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供应中心2016年5月份——2017年5月份的人员25名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7年开展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病房、门诊以及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消毒器械的合格率。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门诊、病房、手术室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消毒器械的合格率为84.99%,较比实施后93%的合格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较好,各部门对消毒情况的满意度、消毒器械合格率有效的提高,对手术、住院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基础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8月—2015年1月在该院任职的70名护理人员,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护理人员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名根据常规标准进行职称管理,观察组35名实施分层级管理,研究两组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管理后的管理知识及技能掌握度、患者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可加强护理人员对管理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提高基层护理质量,适合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和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并发症发生率(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舒张压控制水平和收缩压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的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显著,对病情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形势下护理绩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不同门诊部门的68位专业护理人员,随机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观察组绩效护理管理,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为实验时间,对比两组护理人员一年后水平提升情况、护理人员离职情况、以及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人员护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离职率(26.47%)明显高于观察组(11.76%),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73.53%),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绩效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减少离职率,对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强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共计210例外科住院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正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9%(101/105),对照组为80.00%(8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4/105),对照组为14.29%(1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外科住院患者,高层级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具有预判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患者安全系数提高,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革新,护理管理得到越来越得到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视,责任制被成功引入护理管理当中,尤其是我院积极地引入了该管理制度,并起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责任制护理是指护士为固定的同一组病人提供连续、全面、全程、安全、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规范了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自开展护理管理以来,为了保证病人得到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在护理领域不断地探索,全院各病房开展了责任制护理,激发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54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7名患者进行病人安全文化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27名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实验结果经过病人安全文化+优质化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安全文化在护理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降低护理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供应中心2016年5月份——2017年5月份的人员25名为本次研究对象,我科室自2017年开展消毒供应室细节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病房、门诊以及手术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评分以及消毒器械的合格率。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门诊、病房、手术室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消毒器械的合格率为84.99%,较比实施后93%的合格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较好,各部门对消毒情况的满意度、消毒器械合格率有效的提高,对手术、住院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对院感控制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不同时间段分别采用不同管理模式,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观察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对比2组医疗器械清洗率及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医疗器械清洗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数据存在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数据为(1.00%),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P<0.05。结论通过对院内实施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率,且还能提高医疗器械清洗率,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治疗和护理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方式及施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84例儿科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常规模式,观察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模式。比较两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家长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护理管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实施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评估质量、防范意识、预警机制、处理能力,防范风险发生,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维护护患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运用方法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接生的130例新生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新生儿护理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管理。对两组新生儿疾病发病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病发病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管理,可减少新生儿病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并择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1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儿均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用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在护理操作评分、制度评分、护理书写记录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还可以使患儿家属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避免医患纠纷,使医院监护水平得到提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全麻苏醒恢复质量管理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实施PDCA管理后就诊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80例为观察组,以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常规管理的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共82例为对照组,比较管理前后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睁眼时间、离开麻醉后复苏时间,统计患者恶心呕吐、低血压和低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管理后患者恢复期睁眼时间、离开麻醉后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全麻苏醒恢复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促进患者苏醒会恢复,降低并发症,具有积极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医务人员采取多模式干预后,对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挑选本院医护人员100例,以此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4月到206年9月选择医护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的医务人员(对照组)对手卫生管理的情况;在2016年4月(观察组)对医务人员采取多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观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多模式干预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不同手卫生指征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多模式干预对于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效果良好,值得各医院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