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疫苗接种中对提高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将90例疫苗接种儿童设为分析对象,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作为研讨时间,将系统抽样法作为分组基准,甲、乙两组各划入(n=45);为前者制定常规护理方案,为后者制定舒适护理方案,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利用统计学方法予以比对。结果:干预结束后,两组护理结局差异显著,乙组更为优异,可见于小儿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方面。结论:通过对比实验的开展,令舒适护理模式的优异性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儿童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显著提高,应用价值卓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94例,按照1∶1配对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将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推行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干预前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变化、应对方式、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变化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干预后观察组血清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屈服、回避、面对等各项应对方式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干预结束后观察组自护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PF)、身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等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专业技能、工作效率、健康教育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管控中,家属参与式强化自能护理能协助患者正确应对疾病,促进其积极治疗,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升其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的疾病转归,改善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对宫颈癌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3例,其中共化疗292人次,其中宫颈癌31例,共化疗161人次。将31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择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选择不同护理模式,比对腹泻、呕吐、恶心以及便秘发生率,统计学意义因P<0.05出现。结论宫颈癌患者化疗期间应选择家属参与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现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式干预于儿童孤独症康复护理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于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98例儿童孤独症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1:1分组方式,49例设为常规组,开展传统康复护理,49例设为试验组,开展家属参与非语言性沟通式干预。结果:康复护理后2组患儿CARS评分较比护理前降低,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常规组(P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患者偏瘫康复家属参与式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6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采取随机抓阄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偏瘫康复家属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评分。 结果 两组护理前SS-QOL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组间FMA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卒中患者偏瘫康复家属参与式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时间段至本院治疗的早产儿的一般数据进行分析,在获得其家属同意后抽选出52例早产儿作为实验对象,并采用拈纸团的方式将所有早产儿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对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早产儿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记录所有早产儿的集体发育状况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种护理方式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早产儿的发育状况较对照组早产儿来说明显更优,实验组早产儿的生产以及头围等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早产儿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利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早产儿的发育状况,对于提高家属满意度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临床应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新生儿进行护理。通过问卷形式评估两组护理模式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紧张情绪、母亲角色适应性、护理新生儿能力等评分。结果两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紧张情绪、母亲角色适应性、护理新生儿能力等方面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减少产妇焦虑情绪,并提高产妇母亲角色的适应性,提高护理婴儿的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共收治102例产妇,遵循抽签原则随机分组,将102例产妇分为A组、B组,每组均为51例。A组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B组比较产妇角色适应能力评分、新生儿照看能力评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对比护理满意度,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实施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促使产妇及早适应母亲的角色,提高照看新生儿的能力,存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护理预警模式对预防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症的效果。方法:使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自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88位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的患者病历,作为实验组,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了护理干预。收集自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88位符合研究对象选择标准的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护理人员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而研究组的患者护理人员采取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警护理模式,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了护理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收集统计了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和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统计数据,可明显观察到研究组的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水平(Fbg水平)、血栓弹力图角度(Angel)、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均低于对照组,凝血反应时间(R)长于对照组,各组数据P<0.05,具有比较价值。结论:基于护理为主导医患参与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预警模式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降低了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概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6-2022.6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父母参与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父母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的作用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