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保证在我院的输液能安全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所以对输液中心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干预,实施策略。方法对我院的护理中心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找出我院护理中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调整并整顿,防患于未然。结果通过对输液中心的安全隐患实施护理干预后,在我院进行输液的患者的投诉情况明显减少,患者对我院的护理人员更加信任了,对我院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了。结论医院要及时对输液中心的护士进行护理流程和操作规范的审核,督促输液中心的护士要严于律己,端正工作态度,积极发现输液中心的安全隐患并在最短的时间将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院护理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大大的患者的满意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腹式横切口剖宫产不同切口处理方法对产妇术后恢复、伤口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8例资料,按照产妇自主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选择新式剖宫产手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选择改进的剖宫产手术的48例产妇为观察组,术后按照文中统计指标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7.8±3.2min,手术后无腹膜前筋膜出血现象和腹壁下血管损伤现象,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改进的剖宫产手术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Mifeisitong,MFST)配合依沙吖啶(EthacridineLactate,EL)在疤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治疗的75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但需中期妊娠引产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只采用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和观察组45例联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服药后的宫颈成熟度、产中产后出血、产程及引产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度62.2%、起效时间平均29±9h、排胎时间平均5.9±2.1h、产时产后平均出血量89±42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应用于疤痕子宫中期引产具有良好的协同治疗效果,增强了对前列腺的敏感性,提高了子宫肌兴奋性,促进宫口的扩张,加速胎儿、附属物的排出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168例2012.1.1~2013.1.1之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心理干预护理,每组人数分别为72人和96人。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产妇的心理的健康状况。结果对以上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护理之后的进食情况、尿量、疼痛状况以及术中的心率和呼吸情况进行对比,并采用自评量表进行抑郁和焦虑的评分,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各项情况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上的剖宫产产妇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消除产妇的负面心理情绪,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预后,同时将疼痛等应激性反应有效减轻,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而可将心理干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心静脉导管性菌血症的原因,同时总结其护理的对策。方法针对2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干预的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其中出现导管性菌血症的患者例数,同时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究护理对策;研究选取的20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4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本次20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10例导管性菌血症,其发生的比例为5%。从年龄、性别、是否合并感染性原发病、禁食时间是否超过72小时、是否使用抗生素、中心静脉置管是否反复穿刺等方面展开对比,发现除过年龄和性别和是否使用抗生素外,其他因素均可能引起菌血症的发生,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性菌血症的原因较多,因此护理对策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同时提高自身的护理和穿刺等技能,以期减少菌血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疾控中心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疾控中心实施慢性病高危患者筛查人群、计划免疫类接种对象、健康体检受检者共计1500例展开研究。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展开健康问卷调查,之后依据相关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在实施前后,被调查者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相较健康教育前,健康卫生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升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疾控中心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对服务对象健康知识具体掌握度加以了解,进而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掌握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为减少职业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2年6月间在本院体检采血病例27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皮肤黏膜暴露、锐器伤的发生情况。结果采血期间发生职业暴露事件23例,总发生率为8.30%,其中皮肤黏膜暴露17例(6.14%)、锐器伤5例(1.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教育程度大专以下、无培训经历与职业暴露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工作年限≤3年OR值2.012,95%可信区间为(1.101,3.677),P=0.023、无职业暴露经历0R值3.012,95%可信区间为(1.203,7.541),P=0.019、无培训经历OR值3.522,95%可信区间为(1.220,10.168,P=0.020)。结论健康体检中心采血护士工作年限≤3年、无职业暴露经历、无培训经历是发生职业暴露的相关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法前后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数据、医疗器械抽检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评价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的环境状态、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的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湿包发生率明显低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从而显著提升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包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