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相当一部分医学生存在着责任意识淡薄、“身边责任”缺失的问题,文章深入研究医学生“身边责任”问题,提出对策加强医学生身边责任意识。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州省中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在贵州省的4个县采用统一的问卷对高二和初二的学生进行调查,共获取有效问卷662份。结果中学生对10条结核病核心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5.1%(2986/6620),女学生的得分高于男性得分、其他民族的得分高于汉族、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的、高二年级学生的得分高于初二年级的(P均<0.01)。23.2%(151/651)的学生认为得了结核病不应该休学,32.5%(201/619)的学生对结核患者会“尽量保持距离”,88.8%(581/65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结论贵州省中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知晓率尚未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85%的目标,仍需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各项结核病防控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医学在医学生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给予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的医学生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医学生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医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循证医学思想教学,在见习结束后,对所有医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对比分析医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和心血管内科的兴趣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4.6±4.2,对照组医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3.8±4.8,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为88.6±1.8,对照组医学生技能考核成绩为80.8±2.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学生均对心血管内科具有浓厚的兴趣,而在临床实习教学方面,观察组医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学生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过程中,将循证医学融于传统实习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促进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睡前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以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等,对某大学1461名大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并分析学生网络及使用手机情况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大学男生PSQI得分低于女生,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t=2.670,P<0.01)。根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性别及手机依赖等,均会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产生影响,且年级及手机依赖的交互作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Beta=-0.059,P<0.01)。结论大学男生及年级高者更出现睡眠问题,同时,对手机依赖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睡眠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为今后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江门市大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艾滋病预防能力积累经验。方法对江门市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平均正确率为70.08%。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套正确使用知识的平均正确率66.15%,不同性别与是否接受艾滋病相关培训对知晓率分析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值为0.009<0.01,差异为非常显著)。结论江门市大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及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有待提高,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特别是非传播途径的教育。可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及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并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知识并促进行为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探究发生贫血的规律。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奉节县中小学学生500名,分析其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统计低血红蛋白发生率与学生年龄段和性别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165名贫血学生,发生率为33.0%,大部分为边缘性贫血,没有检测出中、重度血红蛋白。其中各年龄段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低血红蛋白发生率有所降低,但是在13岁时又显著升高,之后又有所下降,但仍然较高。在性别分布方面,女生的低血红蛋白发生率高于男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血红蛋白对中小学生的发育和生长有着严重影响,且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预防,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贫血率降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中小学生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区开始对中小学生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中小学生接受健康教育前后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性病及艾滋病的态度等。结果1000例学生经过健康教育后,其相关知识评分(7.25±1.23)分明显高于健康教育之前评分(4.12±2.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反对婚前性行为、愿意与艾滋病同学一起上课的比例62.50%明显高于健康教育之前4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有助于预防性病、艾滋病,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认知、态度和行为,为防治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城区两所初中、两所中职校、两所高中学生共计1087人,以班级为单位,现场发放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独立答题。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为94.49%;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2.00%。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女生高于男生(P<0.05);高中学生高于职校和初中学生(P<0.05)。认为患艾滋病的同学不需要隔离,男生高于女生(P<0.05),高中生高于初中和职校生(P<0.05)。电视、学校、朋友、家人是他们获取AIDS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针对初中和职校生,尤其是男生有必要开展关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