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在临床医学中,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发病原因有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含量降低等,分为单一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在疾病基础上出现多种凝血因子减少导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两种。传统凝血项检测都是用来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进行检测与评估,但由于操作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再加上以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作为检测基础,使血小板在凝血系统中起到的作用被进一步削弱,进而导致血栓形成以及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都无法动态呈现出来,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凝血全貌,因此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实际应用便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Hartert是提出血栓弹力图的第一人,但广泛应用在临床医学中是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它凭借着时效性强、操作简单等多种优势,获得了众多临床工作者的喜爱,可实现床旁快速检查,就连 CCTs很难检查到的凝血异常也能很快检测出来,并且在对血液中血栓形成和溶解过程进行可视化检测与分析时,其实时性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临床方面有关血栓弹力图的综述大多集中在以学科应用进行概述,本文主要对血栓弹力图在几种临床常见凝血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介绍,希望能推动血栓弹力图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治疗的应用。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出现胸膜肺弹力纤维增生症(PPFE)的临床资料,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肺功能、胸部CT、诊断及治疗方面阐述PPFE的特点。PPFE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预后差,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肺移植是患者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 ( thrombe lastography, TEG)检测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药物治疗监测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参数同常规凝血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入住重庆市中医院消化内科的肝硬化患者102例,同时入选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时抽取外周静脉血行血常规、常规凝血试验及TEG检测。并对TEG参数、常规凝血试验指标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1)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增加,TEG参数中的R、K逐渐增大,α角、MA逐渐变小。(2)TEG参数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TEG参数能全面地反应机体内凝血过程,且同常规凝血试验指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常规凝血试验相比,TEG能更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痴呆老年患者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我科的痴呆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透明贴膜固定,观察组透明贴膜固定基础上加用医用弹力网帽固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满意度、药液外渗、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弹力网帽在痴呆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固定中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弹力网帽固定静脉留置针效果优于透明敷贴固定法,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高龄患者留置套管针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 TEG)对老年重症患者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老年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1、3、5、7 d的静脉血,记录TEG和常规凝血试验(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 CCT)的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DVT组与非DVT组患者TEG和CCT各指标的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价TEG与CCT各项指标对老年重症患者DVT的预测价值。结果CCT检测结果显示,DVT组与非DVT组仅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P<0.05);TEG检测结果显示,DVT组凝集块形成速度、最大振幅、综合凝血指数均明显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2.614,F=13.750;P<0.05);两组患者仅入院第5天的最大振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可见临床预测DVT价值较好的指标依次为最大振幅、凝集块形成速度、综合凝血指数和D-二聚体,其敏感度分别为94.4%、50.0%、44.4%、95.1%,特异度分别为48.8%、85.4%、85.4%、33.3%,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662、0.656、0.651。入ICU第5天最大振幅为67.5,是预测DVT发生的最佳临床诊断界值。结论TEG预测老年重症患者DVT发生的准确性高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合并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接诊治疗的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合并肺炎症状10例,对其进行维持心功能,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心力衰竭,营养供给等护理治疗手段,观察其效果。结果10例患儿在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治疗后,心力衰竭情况得到了有效缓解,最终患儿的病情好转,最终得以好转在家长陪同下出院。结论医护人员积极展开护理干预治疗,谨慎观察患儿病情以及患儿的各项基本指标,做出最精确的治疗方案,并配合好医院的治疗方案,在取得了较好治疗后,进行跟进治疗,最终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评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凝血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卵巢肿瘤初诊患者151例,经确诊,恶性肿瘤117例,设为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34例,设为良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检测参数包括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血块形成速率(Angle角)、血块最大强度(MA)、血块纤溶指标(LY30)和凝血综合指数(CI)。结果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的R、K减少,Angle、MA和CI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Ly30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肿瘤Ⅰ期与Ⅱ期合为组1,将肿瘤Ⅲ期与Ⅳ期合为组2进行比较分析,与组1相比,组2的Angle、MA和CI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K、Ly3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对评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凝血状态的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40例,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22例。然后选择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凝集块形成速率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及硬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效果会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以及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危重症患者在临床当中合理用血过程中使用血栓弹力图的指导性作用展开分析。方法随机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危重症患者当中择取50名,均采血样接受TEG检测以及传统的凝血项目检测,取最终结果予以分析,同时总结TEG在临床当中的指导性作用。结果经过检测,APTT、PT、R呈现出正向相关,P<0.05;FIB、MA呈现出正向相关,P<0.05;PLT、Angle角、MA呈现出正向相关,P<0.05。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中,血栓弹力图对于内科中就诊的危重症患者在合理用血过程中具备较为理想的指导性作用,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