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足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所收治的足部骨折患者3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7例,参照组患者采用钢丝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失血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4.71%,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较短,愈合所用时间相比参照组较少,实验组失血量也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治疗足部骨折患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方式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骨折片移位情况,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感染,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足部骨折患者通过微型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试验的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手足外科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4例足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完成治疗四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痊愈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96.87%(31例),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71.88%(23例),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3.12%(1例),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25.00%(8例),观察组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为(98.58±6.52)天,手术时间为(75.28±5.89)分钟,术中失血量为(413.12±54.24)毫升;对照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为(89.88±2.43)天,手术时间为(24.68±7.19)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19.82±17.84)毫升。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的骨折痊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都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对足部骨折患者如果接受常规内固定治疗,将极易出现骨折片移位的问题,而通过微型钛板内固定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并且,在临床上对足部骨折者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完整的外侧壁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以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CT证实为外侧壁粉碎的AO/ASIFA3型骨折、接受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且随访超过18个月者共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8-79岁(平均63.5岁)。术中在牵引床辅助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14例采用对侧股骨远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倒置固定,10例采用股骨近端外侧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4例患者中,手术骨折复位优良率为91.7%。术后3个月时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随访时间26.4个月(18-44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hipscore,HHS)62-86分,平均71.4分。无复位丢失、内固定失败等。结论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外侧壁粉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对盘状半月板的MRI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2月至2011年月2月我院20例经临床检查或手术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病例,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使用Philips1.5T核磁共振扫描机扫描,使用膝关节表面线圈,扫描序列为矢状位T1WI、T2WI-SPAIR、3D-WATc冠状位T1WI、轴位T2WI。病程2个月至3年。结果20例患者中单侧膝检查18例,双侧膝关节检查2例,其中外侧盘状半月板18例,内侧盘状半月板2例。盘状半月板是一种半月板的发育异常,外侧半月板病变多于内侧半月板,主要表现为半月板增厚、增宽,宽度大于15mm,轴位上类似圆盘状,易损伤、撕裂。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盘状半月板,能对盘状半月板定性诊断及分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盘状半月板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6例我院2013.4~2015.4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02%、92.4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急诊手术,术中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患者术后切口情况,临床治疗疗效,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踝关节功能。结果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0个月的随访,术后3例发生切口红肿,经消肿以及局部理疗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其中4例发生创口坏死,经消肿处理后观察坏死皮缘结痂,脱痂后均切口愈合。2例切口坏死继发感染,经抗炎、消肿、切除坏死组织以及VSD技术治疗后均切口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制定的踝关节骨折疗效进行判定,效果为优的人数占比为40.00%(8/20),效果为良人的数占比为30.00%(6/20),效果为可的人数占比为15.00%(3/20),效果为差的人数占比为15.00%(3/20),优良率为70.00%(14/20)。术后20例患者的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5.00%(3/20),关节僵硬发生率为10.00%(2/20),骨折愈合时间8~36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5.4±3.7)周。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优10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00%(15/20)。20例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5.2±8.2)min、(1.9±0.3)万元、(9.1±1.4)d。结论急诊应用锁定接骨板治疗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关节僵硬的发生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简介:背景:胸骨肿瘤一旦扩大切除,会导致巨大胸骨壁缺损,若不进行修复,正常胸廓的稳定性和胸腔的密闭性不能保持,常会引起严重的反常呼吸运动。组织工程材料在胸骨肿瘤中的应用是现在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探讨组织工程学用于胸骨切除后胸廓重建的方法和临床效果,综述其修复过程中组织工程化材料的研究成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1-02PubMed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有关组织工程学在胸骨切除术后胸廓重建中的应用的生物力学分析、组织工程材料在胸骨重建中应用及胸骨肿瘤扩大切除术后组织材料在其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stemaltumors,reconstruction",中文检索为"胸骨肿瘤,胸廓重建,钛板",检索文献量总计100篇。结果与结论:目前胸廓重建材料分为生物材料和人工材料两大类,包括自体移植的骨、心包、筋膜和异体的牛筋膜、心包等。钛板能够保证有效手术后胸廓的稳定性,并且钛板具有不易发生排异反应,可在体内长期存留,便于消毒灭菌,不影响CT检查,便于塑型及固定,方便、安全性高,而且修复、整形的效果好,但长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简介: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存在的问题。方法2002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内骨折25例患者。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9例,Ⅲ型12例,Ⅳ型4例。在C型臂监控下行切开复位“Y”形跟骨钛板内固定并取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中腓肠神经损伤1例,术后感染1例,皮缘坏死1例,远期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炎2例。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掌握好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是治疗Ⅱ、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可靠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进行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钢丝结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功能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对照组为20.0%(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面部骨折患者采取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