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病(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upper respiratory inflammation,URI)患者的嗅区病原微生物分布与嗅觉障碍的关系。方法连续性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窦炎(CRS)、变应性鼻炎(AR)在内的URI患者234例,健康成人98名纳入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鼻内镜下用鼻拭子采集嗅区分泌物,采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33种/型呼吸道病原微生物进行核酸检测。URI患者均行Sniffin′ Sticks嗅觉测试。对URI伴嗅觉障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9(8,10)个月[M(Q1,Q3)]。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8名对照组中病原微生物阳性者9名(9.18%),其中鼻病毒1名(1.02%)、副流感病毒3型1名(1.02%)、肠道病毒3名(3.06%)、金黄色葡萄球菌1名(1.02%)、卡他莫拉菌3名(3.06%)。234例URI患者中嗅觉障碍者111例(47.44%)、嗅觉正常者123例(52.56%)。嗅觉障碍组(111例)病原微生物阳性者38例(34.23%),混合感染者4例(3.60%),其中鼻病毒11例(9.91%)、冠状病毒229E 5例(4.50%)、冠状病毒OC43/NL63 2例(1.80%)、副流感病毒1型3例(2.70%)、肠道病毒2例(1.80%)、乙型流感病毒BV系1例(0.90%)、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9.91%)、卡他莫拉菌7例(6.31%)、肺炎克雷伯菌1例(0.90%)。嗅觉正常组(123例)病原微生物阳性者18例(14.63%),混合感染者1例(0.81%),其中鼻病毒3例(2.44%)、冠状病毒229E 4例(3.25%)、副流感病毒3型1例(0.81%)、肠道病毒3例(2.44%)、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2.44%)、卡他莫拉菌4例(3.25%)、肺炎克雷伯菌1例(0.81%)。两组间单因素分析发现,病原微生物检出率、鼻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副流感病毒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病毒检出率分别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CRS和AR 3个亚组的嗅觉障碍和嗅觉正常者中存在差异(χ2值分别为3.88、4.53和4.73,P值均<0.05)。随访期间,111例嗅觉障碍患者中,嗅觉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71例(63.96%),嗅觉功能改善但未达完全正常者32例(28.83%),嗅觉功能无改善者8例(7.21%)。结论防控COVID-19期间,URI患者嗅区鼻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定植与嗅觉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可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对持久的嗅觉障碍。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病毒的定植分别与CRS和AR患者发生嗅觉障碍有关。

  • 标签: 病原微生物 嗅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鼻窦炎 变应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OVID-19疫情期间门诊药学服务采用O2O模式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至同年12月,将我市3家医院在此时间段内线上参与门诊学服务实践的患者年龄、就诊科室以及处方审核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研究COVID-19疫情期间我市3家医院实施药学门诊服务020模式的线上问诊人次为11000人次,主要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科室,医院药师共调剂线上处方7820张,其中药师处方的审核率为100%,未通过审核处方431张,不合格率为5.51%。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实施线上门诊学服务的效果较好,门诊的药师还需积极研究O2O模式,借助互联网挖掘自身的专业价值。

  • 标签: 新冠 020 门诊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6个省19个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抗病毒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2019年4-11月,在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6个省19个城市收集未接受抗病毒治疗MSM 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574份,提取RNA,反转录后经巢式PCR扩增HIV-1 pol 基因区片段。PCR 产物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判定病毒基因亚型,提交斯坦福耐药数据库分析耐药。结果有479份样本PCR扩增成功并获得核酸序列,检出的HIV-1基因亚型有9种,其中CRF01_AE(43.4%)和CRF07_BC(36.3%)所占比例较大,随后依次为B(6.3%)、CRF55_01B(5.9%)、CRF59_01B(0.8%)、CRF65_cpx(0.8%)、CRF103_01B(0.4%)、CRF67_01B(0.4%)和CRF68_01B(0.2%);另有26份(5.5%)样本的基因亚型为未知亚型。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1,P<0.001)。总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为4.6%(22/479),其中对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分别为3.5%(17/479)、0.8%(4/479)和0.2%(1/479)。新近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高于长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4,P=0.031)。结论我国6个省19个城市MSM 的HIV-1感染者中HIV-1基因亚型多样化,不同省份之间的基因亚型构成比不同;整体抗病毒治疗前耐药率处于低水平,但新近感染者的耐药率较高,建议重点加强此类人群的耐药监测。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基因亚型 抗病毒治疗前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无携带CYP2C19功能缺陷(LOF)基因的糖尿病(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选择不同P2Y12抑制剂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66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对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按照携带CYP2C19 LOF基因的情况,分成快代谢型(未携带CYP2C19 LOF基因)和中慢代谢型(携带CYP2C19 LOF基因);按照有无DM分为A组和B组;按照患者PCI术后选择的P2Y12血小板抑制剂类型,分为替格瑞洛亚组和氯吡格雷亚组。记录各亚组3年内的MACE事件,分析患者CYP2C19 LOF基因型和所用P2Y12类型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快代谢型患者在PCI术后的3年中,各亚组间的MACE、再次血运重建、卒中、心衰再住院、主要出血、全因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在中慢代谢型患者中,使用替格瑞洛可显著减低MACE事件发生、心脏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均P<0.01);可显著降低DM患者的心梗再次发生率。结论快代谢型DM合并ACS患者在PCI术后选择不同的P2Y12抑制剂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对于中慢代谢型DM合并ACS患者,替格瑞洛不仅可以显著降低MACE、再次血运重建及再次心梗的发生率,同时未增加主要出血的风险;在减少再次心梗方面,DM患者使用替格瑞洛的获益比非DM患者更大。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抗血小板策略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键调节因子,其通过调节血管张力、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在心血管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作为一种非药物性干预靶点应用于临床。ACE2亦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进入宿主细胞的受体,参与了冠状病毒的细胞入侵过程,对病毒所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ACE2在冠状病毒致病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机制对于新型冠状肺炎及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 妇幼健康是下一代健康发展的基石,是未来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国际社会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估和监测也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儿科及儿童保健医生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开展儿童保健门诊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儿保门诊的重点工作之一。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实行连续性、系统化、多样化健康教育。

  • 标签: 儿保 早期发展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残留IgA的去除效果,比较其优劣。方法对3种过滤方法规模化生产的多批次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中分子大小分布、蛋白回收率和IgA含量进行考察,分析不同过滤方法的去除效果。结果滤板压滤法、复合膜法和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平均IgA去除率分别为86.6%、92.7%和97.9%,平均蛋白回收率分别为81.6%、95.3%和97.1%,平均分子大小分布分别为99.4%、99.6%、99.7%。结论3种过滤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滤板压滤法应用范围广但IgA去除量有限;复合膜法使用方便、IgA分离效果好,但成本较高;离子交换层析法的IgA分离效果好但工艺繁琐,不同企业可选择适合的过滤方式。

  • 标签: 免疫球蛋白类,静脉内 免疫球蛋白A 压滤 膜过滤 离子交换层析
  • 简介:摘要目的重组表达人MHC Ⅰ类链相关蛋白A α3结构域(MHCⅠchain related protein A α3 domain,MICA-α3)蛋白及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D(natural killer group 2D,NKG2D)蛋白,制备抗MICA-α3单克隆抗体,并检测其结合功能。方法构建MICA-α3及NKG2D蛋白表达载体,经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表达重组蛋白,通过分子筛、组氨酸标签蛋白层析纯化。用重组MICA-α3蛋白免疫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单克隆抗体,用细胞ELISA检测单克隆抗体功能。结果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菌株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筛选得到5株能和表达MICA-α3的MDA-MB-453细胞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且不影响MDA-MB-453细胞与NKG2D结合。结论制备的抗MICA-α3单克隆抗体能与肿瘤细胞结合,同时不影响肿瘤细胞与NKG2D结合。

  • 标签: 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抗体,单克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蛋白A 细胞杂交瘤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4795-3p通过靶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6月至12月分别转染阴性对照模拟物(阴性对照组)和miR-4795-3p模拟物(miR-4795-3p组)至胃癌BGC823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验转染效率。淋巴细胞增殖检测(MTS)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GC823细胞的增殖情况及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miRcode预测miR-4795-3p的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795-3p与靶基因的结合。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iR-4795-3p组和阴性对照组BGC823细胞中miR-4795-3p表达分别为(1.02±0.11)和(11.04±1.23),阴性对照组miR-4795-3p表达明显低于miR-4795-3p组(t=8.14,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4795-3p组BGC823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下降(P<0.05),细胞侵袭数明显减少(P<0.01)。miR-4795-3p与EGFR存在互补结合位点,miR-4795-3p可互补结合EGFR(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iR-4795-3p组BGC823细胞中EGFR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miR-4795-3p通过靶向负调控EGFR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 标签: 胃癌 miR-4795-3p EGFR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抽吸压力(80 mmHg、150 mmHg、250 mmHg)(1 mmHg=0.133 kPa)对气管插管患者抽吸分泌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47例重症监护室(ICU)行气管插管治疗的危重症患者纳入研究,将其简单随机分为A、B、C组并实施不同抽吸压力吸痰。A组16例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9~64(51.63±6.61)岁,抽吸压力为80 mmHg;B组16例患者中男12例,女4例,年龄42~73(53.50±8.49)岁,抽吸压力为150 mmHg;C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年龄34~64(52.06±6.84)岁,抽吸压力为250 mmHg。对比3组患者的痰液吸净时间、吸痰时间间隔、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并发症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C组的痰液吸净时间为(15.2±1.1)s,明显短于A组的(24.6±1.3)s和B组的(18.9±1.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50,P<0.001);C组的吸痰间隔时间为(104.67±11.48)min,与A组[(78.11±7.24)min]和B组[(96.32±8.91)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8,P<0.001)。3组患者吸痰期间均未发生气道黏膜损伤。A组吸痰前1 min SpO2为(94.2±2.8)%,吸痰后1 min和吸痰后5 min的SpO2分别为(95.1±2.1)%、(95.6±2.2)%,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吸痰前1 min的SpO2为(94.4±2.6)%,吸痰后1 min B组SpO2为(95.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5 min后SpO2为(96.3±2.7)%,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痰后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痰前1 min的SpO2为(94.6±2.9)%,吸痰后1 min SpO2为(96.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5 min SpO2为(97.1±2.2)%,与吸痰前1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痰后1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发现3组患者分泌物总量、红细胞数目以及上皮细胞数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着吸入分泌物体积和吸入压力水平的增加,红细胞数目和上皮细胞数目均明显下降(均P<0.001)。吸入分泌物中的上皮细胞量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A组与B组吸入分泌物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但A组与C组、B组与C组吸入分泌物总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3种不同压力下抽吸时,患者的平均脉率增加(7.9±6.8)次。3组患者的SpO2下降、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低氧血症、气管黏膜损伤以及黏膜出血。结论对于ICU气管插管患者而言250 mmHg的抽吸压力较为适宜,该压力下对气道分泌物的清理效果更好,吸痰时间较短,SpO2恢复效果较快,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抽吸压力 吸痰 重症监护室 气管插管 分泌物
  • 简介:摘要脉冲电场是近来年新兴的心房颤动(房颤)消融能量来源。相较射频和冷冻消融而言,脉冲电场消融具有快速且特异性损伤心肌的优势,尤其适用于肺静脉隔离。本团队于2020年12月24日至2021年4月7日,使用脉冲电场消融系统完成3例阵发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本文报道这3例的急性期及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

  • 标签: 心房颤动 脉冲电场消融 肺静脉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变性病(PKAN)术后疗效异质性的原因。方法选择自2021年5月至8月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双侧丘脑底核(STN)-DBS的一家系3例PKAN患者进行研究,该3例患者具有相同PANK2基因突变。对3例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表型以及DBS术前、术后2周、术后6个月Burke 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估量表(BFMDRS)评分、表面肌电图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例患者的临床表型存在明显异质性:病例1发病年龄最晚,病程最短,主要表现为全身异常活动,强迫体位,无明显肢体变形,术前表面肌电图提示不自主肌肉收缩强度最小,以交替收缩放电活动模式为特征的不自主运动为主;病例2和病例3的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病情渐进性加重,表现为下肢跛行,肢体不自主扭转(病例3同时还有明显的肢体变形),术前表面肌电图提示不自主肌肉收缩强度大,以协同收缩放电活动模式为特征的扭转痉挛性肌张力障碍为主。DBS术后3例患者的BFMDRS评分、表面肌电图结果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但也存在明显异质性,其中病例1~3术后6个月较术前的BFMDR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8.1%、60.5%、43.2%,表面肌电图改善率分别为82.36%、63.79%、72.25%。结论PKAN具有复杂的临床表型异质性,且是DBS术后疗效异质性的原因之一。

  • 标签: 泛酸激酶相关神经变性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异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高铁细胞培养环境以及小鼠铁蓄积状态下骨骼肌Sirtuin 3(SIRT3)表达的变化,探讨SIRT3下调在高铁负荷导致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梯度浓度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FAC)干预小鼠成肌细胞C2C12,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观察细胞形态,检测SIRT3 mRNA、蛋白以及活性水平;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FAC干预组以及FAC+去铁胺(deferoxamine, DFO)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干预;FAC组以FAC干预,再以生理盐水干预;FAC+DFO组在FAC后再以DFO干预,检测骨骼肌非血红素铁、SIRT3蛋白水平,测定肌细胞原位凋亡,观察骨骼肌形态。结果C2C12细胞分化后在FAC的干预下,细胞的增殖活性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IRT3 mRNA、蛋白以及生物活性均下降(P<0.05),细胞形态逐渐萎缩,肌管长度、数目逐渐减少。在在体研究中,FAC组小鼠骨骼肌非血红素铁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增加(P<0.05),FAC+DFO组与FAC组相比减少(P<0.05);FAC组小鼠骨骼肌SIRT3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减少(P<0.05),FAC+DFO组与FAC组相比增加(P<0.05);FAC组小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上升,FAC+DFO组与FAC组相比下降(P<0.05);FAC组骨骼肌组织较对照组相比,细胞排列紊乱,伴有脂肪沉积和炎细胞浸润,该病理改变在FAC+DFO组降铁干预后减轻。结论高铁负荷可导致骨骼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SIRT3水平下调有关。

  • 标签: 铁蓄积 骨骼肌 Sirtuin 3
  • 简介:摘要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itis,TMJOA)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原因复杂且治疗方式有限。TMJOA在发生关节区炎症的同时可导致髁突骨赘形成、关节面硬化、糜烂、软骨下骨囊肿等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变化。目前研究发现表观遗传调控能影响TMJ生长发育以及调控免疫炎症反应,因此推测TMJOA的发生发展中有表观遗传修饰的参与。本文综述表观遗传中重要因子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在骨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领域的相关研究,探讨SIRT3介导的乙酰化修饰对软骨、滑膜、骨及血管等TMJ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推测SIRT3在缓解骨关节炎和滑膜炎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完善对TMJOA发病机制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表观遗传学 乙酰化修饰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注塑与两种数字化制作工艺(切削和三维打印)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精确度与固位力,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商用成品无牙上颌模型翻制石膏工作模型10个,进行编号并扫描获取数据。对各工作模型同时设计数字化基托蜡型并制作实体基托蜡型,分别使用注塑、切削、三维打印3种制作工艺制作3组全口义齿基托(每组各10个)。扫描获取3组基托组织面数据。分析各工作模型组织面与3组基托组织面的数据偏差(即精确度,数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使用万能力学测试机测试3组基托固位力并比较。结果切削组精确度[(0.076±0.026)mm]显著高于注塑组[(0.120±0.025)mm]和三维打印组[(0.117±0.041)mm](P<0.05),后两者精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削组固位力[(9.55±2.44)N]显著大于三维打印组[(5.19±0.06)N](P<0.05),三维打印组固位力显著大于注塑组[(1.52±0.52)N](P<0.05)。结论切削工艺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的精确度和固位力最佳,三维打印工艺制作的全口义齿基托仅固位力优于注塑工艺,两种数字化制作工艺均可满足临床使用要求。

  • 标签: 义齿基托 义齿,全口,上颌 计算机辅助设计 义齿固位 工艺学,牙科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女性儿童的laryngo-onycho-cutaneous综合征(LOCS)。患儿女,4岁,因“出生后反复声音嘶哑、喉鸣音4年余,加重2个月”于2020年10月2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体格检查示全身散在皮疹及溃疡样皮肤缺损,双侧脚趾甲及双手指甲部分缺如,牙釉质发育不良及牙齿异常等表现。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声门上区肉芽组织增生明显,声门下狭窄,双侧声带活动受限。基因检测结果提示患儿LAMA3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51dupG(p.Val51Glyfs*4)和c.3216G>A(p.Ser1072Ser),其父母分别各携带LAMA3基因的一处杂合变异。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电子喉镜表现以及全外显子组检测结果,该患儿被诊断为LOCS。因父母拒绝进一步治疗,未给予干预措施,密切随访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咽部肿物为典型表现的巨大食管肿物临床上罕见,本文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例巨大食管肿物均来源于环后区,随着肿瘤生长,向食管管腔内延伸。我们分别采用咽侧切开和经口直达喉镜的方法给予切除,病理为错构瘤及脂肪瘤,术后随访2~20个月,未见并发症及肿瘤复发。针对此类病变手术的关键及难点在于肿瘤根蒂部的识别、显露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保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是一个细胞质转录因子家族,共有7种蛋白,包括STAT-1、-2、-3、-4、-5A、-5B和-6,编码STAT家族的基因位于2号(STAT1和STAT4)、12号(STAT2和STAT6)和17号(STAT3、5A和5B)染色体上。在这7种蛋白中,STAT3和STAT5与肿瘤进展之间的关联性最强,且电离辐射可以对STAT3水平产生影响。STAT3的持续活化能够调节多种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程、细胞凋亡、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STAT3在其生物学功能及其激活剂作用方面高度复杂,因此,进一步研究STAT3生物学功能及其信号通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STAT3 电离辐射 肿瘤发展 肿瘤微环境 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