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低出生体重儿30例患者喂养中实施“三合一”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间低出生体重儿共30例作为分析资料,其中15例作为观察组予以“三合一”综合护理,另外15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喂养的常规护理。对2组的喂养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且作出比较。结果实施不同喂养护理后,观察组喂养总效果明显优于其对照组,且并发症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予以统计学分析后,组间差异表现显著,且P<0.05,将分析意义提升。结论在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喂养中,采取“三合一”综合护理方式,能够对喂养总效果予以改善,且将并发症产生率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结核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应用“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92例2020年2月-2021年2月接诊的结核病初诊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46例。其中,采取常规防控模式的为参照组,应用“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于研究组方案下发病转诊用时及诊断报告用时均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患者于与研究组方案下痰菌转阴率更高、不良反应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结核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应用“三位一体”服务模式能够明显缩短诊疗用时,促进疾病转阴,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中风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应用意义、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以及提出加强该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策略。三合一心理干预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和社会支持,旨在提高低龄中风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从而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然而,实施这一干预措施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文章最后提出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加强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中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中风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应用意义、面临的难点和挑战,以及提出加强该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策略。三合一心理干预结合了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和社会支持,旨在提高低龄中风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从而促进患者的整体康复。然而,实施这一干预措施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文章最后提出相关的有效策略,以期加强三合一心理干预在低龄中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肿瘤患者对其采取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时间段内,我院的老年肿瘤患者,共计有64例,分组方式为奇偶法,各32例,对比组实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实行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干预组与对比组的干预前后相关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干预组干预前病情管理能力评分(52.16±7.88)分、对比组为(52.42±7.81)分、t值为0.1325、P值为0.8949。干预组干预后病情管理能力评分(77.83±5.24)分、对比组为(70.13±6.66)分、t值为5.1400、P值为0.0000。干预组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58.46±8.16)分、对比组为(58.71±8.36)分、t值为0.1210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三位一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本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中收治的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三位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血压变化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经护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更低,整体血压控制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睡眠情况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三位一体化干预,可以在稳定患者血压的同时,改善睡眠质量,与常规护理比较,三位一体化护理的预后效果更好,存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析埋管、挂针缝合固定技术结合真空负压吸引在创伤性皮下血肿治疗的效果。方法:此试验选择的是2019年1月—2024年1月接收的创伤性皮下血肿患者38例,分两组,各19例;传统切开引流、传统穿刺抽吸+局部加压包扎为常规组方案,埋管、挂针缝合固定技术结合真空负压吸引应用在试验组,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治疗周期少于常规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较常规组低,有差异(P<0.05)。结论:对创伤性皮下血肿患者治疗病情时,应用埋管、挂针缝合固定技术结合真空负压吸引的效果显著,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改善预后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封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部手术后患者对于患者腹胀及排气排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到瑞昌中医院外科接受治疗的6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此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中药热奄包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腹胀情况和肠胃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46.6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83.33%;观察组患者恢复排气、排便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肠胃恢复速度较于对照组更快,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腹部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的腹胀情况,并加快患者的肠胃恢复速度,临床疗效显著,可予以推广。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随访观察大剂量阿苯达唑(ABZ)治疗囊型肝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服药组936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服药前后肝包虫病灶部位、大小及形态变化,拍片记录并与手术和未服药治疗的553例对照组患者囊型肝包虫病灶行超声对比和疗效评价.结果超声随访观察3个月~18年,服药组患者治愈率31.62%(296/936),好转率52.99%(496/936),稳定率17.6%(165/936),恶化率0.6%(6/936).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x2=7.82,P<0.001.结论长期口服大剂量阿苯达唑治疗囊型肝包虫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简便,可在疫区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简述人体囊型包虫病的发病机制,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多b值DWI成像在人体囊型包虫病上的应用诊断及前景,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此病上的研究现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囊型包虫病的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囊型肝包虫病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彩超引导下,经皮将穿刺针的针尖接触或接近到包虫囊的外囊壁,并将针芯拔出,以连接引流管,将空芯针快速刺入包虫囊的中心。抽尽囊液后,注入22.5%的高渗盐水于腔内进行治疗,并保留10分钟后抽出盐水,最后按抽出包虫液量的20%~70%注入无水乙醇,并在患者体内保留一定量的无水乙醇,拔针后立即改变体位180°。使保留于腔内的无水乙醇能够充分地接触到内囊内壁的每一部分,进而彻底杀死残留于腔内的包虫头节。结果44例子单囊型肝包虫病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复查,之后每年进行至少以此复查,囊肿逐渐缩小,直至纤维化和钙化。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改良治疗单囊型肝包虫病,是一种安全实用、疗效可靠、创伤轻微、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应用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与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不同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给予腹腔镜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观察组,另一组为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对照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式相比,盆腔炎性包块利用腹腔镜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手术进行中的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体温恢复,降低患者术中风险,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接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治疗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甲组的50例采取的是针刺方式治疗,乙组的50例采取的是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乙组和甲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乙组的比例高于甲组20%以上,说明乙组的优越性。疼痛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作为重要的评估项目,治疗后乙组的优势明显,指标评分低,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突出,可实施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