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年来,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currentablation,RFCA)的临床应用有很大发展。已成为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9年7月~2000年5月经导管RFCA对9例频繁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治疗。现将治疗过程、结果报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7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分别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2.11%,不良反应发生率13.16%;B组有效率94.74%,不良反应发生率15.79%;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转复时间较B组延长(P<0.05),两组每分钟心率比较(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出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 2018 年 6 月至 12 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的 45 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来就诊的 45 例普通高血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心脏超声检查,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特点。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 LAD (左房内径)、 E/A (舒张末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与二尖瓣舒张早期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 LVEDd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IVSd/IVPWa (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比值)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要比普通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变大、 E/A 比值升高,说明血压的升高会对患者的心脏产生一定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在本组121例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中,复发63例(52.07%),未复发58例(47.93%)。两组相比较来看,复发组患者左心房前后径、左房内径指数均大于未复发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术后时间、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等。结论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主要危险因素为早期复发、左心房前后径、术后时间等,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后随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所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均终止,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50~95次/分钟,总有效率100%。结论发作很少时,可用内科治疗;发作较多时,采用射频消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阵发性房颤的致病原因、发病机制,并制定积极有效的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2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7例,占26.92%;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占34.62%;冠心病3例,占11.54%;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占15.38%;原发性心肌病3例,占11.54%。通过对各不同诱因的治疗与控制,26例房颤均在12-24h内消失。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绝大多数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高心病、冠心病较为常见。临床防治中时,一定要积极寻找诱因,再进行标本兼治,考虑心律失常发作时心室率的控制和心律失常的转复、以及预防复发的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临床8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行手法复位治疗后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周痊愈64例(74.4%),有效19例(22.1%),无效3例(3.5%),复位有效率为96.5%;治疗过程中少数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负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对6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评估其效果。结果64例室上速患者通过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负性情绪均明显减轻,为药物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心理保障。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减轻室上速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简称室匕速(SVT),是急诊临床常见的一种快速而整齐的心律失常。在全部SVT病例中,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nodaleentrantachycardia,AVNRT)与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reentranttachycardia,AVRT)约占90%以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2008年1月一2009年3月本院住院经手法复位治疗的57例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分析其疗效及护理体会。结果痊愈49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7%。结论手法复位治疗BPPV科学有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确保手法复位治疗的疗效。
简介: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由于折返运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它的特点是阵发性突然发作和突然停止。发作时心率一般在160—230次/分,每次发作可持续不及1秒或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自动或经治疗后终止。部分可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如正常人,发作间隙长短不一。诱因包括过度疲劳,情绪激动、饮酒、吸烟过多、吸食k粉等。发作时可刺激迷走神经、使用药物、同步直流电或经食道超速调搏使心动过速终止。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治疗方法是谢频消融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良心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发病特点,然后提供到治疗的方案。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8.1-2018.12月份收治到的140例良心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随机平均的分成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到非手法复位治疗措施,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机遇到手法复位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患者(n=66)进行分组,其中一组为参考组,本组采取常规干预,另一组为实验组,本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采取手法复位治疗,各组均为3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相比参考组更高(P<0.05)。实验组VSI评分相比参考组更低(P<0.05),BBS评分相比参考组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眩晕及平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