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职业心理情况以及应对策略。方法: 2020年 2月 -2020年 3月期间,以我院 73名抗击新冠状肺炎一线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抗疫前后分别为抗疫前组和抗疫后组;抗疫结束后,实施心理干预则为心理干预组。发放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抗议前后进行调查问卷。结果:与抗疫前相比,抗议后护理人员 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以及总分均较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1);经过综合性心理干预后, 73名一线护理人员 SCL-90量表的强迫、抑郁、焦虑等项目分值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比较显著性差异( P< 0.01)。结论: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与疏导措施,能够改善一线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
简介: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妇幼医院急诊科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的陪护管理,全力以赴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学习陪护管理,适时修订陪护管理办法,对就诊的每一位患者及家属实施急诊科的陪护管理宣教和实施,并把责任落实到对应区域的医务人员、纳入绩效考核。结果:现急诊就诊流程运作良好,防控效果满意,尚未发生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聚集性感染。结论:经过我科有效的陪护管理,可避免院内聚集性感染病例的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轮状病毒(Neonatal rotavirus enteritis,RV)医院感染的可能途径;制定出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并评价该措施的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新生儿科2017年1--12月RV肠炎患儿68例,对轮状病毒发病高峰期的8月和9月份进行全面普查,以寻找传播途径,根据结果重新制定消毒隔离措施,并应用于 2018年1-12月收治的患者,结果 对照组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6%;实验组患儿医院感染率为3.8%。对照组和实验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主动筛查与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病房轮状病毒的医院感染率。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2019年末突然兴起,其具有感染性的特质使得大众安全防护工作做得措不及防,大面积的人群受到了或重或轻的感染,一时间医疗设备和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的调动,人民的来去活动受到了控制等等,这些现实画面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性之强。很多患者的病情是很严重的,转在急诊病房里。这是探陪人员安全注意问题十分有必要。接下来通过对新冠病毒肺炎病情的症状、感染的原因和预防等的分析来探讨对急诊病房探陪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管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生存率,血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结果:观察组生存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 对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之间在我院中进行了重症病毒性肝炎治疗的92例患者实施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了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后总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中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后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过程中,对患者使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简介: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体积分数自体血清局部应用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simplexkeratitis,HSK)恢复期干眼的疗效。方法 纳入 2015年 7月至 2017年 6月就诊的 HSK进入恢复期合并干眼的患者 69例 69眼,随机分为 3组:低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 20%自体血清,高浓度治疗组给予体积分数 50%自体血清,对照组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滴眼,均为每天 4次。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7d、14d、28d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surfacediseaseindex,OSDI)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sI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time,BUT)、角膜荧光素(fluorescence,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混浊度。结果 两治疗组治疗后 OSDI评分降低,患眼 SIT值增加、BUT延长、FL染色评分降低,对照组患眼仅 BUT延长,但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水肿减退、中央角膜厚度降低并在14~28d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对照组患眼中央角膜厚度也较治疗前降低,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两治疗组;两治疗组患眼角膜混浊度减轻,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治疗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健眼 SIT、BUT、FL染色评分、角膜知觉、中央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应用体积分数 20%和体积分数 50%自体血清均能有效缓解 HSK恢复期干眼症状且疗效无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OEC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时间选取2020年11月份,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士15名为研究对象(参照组),2020年12月份,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士15名为研究对象(分析组),参照组15名护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析组15名护士实施OEC管理模式,对比分析组和参照组在工作天气条件相同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效率,对比分析组和参照组护士工作态度以及两组护士对工作满意程度。结果:天气条件相同情况下分析组15名护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平均每小时(35.17±3.28)例,参照组15名护士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采集平均每小时(28.13±4.78)例,分析组护士核酸样本采集效率高于参照组护士核酸样本采集效率,组间数据比较(t=3.8939,p=0.0010)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分析组护士在工作活力,工作效能,工作认可度以及工作价值认知方面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分析组护士工作态度总得分高于参照组护士工作态度总得分,两组数据差异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分析组15名护士在工作满意度中被认可与表扬,成就感,职业特点,人际关系中得分也均高于参照组护士,分析组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两组数据差异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集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OEC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明显,不仅能够提升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能够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利于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值得护理管理中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总结2021年4月20日我科收治1例巴拿马籍散货轮船员,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救治总结。该患者休息状态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0.95。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抗病毒及抗菌药物治疗外,同时给氧疗及间断俯卧位的治疗方案。俯卧位2h后SpO2比仰位时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1d起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升高,促进肺功能康复。总结1例患者的治疗护理经验,表明进展为重症可能的新冠肺炎患者提早给予氧疗及俯卧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功能,有助于患者渡过发展为重症期的病程,避免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给临床护理诊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不同护理路径下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康复进程。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进程具有积极影响,临床护理路径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心理状态显著好转、康复进程显著加快,因此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更具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探究影响急诊护士倦怠的原因。方法:筛选2020.02~2022.05年间在本院急诊科工作的38位护士,对护士的人口学特征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影响护理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与护理压力、隔离诊室护理工作等多因素有关。结论:在新冠肺炎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导致急诊科护士发生工作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倦怠状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减压干预,并及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为护理人员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冠肺炎病患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例,选取42例进行分组护理对照实验。探究组行精细护理,参照组行基础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病患护理效果,可发现探究组的病患PaO2(83.51±9.56)mmHg、PaCO2(42.15±6.49)mmHg较参照组的(79.43±8.65)mmHg、(45.76±6.65)mmHg都更高;探究组病患心率恢复正常时间(3.91±0.52)d、呼吸困难缓解时间(23.42±4.03)h、住院时间(7.96±1.55)d较参照组的(4.64±0.75)d、(48.24±5.95)h、(10.34±1.87)d都更短。结论:在新冠肺炎病患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期间采用精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氧合功能,症状缓解更快,且病患的住院时间也更短,表示康复更快。此种护理模式效果优异,可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住院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护理管理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50例在我院精神科住院部的患者参与研究,为保证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严格执行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制度,采取多样化的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结果:50例患者在入院当天即接受新冠肺炎排查,并且每天进行体温、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流行病学等排查,排查率为100.00%。在此期间对患者自杀风险进行评估,其中3例患者有自杀倾向占比(6.00%),5例存在肇事肇祸风险占比(10.00%),4例存在擅自离院的风险占比(8.00%),6例需要在转运中实施保护约束占比(12.00%)。均未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出现,同时无拒收、拒治、纠纷、感染等事件发生。结论:精神科住院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护理管理效果显著,能够准确评估患者存在的风险,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发生的几率。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的护理效果及对其满意度的影响分析。方法:从我院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法进行规范化分组处理,单组样本数均为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一步加以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干预。就此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应健康教育达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3%(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运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认知水平,可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