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总结乳腺、卵巢癌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其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例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4-3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0个月.结果9例患者中,6例首发乳腺癌,2例首发卵巢癌,1例为同时性乳腺、卵巢双原发癌.2例患者进行了BRCA基因检测,1例患者存在BRCA1基因突变.9例患者乳腺首发临床症状均为乳房包块;卵巢首发症状中6例为腹胀,2例为阴道异常流血,1例为卵巢肿物.有乳腺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的5例患者中,ER均阴性表达,其中4例为三阴性乳腺癌.9例患者均进行了乳腺癌根治术,并全部接受了化疗,有3例患者术后进行了放射治疗,1例患者术后接受了他莫昔芬内分泌治疗,无患者接受抗HER-2治疗.9例患者中除1例患者拒绝卵巢手术外,其余8例患者均进行了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9例患者均接受了静脉化疗,3例患者接受了腹腔灌注化疗,无患者接受放射治疗.9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6岁(36-51岁),中位发病间隔时间为93个月(0-300个月),确诊第二癌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9个月(7-22个月).7例患者发生卵巢癌复发转移,随访期间3例患者死亡.6例无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22个月,3例有家族史者发生两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1个月;3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58个月,6例患者发生首发癌时年龄逸45岁,其发生第二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36个月.结论乳腺、卵巢双原发癌患者的首发起病年龄较小,诊断卵巢癌时多已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两癌的间隔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
简介:目的:观察部分活髓切断术治疗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部分活髓切断术对因外伤至年轻恒牙冠折露髓而就诊的90例患者(106颗牙)进行治疗并进行定期复查。所有患儿经治疗之后,8颗牙治疗失败,3颗牙治疗无进步,13颗牙治疗效果为显效,82颗牙治疗效果为成功。治疗的有效率为89.62%。82颗牙治疗成功的患儿经活力检查表现正常,没有出现扣痛表现,进行x线检查也没有根尖部的阴影表现,出现了牙本质桥,发育情况良好。8颗牙治疗失败的患儿在治疗时因为暂封物、充填体发生脱落的情况,并没有及时到医院诊治致使其出现感染,从而发生急性牙髓炎,治疗改为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活髓切断术可以很好地保存年轻恒前牙牙髓活力,促进牙根继续发育。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矫正乳房因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造成的继发畸形,并对其早期临床效果做出评价。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共有10例注射式隆乳术后患者在本院进行了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术。脱细胞异体真皮被用于修补和填充胸大肌及乳腺腺体组织缺损,包裹硅凝胶假体的下1/3,以重建乳房下皱襞。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乳房外形满意,无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凝胶假体植入可避免取出乳房内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后造成的严重乳房畸形。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缩写HSH,其中氯化钠的浓度为4.2%,羟乙基淀粉40为7.6%)对重型颅脑外伤,颅内高压并休克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传统液体复苏相比的优势。方法:将符合重型颅脑外伤,颅高压并体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渗盐复合液+甘露醇复苏组(实验组)40例;传统液体+甘露醇复苏组(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输液量、ARDS、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进行统计与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的心率、尿量变化和平均动脉压差异T1-T3有显著性(P〈0.05),T0、T4无显著性(P〉0.05)。高渗盐水组液体总量1205±322ml明显小于对照组,2147±674ml,P〈0.01(t=8.839);其ARDS、MODS、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高渗盐复合液能更快更有效的纠正休克时组织低灌注,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和降低颅内压,减少输液量,降低ARDS、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简介: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relatedleukemia,TRL)是指原发恶性肿瘤或非恶性疾病因接受化疗和(或)放射治疗所致的白血病。该病常因原发肿瘤的诊治而被忽视。临床常见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的发生比较少见[1]。乳腺癌治疗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并发生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ymphomacellleukemia,LCL)者罕见。现将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如下。
简介:目的探讨微小RNA-206(miR-206)和连接蛋白(Cx)43在乳腺癌原发灶(PTs)及腋窝转移淋巴结(MLNs)中的表达变化关系。方法收集8例经病理学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旁正常腺体组织、乳腺癌PTs、配对的正常腋窝淋巴结(NLNs)及MLNs,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ting等实验方法,检测正常腺体组织、乳腺癌PTs、配对的NLNs、MLNs中miR-206和Cx43的mRNA和蛋白表达。各组间均数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osthoc检验(SNK/LSD)。结果与正常乳腺腺体组织比较,乳腺癌PTs和NLNs中miR-206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配对的MLNs中miR-206的mRNA表达较PTs和NLNs进一步降低(P〈O.05)。PTs、NLNs和MLNs中Cx43mRNA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O.05),而PTs与MLNs中Cx43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s和NLNs中Cx43蛋白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明显降低(P〈O.05);与PTs比较,NLNs中Cx43蛋白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而MLNs中Cx4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O.05)。结论miR-206和Cx43基因的相互作用可能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