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治疗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治疗和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护理满意度与整体疗效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梗塞 超早期静脉溶栓 护理要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动脉后配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4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急诊动脉后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实验组(95.7%)高于对照组(74.5%),差异显著(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行急诊动脉治疗后配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动脉溶栓 高压氧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急性脑栓塞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均等两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超早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急性脑栓塞治疗总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2周患者DNS评分的差异。结果超早期组急性脑栓塞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P>0.05;治疗前两组DNS评分相似,P>0.05;治疗2周超早期组相较于常规组DNS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栓塞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 急性脑栓塞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颅超声仪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降脂及清除自由基治疗,并对“三高”及其他卒中危险因素一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颅超声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4.87%)与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9.98±8.9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18.3±9.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颅超声仪辅助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颅超声溶栓治疗仪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尿激酶溶血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综合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介入治疗应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介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介入应用于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 介入溶栓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后行双重抗血小板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瑞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静脉后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重抗血小板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回归社会的能力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χ2=5.145,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为(0.34±0.18)分、(92.15±6.73)分、(0.87±0.36)分,对照组分别为(0.92±0.35)分、(76.05±4.86)分、(1.64±0.52)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92、11.308、7.099,均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13±0.36)mPa/s、(1.39±0.31)mPa/s、(32.35±2.61)%,均低于对照组的(8.65±0.72)mPa/s、(1.62±0.47)mPa/s、(39.07±3.25)%(t=32.740、2.382、9.400,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脑出血和病死病例,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5,P>0.05)。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静脉治疗后,行双重抗血小板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 标签: 卒中 血栓溶解疗法 阿司匹林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药物疗法,联合 血液流变学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评价药物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并同意接受该疗法的69例AMI患者作为组,用(r-PA)按10Mu-20Mu剂量治疗;将同样符合条件但因各种原因不愿接受治疗的AMI患者作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的再灌注率、住院2周内病死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再灌注率(80.9%)显著高于对照组(20.4%),(P〈0.01)组3周病死率(7.8%)、心力衰竭(12%)、心源性休克(8%)和严重心律失常(12%)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35%、31%和31%),有统计学差异(P〈O.01)。组有一例脑出血,轻度出血发生率组(10.3%)高于对照组(8.3%)(P〈0.05)。结论栓剂(r-PA)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轻,疗效确切,简便易行,价格较廉,适合我国广泛应用。

  • 标签: 瑞替普酶 溶栓 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急诊静脉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药物治疗)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44%>81.48%)相对更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3.70%<14.81%)相对更低(P<0.05)。结论急诊静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良好方法,能够进一步提高常规药物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其康复进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静脉溶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0例采用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动脉通融患者为观察组,40例动脉未通融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小于对照组,平均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和就诊时间对治疗疗效有明显的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以提高治疗

  • 标签: 溶栓治疗 老年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配合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组,好转23例,再通治疗后残存严重狭窄(狭窄率大于7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7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血管内治疗组)。通过NIHSS评分、Rankin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在NIHSS评分、mRs评分方面血管内治疗组均优于静脉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采用静脉配合血管内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超早期 静脉溶栓 血管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静脉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头部亚低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SF-36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亚低温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脉进行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并对两组治疗进行详细地对比。结果?经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对照组显效37例,有效10例,无效为3例,总有效率为94%;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为33例,总有效率为34%。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静脉具有显著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管复通率,降低再梗死亡可能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争论静脉溶栓 治疗疗效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静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尿激酶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心电图ST段下降、血管再通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7%,(p<0.05)。结论实施急诊静脉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的挽救患者的濒死心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急诊静脉溶栓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45例ACI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适合治疗但患者及家属不同意治疗的ACI患者45例为对照组,在前、后24小时、7天、30天分别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预后。并观察颅内及其他系统的出血并发症。结果组和对照组治疗24小时、7天、30天NIHSS评分及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组为13.3%、对照组为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患者齿龈出血6例(13%)、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6.67%),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非组齿龈出血2例(4.44%)、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无症状性颅内出血3例(6.67%),死亡1例(2.22%)。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尿激酶静脉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死亡率,有效安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静脉溶栓治疗 神经功能障碍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体会。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诊治的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8例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予以阿替普酶静脉作为治疗组,另47例非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90d后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治疗前的NIHSS评分为(14.45±1.38)分,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治疗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6.30±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治疗前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55.20±2.60)分,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治疗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5.10±1.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3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均为 15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片给药,研究组患者发病时间小于 4.5 小时,并接受 阿替普酶静脉,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10 天后,研究组患者 NIHSS 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治疗急性脑梗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抢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与单硝酸异山梨酸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抢救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治疗。将两组患者冠脉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尿激酶方法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能够有效提高冠脉再通率,减少或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再通 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酸
  • 简介:重组组织型纤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治疗已成为公认的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方法,但该治疗方法仅限于发病3h以内的患者,且有较高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治疗时间窗很窄,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只有一小部分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指导下的动脉治疗,能够确定是否存在可逆性缺血脑组织,使治疗适应证选择更科学,显著延长治疗的时间窗,提高血管再通率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研究表明,急性期全脑血管造影(DSA)所反映的脑血管闭塞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血管再通和血流灌注情况等诸多因素均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急性脑缺血患者全面、客观的血管造影分级对介入治疗适应证选择、预测血管再通率及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现就目前常用的急性缺血性卒中DSA分级标准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静脉内溶栓治疗 急性缺血性卒中 全脑血管造影 治疗疗效 脑动脉闭塞 评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