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ICU发生医院感染及侵入性导管相关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入住ICU>48h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440例,发生医院感染34例、38例次,感染率7.73%、例次感染率8.6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2.44‰,导尿相关泌尿道感染率1.52‰,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0。感染患者中,标本送检46份,检出病原菌41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1株),居前4位的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16株)、鲍氏不动杆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结论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侵入性导管相关感染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主,应重点进行分析评价,并进一步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取鼻内镜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资料50例,50例患者全部接受鼻内镜治疗,总结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VAS评分以及鼻内镜LundKenedy评分情况、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患者治疗之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之后的LundKenedy评分显著低于治疗之前,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0例患者治愈率为96.0%,所有患者没有出现鼻泪管阻塞性并发症以及脑脊液鼻漏现象,同时腔内没有产生脓状分泌物以及真菌团块,此外患者的头痛、鼻塞以及脓涕等临床症状全部消除。结论针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取鼻内镜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减少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给予三联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选择提供指导性依据。方法现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接收并治疗的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2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例数均为46。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仅采取宫腔纱布填塞法治疗,实验组则采取三联疗法治疗,术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相较于对照组的73.9%显著更高(P<0.05);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以及平均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显著更少(P<0.05);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4.3%,对照组为23.9%,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予以三联疗法治疗止血效果理想,相关并发症少,总体疗效确切,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建议临床重视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于我院初次诊断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均小于等于20×109/L,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给予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800~1000mg/Kg.d)冲击治疗2天后,开始给予足量醋酸泼尼松片(5mg/片)1.5~2mg/Kg.d口服,4周内逐渐减停。电话随访出院ITP患儿转归(痊愈、转为慢性ITP)情况。结果90例重症ITP患儿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后,截止随访时82例未出现病情反复,8例转为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转慢率为8.89%。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方法从本院中抽取出来自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68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的试验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手术单纯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鼻内镜手术之后,再加入鼻腔冲洗液,之后开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具体疗效。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出现流鼻涕、鼻塞、面颊疼痛和头痛等各种症状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改善程度要大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类鼻窦炎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配合鼻腔冲洗液治疗,疗效会更加显著,症状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分为外周静脉组和深静脉置管组各40例。外周静脉组采用外周静脉输液,深静脉置管组采用颈内静脉插管输液,比较2组患者每天平均输液时间、并发症、患者、护士满意率情况。结果深静脉置管组患者每天平均输液时间(10.24±2.12)显著低于外周静脉组的(13.12±2.40)(P<0.05);外周静脉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5%,液体外渗发生率为67.5%,显著高于深静脉置管组的2.5%和12.5%(P<0.05);深静脉置管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2.5%,护士满意率为60%,显著高于外周静脉组的15%和17.5%(P<0.05)。结论深静脉置管可显著缩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每天静脉输液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患者、护士满意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塞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09年6月3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尼莫通、通心络等药物口服及对症支持治疗等,1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随访1-3个月,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对治疗前与治疗后1、2、3个月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15例患者在各时间段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抗血液凝固、降低脑血管阻力及扩张血管等作用,在常规治疗基础结合丹参注射液,可迅速提高患者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肾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治疗组通过连续性血液透析展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t=0.518,0.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10.11±5.74)mmol/L、肌酐(270.62±60.79)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6.02±6.53)mmol/L、(417.81±66.25)μmol/L,差异性显著(t=6.349,22.607,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血液透析用于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显著,改善患者血清尿素氮水平,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