1免疫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此外,实时定量PCR显示PEBP1mRNA在大鼠脊髓损伤后12h,1d,3d,7d,14d和28d表达量明显降低,与sham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印迹实验显示,与sham组相比,PEBP1蛋白在大鼠脊髓损伤后7d,14d和28d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PEBP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在脊髓后角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脊髓损伤后PEBP1可能参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存活和凋亡,进一步影响脊髓损伤后感觉功能。

  • 标签: 脊髓损伤 PEBP1
  • 简介:曾被认为是废物脂肪组织正成为国外生物学上新研究热点。近年来,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一新成体干细胞: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adultstromalcells,ADAScells),因其具有易获取,易扩增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而倍受关注。

  • 标签: 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干细胞 脂肪组织 生物学 多向分化
  • 简介:取16-28周24例布依族人胎副睾及输精管,HE,PAS染色,示16周副睾上皮呈假复层柱状,胞质含较多粗大PAS阳性颗粒,游离面有纤毛,上皮基膜呈PAS阳性反应,随着胎龄增加,管腔增大,上皮变高,28周副睾管腔平整,上皮外有环行平滑肌,睾丸输出管呈明显不规则形,16周时输精管上皮呈单层柱状,肌层不明显,19周上皮已呈假复层柱状,未见纤毛,随着胎龄增加纤毛出现,环行肌层次增加后纵行肌出现,上皮基膜,纤毛呈PAS阳性反应,研究人胎生长发育,提供形态学基础。

  • 标签: 人胎 副睾 输精管 组织学
  • 简介:纵隔内间隙及其相关结构断面解剖学研究许仕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630046纵隔间隙纵隔内大血管、脏器与纵隔胸膜之间筋膜间隙,其间主要有脂肪和淋巴结。由于肺与纵隔内多种病变,包括肿瘤、囊肿及肿大淋巴结等均可改变纵隔外形,使其间隙变窄或消失,故对...

  • 标签: 纵隔内间隙 相关结构 断面解剖
  • 简介:目的研究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感染预防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5.3~2016.4月间我院ICU收治50例患者,纳入干预组,该阶段科室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抽取2014.1~2015.2月ICU收治50例患者,纳入普通组,该阶段科室仅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两年度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感染发生率28%,干预组8%,干预组感染发生率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78%,干预组96%,干预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ICU科室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肯定。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感染 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1神经科学关于学习和记忆基本原理研究根据经典Hebb原理,学习和记忆是以同时活跃神经元之间突触修饰能力基础。唐亚平等利用基因技术,通过增强神经元之间依赖NMDA(N-Methyl—D-Aspartate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突触性结合能力,诱导和维持长时程增强(LTP)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受试动物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发现NR2B功能(活化)可恢复性对记忆巩固和维持具有决定作用。

  • 标签: 记忆能力 学习 N-甲基-D-天冬氨酸 应激 结合能力 长时程增强
  • 简介:内皮细胞是一个非造血细胞,却表达和/或产生大多数已知造血受体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和受体生物学作用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求内皮细胞自然产生IL-6及其生物学功能。试图阐明IL-6在造血调控中作用,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基础上,收集原代培养内皮细胞1-9天培养上清液,离心,-2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上清液中IL-6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在未知任何刺激因素条件下,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测及IL-6(735.3801±883.53pg/ml),随着内皮细胞培养天数增加,IL-6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在第6天时接近释放峰值IL-6(2808.61pg/ml),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然分泌IL-6功能,IL-6对各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均起促进作用。本研究内皮细胞支持各系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和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内皮细胞 IL-6 脐静脉 造血干细胞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石蜡切片技术中脱水、透明最佳时间.方法:对肝、脾、肾进行分组实验,对照观察.结果:实验器官组织块可连续切片,光镜结构透明度高、清晰,无裂隙,收缩小.结论:此实验方法操作简单,益于大量教学制作.

  • 标签: 透明时间 脱水时间 石蜡切片 标本制作
  • 简介:从被发现到能够得到大量天然或基因重组产物,细胞因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所扮演重要调节分子角色正日益引起人们重视.消化管,如同机体其他器官,其发生是一个复杂而有序过程,但具体机制至今尚未明了.已有文献报道胚胎期胃肠发生与间充质作用有关[1],并认为这种相互作用除了上皮细胞与间充质细胞直接作用外,也与基膜成分、激素、多种生长因子有关[1],是一个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分子、分子与分子相互作用复杂网络调节过程.因此,对各种绌胞因子在胃肠发生过程中定位与表达时相研究,对绌胞因子与受体相互关系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胃肠发育机理.本文现就胃肠上皮增殖与分化过程中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胃肠胚胎 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a 表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了解降钙素原(PCT)与常见晚期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S)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晚期合并并发症孕妇和50例晚期健康孕妇PCT、WBC、NEU%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GDM、PIHS、ICP患者PCT检测值均显著升高(P〈0.05),而WBC、NEU%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GDM患者和单纯PIHS患者比较,GDM合并PIHS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常见晚期妊娠期并发症患者PCT检测值显著增高,应引起临床关注,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降钙素原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