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体位管理在早期肺癌脑转移致偏瘫患者中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脑转移致偏瘫患者30例开展研究,日期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2组,各1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措施,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引入体位管理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结果:两组在Fugl-Meyer、Barthel评分的比对上存有差异,实验组优于参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早期肺癌脑转移致偏瘫患者患者体位管理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此种干预方法具备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观察要点及有效的护理对策。研究选取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接受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观察和数据分析,统计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脑血管痉挛、血栓栓塞、脑缺血、癫痫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针对这些并发症,本研究详细总结了其临床表现和观察要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如加强病情监测、及时采取药物治疗、实施物理治疗和提供心理支持等。通过实施这些护理措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本研究结论认为,加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科护理干预对于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急诊科接受心肺脑复苏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150例,患者均为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患者,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急诊科接受心肺脑复苏的患者来说,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的质量,患者更加满意护理过程的同时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应当得到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手脑反馈操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来本院80例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进行手脑反馈操练习;对照组则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手脑反馈操主要包括手指操、手部精细动作练习及与大脑反馈相关的训练。结果:观察组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尤其在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执行力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等方面也表现出更积极的变化。结论:手脑反馈操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对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通过定期练习,可以有效延缓患者的认知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手脑反馈操对为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 2020年2月—2023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将此期间我院接收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列作为研究对象,取其中实施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患者60例设置为观察组,再取其中实施奥美拉唑单一治疗的另外60例患者设置对照组。观察不同治疗措施之下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数据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施以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输血量、平均止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三项恢复数据,均要显著性的优于施以奥美拉唑单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数据经统计学表格一一比较分析,差异均有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我院手术室2013年1月~2015年12月手术患者12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表,按年度对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影响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2013~2015年总体满意率为86.19%。各年度满意率分别为86.01%、85.85%、86.64%,各年度护理满意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术前对手术的恐惧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择期或急诊手术是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3~2015年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为稳定。多种因素可以影响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在手术室护理中,宜针对特殊患者予以更多的关注,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危重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选择了本院收治的17例神经内科危重病人,在临床中,病人采取了平卧位,将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并对病人的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展开了观测和分析,以分析不同体位对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变化的影响。结果:当当床头抬高0º、15º、30º和45º时,病人的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分别为1.64±0.71、1.32±0.61、1.04±0.59、0.96±0.54和9.96±1.23、10.34±1.41、10.76±1.43、10.97±1.52。并且,在不同的体位中,病人的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变化具有显著性,P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41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干预能提高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里收治的3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患儿,通过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一组是对照组(15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一组是观察组(16例),比较护理后这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MDI、运动发育水平PDI、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总住院时长。结果:观察组患儿的MDI指数、PDI指数、NBNA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总住院时长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患儿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水平,提升患儿的神经功能,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生期窒息导致新生儿脑的缺氧损害而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一种疾病,是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并可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近年来,由于产科监护技术的进展,其发病率远超过产伤性颅内出血,成为围生期足月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如何有效治疗HIE,降低病死率,减少后遗症,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瑞典的Miller和Westin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提出低温治疗窒息的概念,即窒息时通过迅速降温可使机体在缺氧情况下重建氧的供需平衡,以提高存活率、减少神经后遗症。由于Silverman等1958年报道低温可增加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以及后来研究证明寒冷损伤确有不良影响,于是对亚低温的研究趋于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