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28日发生在新疆伊犁地区一次系统降水过后的强对流风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对流风暴并无有利的大尺度系统配合,有发生突然、维持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利于出现局地对流风暴的主要因素为地表附近高温、高湿,空气中能量释放不完全等。本次降雹过程存在对流风暴,成熟时回波强度大于50dBz,相对应的速度图上有逆风区、辐合气旋式速度对以及下层辐合、上层辐散等特征。研究还发现,强回波区扩展到-20℃等温线以上,风暴顶辐散正负速度差较大,VIL持续大于50kg·m^-2,以及VIL突增等都是冰雹强度预报简单有效的参量。
简介: 摘要: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业之间的竞争都十分的激烈,其中的工程机械方面也不例外。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其中的运用技术。在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出现在工程施工中,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机电技术一体化是科学技术和工程机械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工程机械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将阐述何为机电一体化及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及相关发展的方向,希望对业界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技术;应用功能 机电一体化是指把机械技术作为基础,辅之以电子技术来改善传统机械设备生产中的精度、安全及效率的系统。在机械工程中,为了实现机械生产向自动化及半自动化方向发展,则需要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也随之发展到了一个巅峰阶段,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对于工程机械生产有诸多好处:可以节省能源消耗;可以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可以提高机械精度等等,另外,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运用还对我国的机械工程事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工程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 1. 1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部分,只有在其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才能够保证工程机械的顺利进行。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工业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的人力施工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机械施工,这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的支出,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建设效率。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工程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升,将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到工程机械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1.2机电一体化 如今,工程机械的发展正在处于过渡阶段,但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工程机械的发展进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工程机械能够多方面的发展,不但提高了工程机械的整体性能,而且还提升了工程机械使用后的效果以及经济性。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工程机械的生产过程中,此时,它利用微电子处理器来对工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种机械设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处理,提高了其工作的效率。而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工程机械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拓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2. 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2.1.1自动检测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进行自动检测。所谓的自动检测就是能够自行的对子系统进行检测,同时反映工程机械的工作状态。如果说,在检测过程中遇到异常状况的话,系统就会启动报警,并且找到问题出现的位置。由此可见,工程机械的应用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也会减少在检测方面的资金投入 2.1.2高精度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机械工作的精确度和运行效率。避免了人工操作造成的误差,同时加强了对工程施工的控制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1.3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保证工程机械处于自动化的状态。由于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自动化状态,这也就使得人工成本的投入减少,同时也使工作量尽可能的减少,降低了工作的强度。传统的工程操作模式中,可能会存在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达不到水平或者是相关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从而造成机械操作失误的情况。但是,当工程机械中应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2.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具体应用 2.2.1监控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后,从工程机械方面来看,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监控整个系统的动态信息。对于系统中的每一个机械设备都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状态就及时的发出警报。而一些更加成熟的机电一体化还能够自动的清除系统中的异常,以此保证工程机械能够正常的运行,避免机械设备的故障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进度。 2.2.2调整施工精度 当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工程机械中时,还能够对施工的精准度进行调整,其主要体现在电子控制系统中。一般来说,在工程机械中安装电子控制系统是主要的环节,其具有很多方面的作用,提高称量的精准度,实现自动化称量主要是其中的一个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误差状况的出现,为接下来的施工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基础,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2.2.3节能作用 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做到节能的效果。众所周知,由于大量的机械设备都是处于超载状态或者是未达到额定功率进行运转的,导致浪费了很多的资源,因此,传统的工程机械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基础。但是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它能够对机械设备的功率进行自动调整,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问题。 3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2. 1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 对于机电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来说,其需要与网络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整体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在各行各业中都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行业,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长远发展。 3.2与微电子的融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微电子相互融合。两者相互融合能够控制机械产品的尺寸,未来的机械设备产品将会更小,但却不会影响其性能。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但功能齐全,而且体积也小,同时质量更轻,还能够应用于其他各领域。要做好两者之间的融合就要重视微机机械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对所涉及的技术进行优化更新,确保微机电一体化的实现。 3.3与传感器的融合 如今,在大部分的工程机械中都能够发现传感器的存在。比如说将传感器应用于发动机中能够有效的调控其工作的状态,同时还能够起到监控的作用;在沥青摊铺机中装设传感器,就能够保证其自动找平,而且还可以匀速的前进,可以提高整体的平整度。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也更加的严格化和标准化,对信息的采集也不再单一,而是系统、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工程机械中应用传感器技术是形势所趋,故而要做好机电一体化和传感器的融合。 3.4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在机械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也应朝着绿色环保化努力。发展工程机械,所涉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机械设备的柴油使用。因此为了响应绿色环保的号召,相关部门应积极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为机械设备配备相应的电子控制系统,合理管控柴油使用量及利用率,减少柴油废料排放量,保证资源都能做到物尽其用,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资源能源节约,真正地实现绿色环保化。 4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工业作为国家的核心,其发展也进入了全新的领域。其中,工程机械作为工业的核心部分,它的发展更不能落下,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着我国工业的进步。机电一体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然结果,这项技术的发展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促进工程机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忠阳 .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南方农机, 2017, 49( 1): 89, 93. [2]付興鹏,朱珈锐,王常明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J].南方农机, 2017, 48( 4): 78. [3]黄中玉 .机电一体化在工程专业中的应用 [J].价值工程, 2017( 35): 171172. [4]荀同煜 .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研究 [J].南方农机, 2017( 23): 128, 134.
简介:摘要: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后的测绘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其关乎登记的准确性,而通过相关数据表明,在统一登记不动产之后,测绘方面或多或少的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体制方面以及人员专业水平等方面,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的有序开展。文章主要基于工作的基本内容与特征,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探讨了有效的处理对策,以期望能够促进工作更好的开展。
简介:摘要:我国动车在进行运行之后,截止目前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安全事故,但是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做好日常的检修和维护,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才可以防止更多突发事发生。现今关于高速动车组电气故障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一定要做好完善的处理,才可以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安全、可靠、稳定。本文对于高速动车组电气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可供客运行业的业内人员参考。
简介:Housner谱烈度及修正谱烈度作为基于加速度记录时程直接得到的地震动强度参数,与建筑结构破坏及地震宏观烈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是可靠的地震仪器烈度物理参数指标。然而,相对于地面加速度峰值、地面速度峰值等地震动峰值参数,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对应的谱烈度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耗时相对较长,影响了利用谱烈度确定地震仪器烈度的时效性。基于对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了谱烈度的快速近似算法,仅计算4个方向上的谱烈度值,采用其中3点作圆即可获得水平面内谱烈度迹线的近似最大值,使计算速度提高了45倍,且保持了谱烈度作为地震仪器烈度物理指标的精度。利用在汶川MS8.0地震等386次MS>3.0地震中获取的2701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经可靠性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Housner谱烈度快速近似算法的计算误差在±4.5%以内,可以同时满足地震仪器烈度速报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需求。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冷锋前对流发展造成的强雷雨及华北气旋西北部辐合线强降水共同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动力作用和中空干冷空气侵入触发大气能量释放,是冷锋前强对流降水的形成机制;中β尺度云团是强降水的主体,发生在地面三角形或梯形偏南风场中,由辐合切变线、辐合线和雷暴出流边界触发。东南部雨带为华北气旋暖锋形成的混合型强降水,气旋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决定雨带位置和降水强度,由气旋暖锋和气旋西北部切变的中β尺度云团造成强降水;湿层深厚且垂直运动强盛是东南雨带降水形成机制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