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使用胃蛋白酶水平联合胃泌素水平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胃镜检查的病患,根据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无显著炎症的对照组病患,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观察组病患,对两组病患的G-17水平、PGⅡ、PGR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萎缩部位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的G-17水平、PGR、PGⅠ。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G-17水平、PGR、PGⅠ均显著较低;萎缩性胃窦炎病患的PGR、PGⅠ水平显著高于萎缩性胃体炎以及全胃多灶性萎缩病患;萎缩性胃体炎病患的G-17水平显著高于全胃多灶性萎缩以及萎缩性胃窦炎病患,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患使用胃蛋白酶水平联合胃泌素水平的临床检测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临床实验室常用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和进展做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细菌性阴道病(BV)的3种检验方法的特点。方法对1185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BV试验3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870例,非BV组315例。结果BV组870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BV试验3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32.5%、89.8%;非BV组315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8%、6.1%、27.5%;2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验线索细胞简易、方便、易行,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坚定的金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献血者初筛检验在血站血液检测中重要性并探讨有效初筛检验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我血站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液样本的检验结果,根据献血者采血前的对丙氨酸氨基移酶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性抗原等的初筛检测结果结合既往献血确定初筛检验的作用。结果无偿献血者ALT的初筛检验阳性率在逐年的升高,并且HBsAg、抗-TP检测反应相似,不存在显著差异;夏季6~8月ALT的初筛检验阳性例数、HBsAg检测反应例数、抗-TP检测反应例数的比例均高于其他月份(季节)。结论血站应加强对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性抗原、梅毒螺旋体病毒的抗体等的初筛检验,对于夏季参与献血的献血者在采血时要注意对饮食及作息的问询,严格初筛检验过程,减少对血液的资源浪费现象与避免环境血污染。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检测呼出气一氧化氮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接诊的28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FeNO检测、BPT实验、BDT实验,观察患者特异性哮喘、非特异性哮喘的FEV1/pred、FEV1/FVC、FeNO指标水平。结果特异性哮喘和非特异性哮喘在FEV1/pred、FEV1/FVC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FeNO检测中特异性哮喘的指标显著高于非特异哮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NO检测方法应用于慢性咳嗽患者,可以迅速有效检测出特异性哮喘患者并对症下药,临床效果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炎症性肠病(IBD)相关血清学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8月我院克罗恩病病人(CD)184人为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61人为UC组;另纳入其他肠道疾病人(排除CD和UC)31人为其他肠道疾病组,健康体检人群30人为健康体检组进行研究;检测抗酿酒酵母抗体(ASCA),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抗胰腺腺泡细胞抗体(PAB),抗DNA结合乳铁蛋白抗体(LFS),5种血清学自身抗体在4组人群中的血清浓度。结果UC组的pANCA、GAB-IgA、LFS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D组的ASCA、PAB、GAB-IgG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五类抗体联合检测IBD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结果(P<0.05)。结论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现,pANCA,LFS针对UC有诊断意义,ASCA与PAB针对CD有诊断意义。采用联合检测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敏感性,使诊断更加准确,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检测65例冠心病患者和82例健康人血清Cys-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Cys-C为(2.35±1.9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6±0.48)mg/L(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Cys-C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结论血清Cys-C水平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并且其水平与冠心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冠心病早期发现的指标,用于临床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缺铁性贫血患者20例作为观察A组、地中海贫血患者20例作为观察B组,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指标,观察三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A组、观察B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均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均存在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A组与观察B组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补体C3、C4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3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3%,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核抗体谱阳性率为91.1%;ANA谱中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1%、30.1%、25.2%、34.2%、26.1%;补体C3、C4阳性率分别为60.9%和54.5%,SLE患者上述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A、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谱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SLE的检测阳性率,对SLE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肿瘤诊断中CA199(糖类抗原199)、CA125(糖类抗原125)及AFP(血清甲胎蛋白)联合检测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52例宫颈肿瘤患者,分为恶性组(226例)、良性组(226)例,同时选取22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CA199、CA125及AFP表达水平及阳性例数,对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表达水平及阳性比例方面,恶性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99、CA125及AFP联合检测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7.25%、84.43%、78.92%,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及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肿瘤诊断中,血清CA199、CA125及AFP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检出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出血组,另选取出血量正常的50例产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及Beckman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产前产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以及FDP、D-Dimer进行检测,分析相应数据。结果出血组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值异常率在产前和产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诊断中对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进行检测能够指导医生有效预防患者产后大出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应用于孕妇产前ToRCH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此文研究资料是2015年4月—2018年5月本医院开展产前检测的1000例孕妇,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开展产前ToRCH检测,总结孕妇ToRCH免疫球蛋白M抗体、免疫球蛋白G抗体测定结果。结果孕妇弓形虫-免疫球蛋白M、风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M阳性总检出率分别是0.20%、3.40%、0.50%,弓形虫-免疫球蛋白G、风疹病毒-免疫球蛋白G、巨细胞病毒-免疫球蛋白G、疱疹病毒Ⅰ+Ⅱ-免疫球蛋白G阳性总检出率分别是1.70%、90.10%、97.20%、92.80%。结论在孕妇产前ToRCH检测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技术呈现较优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辖区內腹泻病例中志贺氏菌的感染情况及优势菌型的耐药情况分析。方法选择辖区内2个医院作为监测点,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志贺菌培养、血清型鉴定和抗生素耐药性试验。结果2010~2014年,本实验室检测3101份腹泻标本,分离志贺氏菌62株(总阳性率为2.0%),涵盖6种不同血清型,最常见当属宋内志贺菌48株(占77.42%);其次福氏志贺菌2a(8株占12.90%)。48株宋内志贺菌年龄分布以青壮年13-60岁为主,对链霉素、萘啶酸、甲氧嘧啶的耐药率均为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3.75%,对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为91.67%。结论宋内志贺菌是区域内最常见的志贺菌,警惕耐药克隆株形成潜在暴发的风险。加强辖区內志贺菌属主动监测对控制细菌性痢疾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因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6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化疗的100例ⅢB期、Ⅳ期NSCLC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S、DHFR基因表达情况,研究各项指标与NSCLC治疗疗效的关系。同时选取98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样本作对照。结果100例NSCLC患者接受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治疗,无CR病例,PR25例,SD45例,PD30例。25例化疗敏感者的DHFR水平为(0.21±0.11)pmol/L,75例化疗抵抗者的DHFR水平为(0.41±0.18)p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S可作为预测培美曲塞化疗晚期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DHFR可能作为近期疗效的预测因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PTH检测联合ECT检查,在诊治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20例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血清iPTH水平,并予行甲状旁腺ECT检查及彩超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血清iPTH水平均>300pg/ml,ECT检查阳性率高于彩超(P<0.05)。甲状旁腺切除术后复发患者ECT证实右上臂可见可疑甲状旁腺组织显影。结论iPTH检测可早期诊断维持性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ECT检查可为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准确的术前评估、定位及为术后复发患者提供再次手术治疗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