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对其临床价值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随机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 期间收治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提示依达拉奉治疗联合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中,除常规的微循环改善以及抗凝治疗方法外,结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降低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观察对象设定为70名,于研究期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从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筛取,按照等量随机分组原则对70名患者进行分组,组别命名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人数及满意度对比结果:34(97.14%):29(82.8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对比结果:0:1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融入日常临床护理风险管理中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肛瘘术后患者的疼痛和满意度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 2018年 7月至 2020年 6月来我院手术的 80例肛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乙组和甲组,各 40例,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差异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乙组以常规护理为主,甲组以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不同护理后,甲组术后 12h、术后 24h、术后 48h的疼痛分别进行评分都小于乙组( P< 0.05);甲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乙组( P< 0.05);甲组护理总满意度大于乙组( P< 0.05),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价值与作用。方法: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抽取本院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是否开展护患沟通性语言干预作为分组依据,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0例实验组增加护患沟通性语言,对比不良心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焦虑与抑郁心理评分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相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中护患沟通性语言的应用,既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不良心理,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施展此护理形式。
简介:目的研究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CHD)的发病趋势与发病特征,为制定对策提供参照。方法①统计比较该群体1979年-2001年各时期CHD的总体与年均发病(率)趋势(采用χ^2检验);②对其中58例的临床资料分门别类统计(%)分析。结果①1979年-2001年飞行人员共发生CHD约76例;1990年-2001年总体发病率(8.349‰)或1996年-2001年(6.378‰)均比1979年-1989年(2.889‰)显著升高(P<0.01);1996年-2001年也比1990年-1995年(1.889‰)显著升高(P<0.01);各时期年均发病率比较P>0.05;②发病年龄44-59岁(平均51.9岁);无症状性CHD占31.0%,心绞痛32.8%,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中4例猝死)36.2%。无症状性CHD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17.2%)与AMI(含3例猝死者)(25.9%)者共占74.1%。有60.3%-82.8%的病例长期存在高血压、高血脂、吸烟、超重等多项危险因素。结论该群体CHD发病近十多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临床实际发病年龄与普通群体相当或较后者略滞后;以无症状起病和首发症状即为心绞痛或AMI者,因而其潜在的危险性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