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宣教对放疗摆位精度的作用。方法 将2021年1月~2021年11月我院接受调强放疗的60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正常按流程进行放疗前各项步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放疗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摆位精度以及放疗的顺应性(包括放疗副反应、放疗计划完成率、生存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Online全范围全程配准、Offline颅面部全程配准及Offline颈部全程配准在X轴、Y轴、Z轴的误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计划完成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6.67%,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放疗后功能维度评分、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维度评分、6个单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开展放疗宣教有利于提升放疗摆位精度,改善放疗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放疗 摆位精度 宣教 放疗顺应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方法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82例患者进行对比对照分组分析,将实验组91例进行食管癌三维适性,调强放疗治疗。对对照组91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放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本院182例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实验组的就诊质量由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不良反低于对照组,表示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有效。结论综上所述,采用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方式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恢复质量,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指的临床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疗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与常规放疗(CRT)在治疗宫颈癌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Ia期至IIa期根治性宫颈癌术后患者,A组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组30例,B组为常规放疗(CRT)组27例,将两组治疗疗效、放射治疗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1、2年总生存率及肿瘤局部控制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在直肠、膀胱近期、远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常规照射放疗临床疗效相似,但三维适形放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三维适形放疗 常规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放疗与适形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为患者分别制定常规放疗(对照组)与适形调强放疗计划(观察组),对两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分布、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相似,但不良反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患者的V95%高于对照组,但在V105%、V110%上低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及心脏受到的照射剂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照射剂量的分布,减轻对正常组织所造成的伤害。

  • 标签: 常规放疗 适形调强放疗 乳腺癌根治术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维适行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0例病例.按序列随机分成2组(1)三维适行放疗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0次,共45d。(2)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放疗组)25例,放疗2Gy/(d•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为66Gy/33次,共45d。结果三维适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组的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100%和84%,有显著性差异(P>O.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和44%和68%、44%和24%,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维适行放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与常规放疗组相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行放疗与常规放疗相比,提高了放疗疗效,延长了生存时间,食管放疗反应无明显差别,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行放疗 毒副作用 常规放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83 例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 A 组( n=42 ,常规护理)和 B 组( n=41 ,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B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体外放疗 腔内后装放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定量分析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IMRT)和常规二维放疗(2D-CRT)时靶区及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学特点,从剂量学角度观察和比较二种不同放疗技术治疗鼻咽癌的优劣及其临床意义,为鼻咽癌IMRT应用展示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我院采用此二种不同放疗技术的90例鼻咽癌患者,收集比较两套计划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物理剂量数据,如Dmax、Dmin、Dmean、D95、V95、CI、HI、危及器官限制剂量。结果两组计划对肿瘤靶区(PGTVnx、PGTVnd、PGTVrpn)范围的覆盖均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高危靶区PCTV1的D95%、V95%、HI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对靶区覆盖更好,剂量分布更均匀。PCTV2的Dmin、Dmean、D95%、V95%、CI、HI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2D-CRT无论在靶区覆盖程度、适形度、均匀性均较差,靶区范围内存在低剂量区。IMRT计划中脑干、垂体、颞叶、颞颌关节、腮腺受照剂量显著低于常规二维放疗(P<0.05)结论从剂量学上分析,IMRT可以使各个靶区得到足够、均匀的剂量分布,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适形放疗 常规二维放疗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4D剂量分布,探究呼吸运动对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滑窗调强放疗(SW-IMRT)的计划剂量分布的影响,评估在4D剂量模式下呼吸运动引起剂量误差的大小。方法使用动态胸部模体(CIRS-008A),设定振幅分别为5、10 mm的cos4(x)和sin (x)波形的运动曲线。分别进行4DCT扫描,将最大密度投影(MIP)、平均密度投影(AIP)和10个相位图像发送到计划系统,用于设计3DCRT和滑窗IMRT计划及剂量计算。将AIP计划复制到10个时相,把所有相位的剂量配准并叠加到参考相位,创建得到4D累积剂量分布。利用免冲洗胶片(EBT2)、光释光检测器(OSLD)对计划的平面剂量、点绝对剂量进行分析。结果3DCRT和滑窗IMRT的预期4D累积剂量与EBT2测量剂量在3%/3 mm误差标准下,对于不同呼吸模式的平均γ通过率分别为(98.8±0.78)%和(96.4±1.89)%,两者4D累积剂量分布与OSLD点绝对剂量在靶区内外区域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4DCT定位、4D累积剂量分布评估呼吸运动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是有必要的。在不同的呼吸模式下,3DCRT和滑窗IMRT计划实际测得的剂量和预期4D累积剂量显示结果相似。

  • 标签: 剂量验证 放射剂量测量 呼吸运动 计划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肿瘤患者放疗前后 LPA水平的变化及放疗对肿瘤患者血浆 LPA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 110例,根据患者肿瘤类型分为转移性脑肿瘤组( n=55例)、原发性肿瘤组( n=55例)与非脑肿瘤组,均给予调强放疗或三维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在放疗前后均检测患者的血浆 LPA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原发性脑肿瘤组放疗前后的血浆 LPA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 P> 0.05),转移性脑肿瘤组放疗后的血浆 LAP水低于原发性脑肿瘤组( P< 0.05),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原发性脑肿瘤组( P< 0.05)。结论 不同肿瘤患者放疗前的血浆 LPA水平均呈现为高于放疗前,说明肿瘤患者的放疗效果能够通过血浆 LAP水平进行反映,临床应当给予重视,以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不同肿瘤 放疗 血浆 LAP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容积旋转调强放疗和固定野调强放疗作用于鼻咽癌患者的剂量学区别。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对比2种计划的危及器官受照剂量、靶区剂量分布。结果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的腮腺V30、颞颌关节平均剂量、腮腺平均剂量以及PTV2、pGTVnx的靶区适形度,均显著高于固定野调强放疗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与固定野调强放疗技术存在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情况,并且均可符合临床要求。

  • 标签: 鼻咽癌 容积旋转 固定野调強 剂量学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1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在患者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再行6~8周期的化疗,随即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人,治疗组使用大分割放疗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1.4%和7.1%,两组患者经2.5年随访调查后生存率分别为87.1%和87.1%,急性Ⅱ度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10%和7.1%,(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较严重的后期反应情况。经心电图检查所示两组也无明显心肌缺血性改变。结论大分割放射治疗的局部区域复发率、总生存率和皮肤损伤发生率与常规放射治疗差异性不明显,但大分割放射治疗缩短了常规放射治疗的时间,所以大分割放疗可以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分割放疗的替代方案。

  • 标签: 副作用 大分割放疗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期间 83 例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 A 组( n=42 ,常规护理)和 B 组( n=41 ,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B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A 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宫颈癌体外放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体外放疗 腔内后装放疗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工作年限放疗技师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6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按放疗技师的工作年限随机分为〈5年组(n=80)和≥5年组(n=80)。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放疗剂量60~70Gy/30~35f,每周5次;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卡铂等。结果〈5年组获完全缓解(CR)8例(10.0%)、部分缓解(PR)48例(60.0%)、稳定(SD)16例(20.0%)、进展(PD)8例(10.0%),有效率(RR)为70.0%。≥5年组获CR8例(10.0%)、PR68例(85.0%)、SD4例(5.0%),RR为95.0%。两组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的摆位误差为(7.0±2.43)mm,≥5年组为(5.0±1.2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稳定率为80.0%,≥5年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年组比较,≥5年组在放射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较少,但两组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和急性及远期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工作年限≥5年放疗技师操作的Ⅲ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放疗技师 老年 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效果。方法:共选择110例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1年后2年后局控率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0.91%,P<0.05;观察组治疗2年局控率45.45%和生存率49.09%显著高于对照组18.18%、20.00%,P<0.05。结论:针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肿瘤发展,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中晚期子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盆腔放疗的患者采用放疗前的拉伸运动对改善患者位置变异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且需要接受放疗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2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9例,研究组在放疗前进行髋关节的拉伸与旋转运动练习,对照组则无特殊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骶骨倾斜角(SSA)变化反映放疗中位置的变异性,同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依从性和受益程度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每日的依从性均在95%以上,无患者报告运动困难及相关的疼痛、摔倒等不良事件;两组第1 ~ 5周SSA基线变化和日间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每日SSA与基线SCT的变化为(0.95 ± 0.24)°(0.52°~1.33°),而对照组的变化为(2.31 ± 1.05)°(1.17° ~ 5.26°),两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日之间的平均差异比较显示,研究组的变化为 (0.96 ± 0.64)°(0.72°~1.28°),对照组为(2.09 ± 1.12)°(0.94°~3.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研究中由两位医师对SSA进行独立评估,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评估其对每位患者整体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两位评估者间信度为适度正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52,P=0.18),对照组内亦为适度正相关(r=0.59,P=0.26)。研究组患者对参与研究的受益程度评分为(7.12 ± 0.16)分。结论放疗前的拉伸练习能够有效降低盆腔放疗患者的位置变异性,有利于提高诊疗的效果。

  • 标签: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拉伸练习 位置 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