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对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及同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并对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慢性支气管炎为COPD的最常见病因,不同FEV1绝对值和FEV1/FVC与PO2差异有显著性。不同FEV1绝对值和PEV1/FVC与PCO2差异有显著性。不同FEV1绝对值和FEV1/FVC与酸中毒差异有显著性。FEV1/FVC>60%组与FEV1/FVC<60%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气管阻塞是导致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酸中毒的重要因素。当FEV1绝对值<1.0及FEV1/FVC<60%时,临床应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肺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 6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为稳定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各 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肺康复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mMRC);比较护理前后的 血气指标如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 PaO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CAT)。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 FVC、 PaCO2、 PaO2、 CAT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肺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4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命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肺康复训练,对比2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6MWD(436.52±56.22)m、BMI(24.63±3.52)kg/m2、FEV1(51.06±9.12)%、LCQ-MC(16.74±1.89)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GRQ症状(51.23±17.55)分、活动能力(61.56±18.62)分、疾病影响(34.22±25.75)分和总分(43.06±21.51)分均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肺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使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招募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按照后续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静脉注射抗生素康复)和观察组(长期家庭规范雾化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粉剂与配合呼吸肌锻炼)。两组患者均采用肺功能检查,比较治疗时间和肺功能指标的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对照、观察组,对照组1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8例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VC、FEV1以及FEV1/FVC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护理后三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指标水平更高,提示肺功能改善情况更加理想(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针对性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 2010年 5月 ~2012年 5月间我院的 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 50例对照组以及 5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照组患者 FEV1/FVC为( 57.31±4.41) %、观察组患者 FEV1/FVC为( 62.51±4.06) %;对照组 FEV1%为( 44.37±4.43) %、观察组 FEV1%为( 55.44±4.22) %;对照组 PEF为( 0.31±0.15) L/s、观察组 PEF为( 0.41±0.13) L/s;对照组 MMFF为( 0.22±0.15) L/s、观察组( 0.38±0.19) L/s,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