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造成难免压疮的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俯卧位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综合护理.术前常规用诺顿评分法对压疮危险性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术后发生压疮情况及患者对术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俯卧位手术中可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脊柱后路手术;难免压疮;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90-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入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行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评价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及VAS评分。结果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分别为7.41±1.78分、12.64±2.31分及14.31±1.98分,VAS评分分别为3.98±1.62分、1.64±0.45分及1.41±0.52分,术前、术后1月及术后12月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及术后12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手术室护理分析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共纳入62例腰椎骨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均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护理组(各31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较参照组,护理组患者手术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较参照组83.87%,护理组护理满意度100.00%更高(P<0.05)。结论:腰椎骨折在进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建议优先选择。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护理中建立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 100 例,将 2020 年手术时间> 2h 的 5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 2021 年手术时间> 2h 的 50 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 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及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 体位摆放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 0.05); 术后受压部位皮肤损伤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 径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降低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探讨手术室护理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接收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诊疗时间在2020年6月至2121年12月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手术室护理,共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应用后路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以前路手术治疗的设为对照组,以后路手术治疗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77%(30/31)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24/3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型损伤应用后路手术,可使围术期临床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促进患者的恢复进程,值得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脊柱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传统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和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等,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逐渐成为脊柱骨折治疗的优选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俯卧位,取背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板、横突和椎弓根,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板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前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具体步骤如下:取仰卧位,,取胸骨正中切口,显露伤椎及相邻椎体,剥离椎旁肌,用咬骨钳切除伤椎椎体行椎体切除,然后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上下椎体,将切除的椎体修整后回植,逐层缝合切口。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表现为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脊柱疼痛程度减轻,脊柱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影像学改变明显,骨折椎体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脱落,未发生断钉、断棒现象。结论: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术后脊柱功能恢复好、影像学改变小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骨折治疗方法。然而,后路手术内固定融合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较大,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前、后路及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颈椎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术中并发症。方法 选取本院60例颈椎孤立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6月-2021年06月,采取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行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和研究组(行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跟单一前路及单一后路一期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接受脊椎肿瘤整块切除的患者113例,男68例、女45例,年龄(38.7±16.7)岁(范围10~79岁);原发恶性肿瘤55例、原发侵袭性肿瘤27例、孤立性转移瘤31例。依Boriani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外科分型系统进行计划,根据肿瘤于脊椎中的不同累及范围分为七型手术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所在部位及累及椎节数量及术前神经功能)、手术过程(具体手术分型、手术分期、前方椎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外科边界)、围手术期与术后情况(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术后生存时间(总生存期、无复发生存期及内植物生存期)。结果除1例因术中大血管损伤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外,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17.6±267.4)min,术中出血量为(3 802.7±3 039.4)ml。48例达到R0切除。围手术期死亡3例,44例(38.9%,44/112)发生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10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9.4±35.2)个月。随访期间27例死亡,术后平均总生存期为115.4[95%CI(97.9,133.0)]个月,五年总体生存率为64.1%[95%CI(52.3%,75.9%)]。原发恶性肿瘤组中R2切除患者术后总生存期较R0或R1切除的患者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在转移瘤组患者中不同外科边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29例复发,无复发生存期105.8[95%CI(87.5,124.1)]个月,其中原发恶性肿瘤组与原发侵袭性肿瘤组中R2切除者术后复发风险均高于R0或R1切除者(P<0.05),而转移瘤组患者R2切除术后复发风险与R0或R1切除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脊椎肿瘤整块切除可有效改善脊椎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原发恶性、侵袭性肿瘤的局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