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十二碳五烯酸(DP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Binding DB寻找DPA潜在的作用靶点,利用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Gene ontology(GO)富集DPA靶点调控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在hB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中添加DPA,培养15 d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3),比较DPA组与CON组软骨分化关键基因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和聚蛋白聚糖(ACAN) mRNA的表达量。培养21 d后用鬼笔环肽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和ACAN蛋白分布(n=1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DPA具有16个潜在作用靶点,这些靶点可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和脂质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分化中的软骨细胞,SOX9和ACAN的mRNA表达DPA组均高于CON组(1.965±0.118比1.002±0.041,q=9.974,P<0.01)和(1.216±0.018比1.000±0.018,q=3.057,P<0.05)。细胞骨架重建DPA组低于CON组(9.682±0.762比21.450±1.653,t=6.466,P<0.01);而ACAN蛋白积累DPA组高于CON组(12.510±1.215比9.539±0.746,t=2.087,P<0.05)。结论DPA促进h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
简介:摘要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在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有望从根本上恢复遗传物质的功能,为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反义寡核苷酸(AON)是一种小分子核酸类药物,可以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信使RNA特异性结合,从而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干扰或恢复基因表达。AON具有特异性高、微量高效、靶向范围广、免疫原性低、毒性及不良反应小等优势,成为遗传性眼病治疗新手段。目前,已有3种不同的AON药物进入了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近年来AON在其化学结构修饰、特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进展及其目前在不同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中应用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甲基戊烯二酸尿症(MGA)Ⅰ型患儿的致病变异。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对2017年6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1例Ⅰ型MGA患儿家系进行基因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新变异的致病性进行预测,并对新剪切变异的可能影响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血串联质谱、尿气相色谱质谱结果提示患儿为Ⅰ型MGA。患儿AUH基因检出复合杂合变异c.373C>T(p.R125W)和c.942+3A>G,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3种软件预测错义变异c.373C>T (p.R125W)具有致病性,R125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4种在线分析工具预测新变异c.942+3A>G不影响剪切,但反转录-PCR联合Sanger测序分析表明,该变异引起AUH基因转录产物第9外显子缺失。患儿出生45 d起予左卡尼汀及无亮氨酸奶粉治疗,体格智力发育正常。结论若患儿临床诊断明确,针对临床意义不明变异需进行RNA分析,验证其对剪切的影响;本研究丰富了AUH基因的突变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痤疮的疗效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就诊的100例痤疮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14~41(25.62±8.35)岁,给予半导体激光治疗;研究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2~43(26.43±8.12)岁,给予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记录患者皮肤纹理特征变化、不良反应,并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色斑[(35.41±6.22)%比(40.16±9.37)%]、毛孔[(25.10±6.83)%比(29.65±8.40)%]、红斑[(21.05±8.42)%比(28.18±9.23)%]、紫质[(28.02±9.02)%比(32.60±10.67)%]计数均较对照组减少(t=2.986、2.972、4.035、2.318,均P<0.05);第2次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44.00%(22/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3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结束后2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54.00%(27/50)、78.00%(3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7,P=0.011);对照组与研究组痤疮总满意度为88.00%(44/50)、100.00%(50/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2,P=0.004)。结论半导体激光联合30%超分子水杨酸治疗可显著改善痤疮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同时应配合规范化护理措施,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PA)是否可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方法将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PA组(1.0 mmol/L)、PA+凋亡抑制剂(Z-VAD-FMK)组(5 μmol/L)、PA+铁死亡抑制剂(Fer-1)组(5 μmol/L)、PA+坏死抑制剂(Nec-1)组(5 μmol/L),每组设置3个平行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FerroOrange试剂盒检测细胞内Fe2+水平,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MDA水平,流式法检测活性氧(RO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坏死基因受体结合丝氨酸苏氨酸激酶3(RIPK3)、铁死亡相关基因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花生四烯酸-15-脂加氧酶(ALOX15)、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铁蛋白重链(FTH)、铁蛋白轻链(FTL)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RIPK3、ACSL4、ALOX15和Ptgs2的蛋白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PA组相比,PA+Z-VAD-FMK组、PA+Fer-1组和PA+Nec-1组MIN6的存活率均更高(P<0.01)。PA组MIN6细胞电镜下可见凋亡、坏死、及铁死亡相关的形态学特征。与对照组相比,PA组MIN6细胞内Fe2+相对荧光强度、MDA水平、总ROS均更高;caspase3、RIPK3、ACSL4、Ptgs2、ALOX15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高,FTH和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低;cleaved caspase3、RIPK3、ACSL4、ALOX15和Ptgs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更高(均P<0.01)。与PA组相比,PA+Fer-1组Fe2+相对荧光强度、MDA水平、总ROS均更低;ACSL4、Ptgs2、ALOX15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低,FTH和GPX4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更高;ACSL4、ALOX15和Ptgs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更低(均P<0.01)。结论PA可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细胞发生铁死亡。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是致死率排第二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升高。PCa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和发生转移一直是其治疗的难点,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亟需对PCa进展的机制进行更加广泛且深入的研究,以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脂肪酸合酶(FASN)作为长链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一个关键酶,与PC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密切相关,可与雄激素/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相互调节,促进PCa细胞的生长、增殖,抑制凋亡,协助PCa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并促进放、化疗抵抗。FASN还可以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协助PCa的诊断,FASN基因的改变可以预测不良预后。随着对FASN在PCa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的更加深入,发现FASN可作为PCa治疗的新靶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中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期间选取60位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位,两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分析效果。结果:对比数据可知,研究组在治疗后的效果情况(100.00%)比对照组(76.67%)的高,在治疗后的腰椎L2-4骨密度(0.87±0.05)g.cm-2、BGP(6.55±1.55)μg.L-3、BALP(10.22±2.22)μg.L-3、骨痛评分(0.82±0.01)分、Neck(0.76±0.12)g.cm-2均比对照组的(0.84±0.04)g.cm-2、(5.23±1.13)μg.L-3、(11.28±2.55)μg.L-3、(3.84±0.34)分、(0.66±0.08)g.cm-2的好,发生不良情况概率(13.33%)比对照组(16.67%)的低,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病人的治疗中使用唑来膦酸的效果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 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从我院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之中抽取132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借助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患者提供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其中使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的61例患者,组成常规组,剩余的61例患者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称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发生率为6.56%,常规组发生率为19.67%;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为患者分别提供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虽然二者都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程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所以这种药物值得应用和推广在临床治疗之中。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采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我市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进行分组,实验组45例,接受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45例,接受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谷氨酸、多巴胺、5-羟色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谷氨酸明显低于对照组,多巴胺、5-羟色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为感染性疾病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50)、B(n=50)两组,分别给予阿莫西林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组间A研究,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月。结果B组较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更短,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感染性疾病较阿莫西林更具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枸橼酸芬太尼与地佐辛在辅助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12月我院接受的6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药物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前者给予的是枸橼酸芬太尼镇痛,后者给予的是地佐辛镇痛,对具体镇痛效果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具体镇痛效果,研究组的镇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0.3%和74.2%,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的优势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是1.56±0.89分、10.25±0.14min、16.59±0.14min,数据分析可知,研究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手术患者采取枸橼酸芬太尼与地佐辛均可达到镇痛效果,其地佐辛的优势更为明显,值得临床实施和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松联合用于变应性鼻炎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变应性鼻炎病人70名,随机均分2组。试验组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松,对照组用氯雷他定。对比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试验组数据97.14%,和对照组数据80.0%相比更高(P<0.05)。至于不良反应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5.71%,和对照组数据8.57%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复发率,试验组数据2.86%,和对照组数据22.86%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9.31±3.04)分,和对照组数据(82.57±4.18)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联用氯雷他定和糠酸莫米松,疗效提升更加明显,生活质量改善更为迅速,复发率也更低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中联合应用时间护理及冰酸刺激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研究方案随机择取我院2021.10至2022.9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共分得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时间护理联合冰酸刺激方法,评析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二者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时间护理联合冰酸刺激法灵活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其机体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博乐达水杨酸联合面部护理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1年11月收治的寻常型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博乐达水杨酸治疗,实验组采取博乐达水杨酸联合面部护理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无较大差异,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对各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寻常型痤疮患者采取博乐达水杨酸联合面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痤疮愈合时间,促进患者面部问题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