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成像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40例以S1及S2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机器人组(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为(38.2±8.8)岁。徒手组(采用普通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为(37.3±9.2)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螺钉置入所用透视时间、导针调整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螺钉置入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Majeed评分、功能评价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螺钉置入透视时间[(8.2±2.9)s]、导针调整次数[(0.4±0.2)次]、手术时间[(67.4±5.5)min]、术中出血量[(36.5±8.0)mL]显著少于徒手组[(40.4±4.5)s、(8.6±0.7)次、(78.4±7.2)min、(41.6±7.8)mL],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0(4.0, 5.0)分]显著低于徒手组[4.0(5.0, 6.0)分],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100%,40/40)显著高于徒手组(85.0%, 34/40),并发症发生率(5.0%, 1/20)显著低于徒手组(35.0%, 7/20),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jeed评分、功能评价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结合三成像技术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骨盆折效果确切,可以减少辐射暴露、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螺钉置入准确率,增加安全性。

  • 标签: 骨盆 骨折 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科手术机器人 三维成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智能移动终端联合矩阵式二码技术在麻醉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2016级五年制麻醉学专业2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名学生。试验组学生按需自行扫码教学资料库学习并按照常规方式参与临床实习,对照组学生仅按照常规方式参与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通过出科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试、模拟病例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实习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和模拟病例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82.46±9.61)分比(71.69±7.10)分,(78.38±5.08)分比(72.85±4.02)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和实习教学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8.00(8.00,10.00)分比8.00(6.00,8.00)分,8.00(8.00,10.00)分比8.00(7.00,8.00)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智能移动终端联合矩阵式二码技术应用于麻醉学实习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麻醉学 智能移动终端 矩阵式二维码 实习教学
  • 作者: 柯怡芳 张耀鹏 陈俊锴 陈虎 王勇 孙玉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 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口腔医学计算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几何特征对口内三扫描仪获取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精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及口内三扫描仪算法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颌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标准模型1个作为参考模型,其上植入6枚种植体替代体及相应扫描杆(编号1~6号)。使用牙颌模型扫描仪扫描上颌模型,重复5次,获取扫描数据作为真值。设计并三打印制作几何特征实体,分别使用口内三扫描仪A(Trios 3)和B(Aoralscan 2)扫描添加几何特征前后的上颌模型,获取扫描数据,各重复10次。扫描结果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5),分别测量1号扫描杆与其余扫描杆上平面中心点间线性距离,即D12、D13、D14、D15和D16。正确度为各口内三扫描仪测量值与真值相减的绝对值;精密度为各口内三扫描仪测量值组内两两相减的绝对值;数值越小,代表正确度或精密度越好。统计分析添加几何特征前后线性距离的差异,评价添加几何特征与否对两款口内三扫描仪正确度与精密度的影响。结果对于口内三扫描仪A,添加几何特征后D14、D15、D16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2.66、2.75、2.95,P<0.05),其中最长距离D16的正确度数值由(101.9±47.1)μm降至(49.6±30.3)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378.00、672.00,P<0.05),其中D15精密度[M(IQR)]数值由40.8(45.1)μm降至13.1(17.0)μm。对于口内三扫描仪B,添加几何特征后D12、D13、D14正确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t=3.02、2.66,U=22.00,P<0.05),其中D13正确度数值由(116.6±41.2)μm降至(70.8±35.5)μm。D15、D16添加几何特征前后正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添加后精密度均显著好于添加前(U=702.00,489.00,P<0.05)。结论几何特征辅助可提高不同扫描原理的口内三扫描仪获取牙列缺失种植修复数字印模的精度。

  • 标签: 颌,无牙 牙种植 牙科印模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三维扫描仪 精度 几何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8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质量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858,专家协调系数为0.098~0.264。最终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57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全面、客观地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手术室 眼科学 日间手术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并且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选择2019年4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66岁女性复发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血常规、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患者经多种化疗方案治疗病情未获得缓解,遂采取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方案治疗6个疗程。具体给药方案为VEN起始剂量为100 mg/d,每周加量100 mg,直至最大剂量为400 mg/d;AZA 75 mg/(m2·d),d1~7;28 d为1个疗程。本研究对患者随访截至2020年11月24日。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诊治过程进行分析。以"奈克拉""阿扎胞苷""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知识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检索与本研究AML老年患者治疗方案相似的文献。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20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病史采集:本例患者因"受凉后乏力1周,原始粒细胞增高3 d"入院。②本次入院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原始粒细胞比例为80%,Auer小体较易见,原始单核细胞比例为7.6%,提示AML-M4骨髓象。免疫分型结果显示,表达CD117part,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DR,CD36part,CD34,CD38,CD33,CD13;不表达CD19、CD10、CD16、CD20、CD4、CD56、CD11b、CD14和CD64,约64.7%的细胞为恶性原始幼稚髓系细胞,考虑为AML-M4型。对患者进行56种白血病相关基因筛查结果显示,WT1基因呈阳性、AML1/ETO和CBFβ/MYH11融合基因呈阴性。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为46,XX[20]。二代测序结果显示,IDH1和DNMT3A基因突变比例分别为36.32%和42.97%。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被诊断为AML-M4型,伴WT1、IDH1、DNMT3A基因突变,高危组。③患者先后接受地西他滨(DAC)联合半量CAG(阿糖胞苷+阿柔比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化疗10次,TA(吡柔比星+阿糖胞苷)方案巩固治疗1次。2020年3月16日患者病情复发,遂予AZA联合IA(伊达比星+阿糖胞苷)方案、AZA联合CAG方案联合化疗,病情均未缓解。5月22日,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方案化疗后,截至随访结束,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结果提示患者呈持续缓解状态达6个月,病情稳定。患者对VEN联合AZA方案化疗的耐受良好,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④根据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及筛选策略,共计纳入4篇相关文献。其中,3篇英文文献报道241例年龄>65岁AML老年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或DAC方案治疗后,其CR及CR伴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CRi)率为61%~76%,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食欲减退、腹泻、肺炎、疲劳等。1篇中文文献报道2例年龄>75岁初治AML老年患者接受VEN联合AZA方案治疗后,均获得CR,并且耐受性良好。结论VEN联合AZA方案治疗复发AML老年患者的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该方案为临床治疗复发AML老年患者的可供选择方案之一。

  • 标签: 阿扎胞苷 白血病,髓样,急性 老年人 复发 维奈克拉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经胸三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患者二尖瓣环(MA)静态几何结构及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于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35例DMR(均为二尖瓣脱垂和Barlow样改变)患者作为DMR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舒张晚期、收缩早期、收缩中期和收缩晚期定量测量二尖瓣环面积(MAA)、二尖瓣环周长(MAP)、二尖瓣环前外后内侧直径(DALPM)、二尖瓣环前后径(DAP)、二尖瓣非平面角(NPA)、二尖瓣环高度(AH)以及瓣环高度与联合间径的比值(AHCWR),并计算以上各参数的收缩期变化分数。比较两组间MA静态结构和动态变化差异,分析两组MA在整个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静态结构:DMR组整个心动周期内MAA、MAP、DAP和DALPM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MR组收缩中期和晚期鞍形结构较对照组扁平(AHCWR:0.17±0.01比0.21±0.01,0.15±0.01比0.23±0.01;均P<0.05),其余时相鞍形结构相对保留。动态变化:对照组舒张晚期至收缩早期出现收缩前收缩(MAA、MAP、DAP、DALPM减小,均P<0.05),鞍形加深(NPA减小,AH和AHCWR增大,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DMR组MA收缩前收缩和鞍形加深均消失(舒张晚期与收缩早期所有MA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MR组收缩期动态变化也较对照组减弱受损,表现为DALPM、NPA及AHCWR收缩期变化分数小于对照组(均P<0.05),除DAP外,其余MA参数4个时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常人MA鞍形结构明显,且MA在心动周期内动态变化显著,出现明显的收缩前收缩,鞍形加深现象。DMR患者MA明显增大,且MA鞍形结构在收缩中晚期扁平化。DMR患者整个心动周期内MA动能均减弱,收缩前收缩现象消失,收缩期动态变化也不同程度受损。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三维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 二尖瓣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联合应用3D成像及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技术儿童磁共振髋关节优化扫描方案与传统儿童磁共振髋关节扫描方案图像质量、扫描时间和临床应用情况,评估优化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随机收集经临床医生评估需要进行髋关节磁共振检查22名儿童临床资料。传统髋关节扫描方案包括:2D冠状位及轴位质子密度频率衰减反转恢复序列(proton density-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PD-SPAIR)、2D冠状位T1加权序列、2D轴位T2加权序列。优化方案中应用轴位3D-PD-SPAIR加权CS序列(CS=6)优化前两个2D-SPAIR序列,其余序列保持不变。测量比较2D-PD-SPAIR和3D-PD-SPAIR序列股骨头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noise-ratios,CNR)、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不同方案扫描时间。结果2D-PD-SPAIR和3D-PD-SPAIR序列图像主观评分均达到20~22分(P>0.05),满足及符合临床诊断要求,两位医师一致性较高(kappa=0.636,P=0.002)。2D-PD-SPAIR股骨头SNR高于3D-PD-SPAIR (P=0.001)。两序列间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包含3D CS序列的优化髋关节扫描方案时间(中位时间513 s)显著低于传统2D扫描方案时间(中位时间603 s) (P<0.001)。结论将3D成像和CS技术引入儿童磁共振髋关节扫描方案不仅可以多方位展现解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扫描效率和成功率、改善患儿检查体验,也为进一步优化髋关节磁共振扫描方案提供可能。

  • 标签: 儿童 髋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三维成像 压缩感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成MRI(synthet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MRI)联合三动脉自旋标记成像(three dimension arterial spin labeling, 3D-ASL)在鉴别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高级别胶质瘤并术后辅以放化疗后出现异常强化灶患者病例38例。将入组病例按修订版脑胶质瘤治疗反应评估标准分为复发组(22例)和假性进展组(16例)。所有患者均行3D-ASL及syMRI序列扫描。测量异常强化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及增强后T1值(T1-Gd)、T2值(T2-G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复发组和假性进展组各参数的差异,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价各参数及其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复发组T1-Gd低于假性进展组T1-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2-G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CBF值高于假性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1-Gd、CBF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82、0.916, T1-Gd联合CBF值的AUC为0.951。结论syMRI联合3D-ASL有助于无创鉴别脑胶质瘤复发和假性进展,且诊断效能优于单一MR参数。

  • 标签: 胶质瘤 复发 假性进展 集成磁共振成像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动脉自旋标记(three dimensional-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灌注成像在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脑部的应用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3、4、5岁孤独症儿童各40名为研究组,选取2、3、4、5岁健康儿童各40名为对照组,所有儿童均行磁共振常规序列、3D-T1、3D-ASL序列扫描。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得脑部各区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灌注值,比较分析相同年龄段孤独症儿童和健康儿童脑部各区血流灌注CBF值,找出各年龄段孤独症儿童脑部各区脑血流灌注CBF值特点。结果2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海马、壳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3岁组,孤独症儿童额叶、颞叶、海马、壳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4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额叶、丘脑、海马、壳核、尾状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5岁组,孤独症儿童颞叶、丘脑、海马、壳核、尾状核、黑质、红核等脑区CBF值低于健康儿童(P<0.05)。结论3D-ASL技术可以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孤独症儿童病理过程。

  • 标签: 孤独症 儿童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 颅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三适形放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0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后,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三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三适形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女性30例、男性23例,年龄(58.69±1.28)岁;观察组女性31例、男性22例,年龄(57.96±1.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tokeratin protein fragment 19,CYFA21-1)、血清癌胚抗原(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新生血管指标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生存状况、不良反应等。计量资料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5.47%(40/53)高于对照组49.06%(26/5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CYFA21-1、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GF-β1、VEGF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VEGF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生存率60.38%(32/53)高于对照组37.74%(20/5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87%(10/53)与对照组22.64%(12/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三适形放疗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提高生存率,安全有效。

  • 标签: 食管癌 西妥昔单抗 三维适形放疗 血清肿瘤标志物 新生血管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可视化融合成像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导航系统)在腹腔镜胰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例志愿者(志愿者1为胆管癌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志愿者2为胰腺癌行腹腔镜胰体尾+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8岁、40岁。采用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进行腹腔镜训练器模型(刚体模型、假体模型)测试和临床测试研究。观察指标:(1)模型测试情况。(2)临床测试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1)模型测试情况。初始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腹腔镜视野可见有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增强CT检查三可视化重建可见有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和隐去遮挡物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三可视化重建图像与腹腔镜实时画面叠加融合成像后,腹腔镜模拟训练器的腹腔镜视野可见被遮挡的刚体模型或假体模型。刚体模型吻合度良好,标志点距离误差为(0.26±0.11)mm;假体模型吻合度良好,标志点距离误差为(0.29±0.18)mm。(2)临床测试情况。2例志愿者初始腹腔镜视野可见有遮挡的腹腔脏器和血管;增强CT检查三可视化重建后,导航系统可显示肿瘤、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的位置;三可视化重建图像与腹腔镜实时画面叠加融合成像后,腹腔镜视野可显示肿瘤、重要脏器及重要血管的位置。志愿者1血管标志点距离误差为(1.36±0.57)mm;志愿者2血管标志点距离误差为(1.24±0.33)mm。结论导航系统运用于腹腔镜胰腺手术效果满意,腹腔镜视野中能够显示常规腹腔镜胰腺手术无法明确的深层组织和血管关系。

  • 标签: 胰腺肿瘤 手术 术中导航 三维可视化 影像融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人脂肪干细胞(hASCs)与软骨脱细胞基质(CAM)3D打印构建适合细胞生长的三细胞生物支架。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例抽脂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取第3代hASCs进行软骨诱导,用阿利新蓝染色检测hASCs的软骨分化。通过脱细胞方法对猪耳软骨进行脱细胞,后对脱细胞效果进行检测。利用制备的CAM和海藻酸钠(SA)按(CAM∶SA 7∶3、6∶4、5∶5、4∶6)进行混合,用3D打印机打印成个性化三生物支架,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进行支架细胞毒性检测,对不同比例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如孔隙率、力学性能、降解率进行比较,找出最优的支架混合比例。用上述最优比例接种hASCs(1×106个)行3D打印,三细胞生物支架体外培养1周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hASCs传代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梭形、多角形,胞质丰富,胞核清楚。hASCs经软骨诱导剂诱导后,hASCs可向软骨分化。猪耳软骨经脱细胞后效果良好,内部无细胞残留,DNA残留量和未脱细胞软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0,P<0.05)。支架浸提液和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hASCs比较,培养后第2、4、6天时间点,细胞增殖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0、2.365、2.106、P>0.05)。3D打印不同比例的支架,CAM含量越多,降解速率越快,力学强度和孔隙率越小。其中5∶5和4∶6混合比例形成的支架生物学性能更优。hASCs(1×106个)混合这两种比例支架经3D打印形成个性化三支架,活死细胞染色显示,第3天和第7天时间点,5∶5支架混合的hASCs活细胞更多。细胞增殖比较,第3天和第7天时间点,5∶5支架混合的hASCs增殖数量多余4∶6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0、4.922,P<0.05)。结论比例为5∶5的CAM-SA经3D构建的三生物支架最适合细胞生长。

  • 标签: 人脂肪干细胞 软骨脱细胞基质 海藻酸钠 3D打印 细胞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二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43例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二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种方法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出率。结果:病理证实良性26例,恶性17例,与二超声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高(P

  • 标签: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良恶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 诊断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三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X线以及螺旋CT三重建技术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对关节病变情况以及分型情况和分型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与X线相比,螺旋CT三重建技术对各种病变的检出率均更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将关节镜分级结果视为金标准,在对关节病变分析进行诊断时,相比X线诊断,螺旋CT三重建技术的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更高。结论:螺旋CT三重建技术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效果极佳,可提供给患者较为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螺旋CT三维重建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治疗颈椎病患者时应用金谊牌通络祛痛贴对疼痛缓解情况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患有颈椎病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120例病患依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两组,每组病患人数均为60例,其中研究组使用通络祛痛贴(郑州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使用天和追风膏(桂林华润天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对比两组病患治疗前后VAS、SF-36评分数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临床研究得出,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前VAS、SF-36评分差异性不显著,经临床治疗后,两组病患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但差异性不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与对照组病患相比较,两组病患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金谊牌通络祛痛贴治疗颈椎病患者,其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病患治疗后疼痛感,提高病患日常生活质量,缩短病患康复时间,保护病患机体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通络祛痛贴 颈椎病 VAS 临床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三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全程管理降低外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58例留置尿管病人运用三质量结构模式从结构环节、过程环节、结果环节全程管理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对留置尿管患者全程规范管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病人满意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结论 将三质量结构模式为指导的护理质量改进运用到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得出留置尿管感染的最佳预防措施。

  • 标签: 三维质量结构模式 全程管理 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肝脏肿瘤介入诊疗中,给予三DSA和MRI或CT进行影像融合的应用。方法:共纳入40例肝脏肿瘤患者,开始时间为2020年09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采用三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进行诊疗,并对其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三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结果良好,病灶及病灶周围供血造影清晰。结论:对于肝脏肿瘤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三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对病灶内部供血、周围组织供血状况检查结果明确。

  • 标签: 三维DSA MRI CT 影像融合技术 肝脏肿瘤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肝动脉栓塞术(TACE)联合三适形放射治疗(3D-CRT)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TACE,观察组联合3D-CRT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FP、CA19-9指标有较大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肝动脉栓塞术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级预警联合三护理模式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院内衔接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急诊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分级预警联合三护理模式,分别选择实施前(2019年1月—2019年12月)以及实施后(2020年1月—2021年4月)间各接收的7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的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效果,分析分级预警联合三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比较实施前后各节点抢救的时间,实施后明显优于实施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院前-院内急救衔接中进一步推广分级预警联合三护理模式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该干预模式有助于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分级预警 三维护理 急性胸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骨折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三重建技术及DR平片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并了解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均予以DR平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三重建诊断,了解两种方法对肋骨骨折检出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三重建对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优于DR平片,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三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时的准确性更高,相较于DR平片诊断的优势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临床对于肋骨骨折的漏诊率。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技术 DR平片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