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由黄书光教授等人所著的《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百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思想激荡》(以下简称《文化差异与价值整合》),已于2011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中国基础教育百年改革中的教育思想与文化差异”和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第三期建设项目的最终成果,是黄书光教授等人多年潜心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结晶和升华。黄书光教授等人甘心坐冷板凳,近十年来矢志不渝、殚精竭虑地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史,他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先后研究出版了数部探讨“文化视角下的基础教育”的学术专著。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质量观因时演进,经历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育质量观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经历了'关注学业成绩的内适性质量观''关注社会人才的外适性质量观''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个适性质量观''关注教育服务的保障性质量观''关注全面质量的整体性质量观'五种质量观演变时期;基础教育质量观的演进主要表现在:质量内容上从仅关注教育结果逐渐到关注教育服务进而关注教育全过程,质量标准上从合规定性到合需要性再到合发展性,质量取向上由社会人才取向到关注个人取向,再到公民取向;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应坚持结果质量与服务质量的辩证统一、底线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
简介:上海交大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两条历史脉络。第一条是间接的历史脉络,即老交大追求一流的理念与实践: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洋公学开创多项教育史的先河→清末民初唐文治时期提出“第一等大学”的理念→20世纪20年代初合组交大之际提出与欧美“同趋一轨”的愿景→20世纪30年代黎照寰时期交大赢得东方NIT的美誉。第二条则是直接的历史脉络,即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关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探索与持续推进:1978年的“世界第一流的综合性理工大学”→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第一流大学”→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一流大学”→21世纪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三步走战略”。贯穿这两条历史脉络之间的是追求卓越的交大精神与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