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5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合丰25×东农7296系谱法经5个世代选育获得多小叶突变体,并以其作为父本分别与4个小叶正常栽培大豆配制杂交组合F1、F2为试验材料,进行小叶类型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小叶数正常不同大豆亲本与小叶大豆杂交(3叶×5叶),F。全部植株均表现为5叶,说明5叶性状是受显性核基因控制;不同组合3片叶、3+4片叶、3+5片叶、3十4+5片叶、4+5片叶和5片叶类型组成遗传分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而在3片叶和〉3片叶遗传分离模式相同。杂交F,单株复叶为3片叶和〉3片叶个体分离比例呈1:3,符合1对显性单基因遗传规律。因此,该小叶突变体牡5796—3复叶数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该小叶突变体可作为新种质用于大豆遗传育种及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 标签: 大豆 多小叶突变体 小叶类型 遗传规律
  • 简介:以玉米自交系095和L26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研究了秃尖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穗重、单株产量等穗粒性状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行数、穗重、单株产量最适模型为D-2模型,即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粗、千粒重最佳模型为B-1模型,符合两对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秃尖长最佳模型为E-3,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本研究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玉米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阐明玉米穗部性状遗传规律。

  • 标签: 玉米 穗粒性状 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析
  • 简介:胺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代谢、转运以及胺在微生物中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胺在微生物中研究提供较为丰富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
  • 简介:尖端赛孢子菌(Scedosporiumapiospermum)即波氏假阿利什菌无性型,是一种侵袭性较强条件致病菌。1病因和发病机制尖端赛孢子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材料中,如沼泽、湿地、污水、腐物、咸水等。尖端赛孢子菌感染多发生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淋巴瘤、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如外伤、污水淹溺、HELLP综合征等。

  • 标签: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报道1例由棕黑腐霉属(Humicolafuscoatra)导致真菌性腹膜炎。此菌分离自1名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腹水。腐霉属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棕黑腐霉导致的人类感染罕见。现对棕黑腐真菌学特点进行研究,并进行分子测序。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伊曲康唑MIC为0.008μg/mL,伏立康唑MIC为0.016μg/mL,两性霉素BMIC为1.5μg/mL。患者拔除腹透管,改行血液透析。口服伊曲康唑0.1g/12h,28d后病情明显改善,出院。

  • 标签: 棕黑腐质霉 真菌性腹膜炎 真菌感染
  • 简介:以油菜细胞雄性不育系1193A和恢复系1193R2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并运用BSA法构建了可育和不育基因池。利用1521对SSR引物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有36对引物在亲本和基因池间都表现多态性,用F2单株验证表明有11对引物与恢复基因连锁,离恢复基因较近2个标记CB10316和BnGMS171分布在恢复基因Rf两侧,遗传距离分别为3.9cM和5.7cM,可作为恢复系标记辅助育种候选标记。

  • 标签: 油菜 雄性不育系1193A 恢复基因 SSR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尖端赛孢子菌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其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通过对相关文献复习,熟悉真菌性鼻窦炎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将1例尖端赛孢子菌引起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经鼻内腔镜手术切除团块用10%KOH压片镜检、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到种。分离株应用E-test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鉴定为尖端赛孢子菌。5种药物对其MIC范围分别为:伏立康唑0.064μg/mL,卡泊芬净1.500μg/mL,氟康唑16.000μg/mL,两性霉素B〉32.000μg/mL,5-氟胞嘧啶〉32.000μg/mL。结论尖端赛孢子菌引起真菌性鼻窦炎国内少见报道,易与肿瘤相混淆;实验室检测对正确诊断起决定性作用;行鼻内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了解该菌耐药性对指导抗真菌治疗尤为关键。

  • 标签: 真菌性鼻窦炎 尖端赛多孢子菌 耐药性
  • 简介:在以密阳46为母本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材料H236A,通过杂交和自交,确定其不育类型和不育度;通过碘染和徕卡荧光显微镜DM2500对成熟花粉粒观察,确定花粉粒育性、败育形态和时期。结果表明:H236A是胞雄性不育,不育度达99.8%以上;花粉粒属典败型达83.17%,圆败型占16.83%,没有染败型花粉粒,为单核期败育。花粉粒败育形态多种多样,有不规则形、梭形、圆形等。清晰观察到晚期小孢子细胞定向移动形成细胞桥现象。本文还讨论了成熟花粉粒败育时期和败育形态划分。

  • 标签: 水稻(Oryzasativa L.) 胞质雄性不育 花粉粒 密阳46胞质
  • 简介: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三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远缘杂交创造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遗传基础和促进育种水平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证明具有粒特性(粒数/穗〉80)31份普通小麦一冰草(Agropyroncristatum,2n=4x=28,PPPP)衍生后代为材料,通过田间接种白粉病生理,J、种E09进行抗病性鉴定、采用SDS—PAGE方法进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以及株高、有效分蘖等农艺性状调查,发现26份材料表现抗白粉病,12份材料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亚基组成为(2*,7+8,5+10)或(1,7+8,5+10)。其中,8份材料穗粒数大于80粒、株高小于75cm、抗白粉病且具有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这为未来培育兼具高产、优质、抗白粉病小麦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此外,对粒、抗白粉病和优质亚基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小麦-冰草 创新种质 多粒 抗白粉病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
  • 简介: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在选择性病例可辅以手术治疗,而治疗基础病和调整免疫机能同样十分重要?

  • 标签: 真菌感染 肺部 治疗
  • 简介:以山东省41份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使用46对引物,通过SSR技术对其进行了DNA指纹数据库构建。结果显示,所采用46对引物在本试验材料中共检测到69个等位基因,有较好的多态性。利用NTSYS进行UPGMA聚类分析后,发现这41种材料在遗传相似系数0.68为阀值处可以分为3个类群。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分辨各个种质间亲缘关系,能够较好满足小麦DNA指纹数据库构建要求,对山东省小麦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分类、评价、核心种质建立等研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小麦 SSR DNA指纹数据库
  • 简介:萝卜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其杂种优势十分明显,培育自交不亲和系是萝卜杂种优势育种主要途径之一。本研究根据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6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以8个自交系为材料,其中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各4个,扩增SLG6基因第232~711bp之间单拷贝片段,8个材料均获得了一条480bp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该片段进行酶切,自交不亲和系均产生约125bp和244bp片段,其中,244bp片段为自交不亲和系所特有,可作为SLG6基因CAPS标记用于萝卜自交不亲和基因SLG6检测;而自交亲和系则具有与自交不亲和系相同125bp片段和不同多态性片段。

  • 标签: 萝卜 自交不亲和性 SLG6基因 CAPS标记
  • 简介:目的从新生隐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STE12α基因,并构建相应表达载体,以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对隐球菌生长特性及致病性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以及基因重组方法扩增并克隆新生隐球菌基因组中STE12α基因,建立具有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表达载体。结果从新生隐球菌基因组获得STE12α全基因,建立重组子pUCm—STE12α/NovaBlue以及重组表达载体质粒pGAPZ—STE12α,实现了STE12α基因转化并获得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新生隐球菌STE12α基因并构建了可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STE12α基因 克隆 表达 质粒
  • 简介:实时荧光定量PCR是目前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首选方法之一。虽然其操作简单,但如何保证其定量结果可信度一直是个难题,特别是针对只有20多个碱基miRNA定量分析。本研究以水稻miR408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为实例,系统地优化和阐述了有关荧光定量新标准及要求。结果表明,引物浓度对于荧光定量PCR体系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基因表达量分析 MIQE标准 MIRNA 荧光定量PCR
  • 简介:荧光定量PCR(qRT-PCR)是研究分子生物学中基因表达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具备快速高效、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因而根据相应实验材料选择适宜内参基因对于提高qRT-PCR分析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Actin基因表达范围广且表达稳定,常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qRT-PCR表达分析中。前期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获得了西葫芦低温弱光转录组数据库,本研究从中筛选到1条长达2543bpcDNA,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包含1个开放读码框(ORF),大小为2064bp,预测编码氨基酸数为682个,理论分子大小约为79.67kD,蛋白质等电点为6.28。WolfPsort分析发现,CpActin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中。MotifScan分析显示,CpActin蛋白质氨基酸序列207~406位和558~682位分别为Actin中端和C端保守区域。同源性分析表明,基因编码蛋白质与同为南瓜属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同源蛋白相似性达到99%,具有高度保守性。基于所获得基因全长cDNA序列,设计了基因ORF全长引物对CpActin-F、CpActin-R,经PCR扩增得到一条特异、明亮条带,经测序验证,序列与RNAseq数据库cDNA序列一致,基因命名为CpActin,GenBank登录号为MH211008。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对荧光定量PCR引物CpActin-Fq、CpActin-Rq,分析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扩增效率,且在西葫芦不同组织(根、茎、花和果)和不同胁迫处理[正常(25℃,300μmol/m^2·s)、低温处理(4℃,300μmol/m^2·s)、弱光处理(25℃,80μmol/m^2·s)、低温弱光处理(4℃,80μmol/m^2·s)、强光处理(25℃,2000μmol/m^2·s)和高温处理(38℃,300μmol/m^2·s)]叶片中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西葫芦基因qRT-PCR表达分析研究中作为候选内参基因。

  • 标签: 西葫芦 内参基因 CpActin 表达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曲霉气道定植及其发生侵袭性感染风险。方法回顾2003—2004年南京八一医院和上海长征医院56例肝移植患者进行连续组织学检查和曲霉培养结果。结果24例患者被分离出曲霉,2例发生侵袭性烟曲霉感染。这2例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内都有烟曲霉定植,并且都死亡,占所有移植后死亡29%。无曲霉定植者都未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结论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霉感染较为少见,但常致死,曲霉定植常见但为一过性,由于气管侵袭性曲霉感染只发生在有烟曲霉定植移植后6个月内患者,所以在此期间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否有效降低侵袭性曲霉感染值得研究。

  • 标签: 肝移植 曲霉定植 真菌培养
  • 简介:以11个转外源基因(Cry1Ac+API-B)系为材料,受体亲本陆地棉品种鄂抗9号为对照,研究其在抗棉铃虫性、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上差异。结果表明:11个转基因系抗棉铃虫效果明显,达到中抗和高抗水平;转基因系及其受体、转基因系之间在单铃重等10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和受体亲本相比,各个转基因系变异方向比较一致性状有:衣指、衣分降低;而株高、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子指、皮棉产量、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等性状变化方向不定。

  • 标签: 棉花 抗虫性 遗传变异 CrylAc+API-B
  • 简介:目的探讨Fonsecaeamonophora黑素理化性质及其合成途径。方法通过化学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等明确F.monophora黑素理化性质;通过比对F.monophora菌株在基础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L-DOPAPDA培养基)和含黑素抑制剂培养基(DOPA黑素抑制剂培养基、DHN黑素抑制剂培养基)菌落生长情况,采用BioTek酶标仪EON定量分析其黑素合成,以明确F.monophora黑素合成途径。结果F.monophora黑素与合成L-DOPA黑素理化性质相似;菌株在含L-DOPA培养基较PDA培养基产生更多黑素,且在含DOPA黑素抑制剂叠氮化钠及DHN黑素抑制剂苯肽、三环唑培养基中其黑素合成均明显降低。结论F.monophora黑素主要为LDOPA黑素,可能共同存在DOPA黑素和DHN黑素合成途径。

  • 标签: Fonsecaea monophora 黑素 理化性质 合成途径
  • 简介: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了102份山东水稻地方品种抽穗期、株高、穗长等13个农艺性状和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RVA谱特征值等12个品质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山东地方水稻品种农艺性状存在较高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范围为1.42~2.05,株高、穗颈长、每穗粒数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01、2.02、2.05;品质性状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99~2.04,其中蛋白质含量、胶稠度、最高粘度、热浆粘度、崩解值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0、2.04、2.04、2.01、2.04。结果表明,山东地方水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存在较为广泛多样性,可为山东地方水稻品种有效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水稻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RVA谱 多样性指数